文:梁滿玥
編輯:梁滿玥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前言
2005年的春節晚會,一位天生聾啞的女子憑借驚人的舞技,在《千手觀音》的領舞位置上綻放異彩,一夜爆紅網絡,被冠以“舞蹈奇迹”的稱号。
她是如何在種種艱難中練就絕倫舞技,又是如何憑借出衆才華闖上春晚舞台的?她又将如何續寫自己的傳奇故事?讓我們走進這位舞蹈奇才的世界,揭開她成功背後隐藏的秘密。
一場高燒,毀了人生
邰麗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勞工家庭,她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經常用天真爛漫的語氣逗得父母開懷大笑,鄰裡阿姨伯伯都說,邰麗華長大後一定會漂亮聰明、前程似錦。
然而,好景不長,兩歲那年,邰麗華突然發起高燒不退,擔心女兒的父母趕緊帶她去了醫院。
為了盡快退燒,醫生決定給邰麗華打一針鍊黴素,當時父母還不知道,這針看似無害的藥物,将徹底改變邰麗華的人生。
鍊黴素嚴重損傷了邰麗華的聽覺神經,邰麗華在藥效過去後,對父母的呼喚突然毫無反應,父母這才意識到情況嚴重。
醫生檢查後無奈地宣判,這是鍊黴素的常見副作用,卻已經使邰麗華永久失聰,父母帶着邰麗華在各大醫院求醫,從湖北到上海,從武漢到廣東,可每一個醫生的答複都是“無法治愈”。
世界的寂靜讓邰麗華感到非常不适應,她漸漸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父母再也聽不到女兒天真爛漫的唱歌和說話聲。
邰麗華隻能靠肢體語言與父母交流,可對于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來說,這種溝通方式十分受限,7歲上學後,邰麗華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殘疾”的孩子。
其他小朋友都能聽懂老師的話,融入班級圈子,而她卻被隔絕在外,無法參與任何活動,這讓邰麗華的自卑感日益加深,一個開朗的女孩漸漸變得沉默寡言。
擔心女兒會在自卑中消沉,父母決定送邰麗華到聾啞學校就讀,特殊的音樂課成了邰麗華的人生轉折點。
老師會敲大鼓彈琴讓孩子靠地闆震動感受音樂,然後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了解。
當老師用力敲擊大鼓,邰麗華高興地跟着地闆的震動跳起舞來,她深深為舞蹈的韻律所吸引,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師那樣優美地跳舞。
為幫助邰麗華實作舞蹈夢想,父母經常買回舞蹈教材回家,邰麗華每天都看着書上的圖檔反複練習各種動作。
父親還特意給她買了一雙專業舞蹈鞋,邰麗華開心極了,生怕弄髒新鞋,隻敢小心翼翼地站在床上練習。
15歲那年,在老師的引薦下,邰麗華如願以償進入武漢市歌舞團,開始了正式的專業訓練。
她在台上光芒萬丈
1992年,年僅17歲的邰麗華在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首次登台表演,用她靈動飄逸的舞姿赢得無數掌聲,當地的觀衆驚訝地發現,這個舞者竟然是一個聾啞人。
邰麗華從小就對舞蹈充滿熱情,經常跟着電視學習各種舞蹈動作,9歲時她進入殘障人士藝術學校學習舞蹈專業,老師發現她天賦驚人,肢體語言傳神。
15歲時,邰麗華已經掌握了許多基本功,對跳舞已如魚得水,她第一個舞台作品《青春之歌》充滿活力與朝氣,獲得觀衆熱烈反響。
邰麗華對舞蹈有着執着的熱愛,無論多難的舞蹈,她都會通過努力掌握,楊麗萍老師的代表作《雀之靈》共有700多個節拍,對肢體控制要求極高,許多專業舞者都不敢嘗試。
邰麗華看過這支舞的視訊後,深深為之着迷,她白天反複觀看視訊,晚上通過在地闆上感受節奏的震動來逐漸記憶舞步,每天堅持練習數小時。
為了配合舞蹈節奏,她還自創了一套手語來輔助記憶,經過兩個月的刻苦訓練,邰麗華終于完美呈現這支舞蹈。
一次楊麗萍親自目睹邰麗華練習時,看到她輕盈動人的舞姿,難以置信這是一位聾啞人完成的,邰麗華作為楊麗萍的學生,得到老師精心指點後舞蹈水準更上一層樓。
2000年,邰麗華在紐約卡内基音樂廳表演《雀之靈》,獲得全場立起鼓掌的喝彩,表演結束後,觀衆久久不願離去,連連喊着“Encore”要求安可。
她的照片成了音樂廳曆史上唯一一張展出的中國舞蹈家照片,這場表演為邰麗華赢得國際聲譽,她受邀在全球多個國家演出,将中國舞蹈推向世界舞台。
2002年,邰麗華成為全球六億殘障人士的形象大使,帶領中國殘障人士藝術團在國内巡演,無論走到哪裡,觀衆都為邰麗華的故事所感動,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2004年,她編排的代表作《千手觀音》首次亮相雅典殘奧會閉幕式,震撼全球,一個聾啞女孩能跳出這樣高難度的群舞,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一年後,《千手觀音》登上春晚舞台,邰麗華一夜爆紅,成為全國知名舞蹈家。
從一個聾啞女孩到舞蹈大師,邰麗華走過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她不屈從命運,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名利雙收的同時,邰麗華也面臨着成名後的各種煩惱。
憧憬平凡 舞者邰麗華拒絕富商追求
邰麗華因其純淨姣好的外表和優美飄逸的舞姿,深受大衆喜愛,也吸引來無數追求者,其中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富豪對她一往情深,坦言一見鐘情。
這位富豪用盡方法追求邰麗華長達8年之久,但邰麗華一次次拒絕他的示好,這位富豪不明白,一個愛她而且還大把花錢的男人,怎麼會被邰麗華拒之門外。
他學中文,陪她巡演,送上名貴禮物,隻求她能嫁給自己,然而,邰麗華始終不為所動。
原來,邰麗華心中早已有了另一個男人,1995年的一個酷暑午後,邰麗華獨自前往許久未去的小姨家,卻在小區裡迷了路。
正焦急之際,一個穿白T恤牛仔褲的男生走過來詢問她是否需要幫助,這位男生就是李春,本來他正在家裡的沙發上悠閑地看電視,無意中瞥見路邊紮馬尾辮的邰麗華,陽光下的她就像發光的女神,瞬間吸引了李春的注意力。
李春得知邰麗華是個聾啞人後,絲毫沒有嫌棄之意,反而被她的性格與交談中字裡行間透露出的品質深深吸引,那天他們聊得投機,在6張大白紙上潦草書寫,分别時還依依不舍。
此後,兩人保持聯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是首先與對方分享,他們也會像普通小情侶一樣甜蜜,也會發生争吵,但李春後來明白,争吵往往起因于誤會,于是他學會包容邰麗華。
2003年,經曆種種阻礙後,兩人終于登記結為夫妻,也有了一個健康可愛的兒子,生活平淡但幸福美滿。
邰麗華選擇了李春,拒絕了富商的追求,因為她憧憬的不是金錢和地位,而是真摯的愛情。
她和李春的故事激勵了很多殘障人士,讓他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明白生活終會給勤奮努力的人帶來好的回報。
她用舞蹈點亮人生
如今邰麗華已不再登台獻藝,但她仍然無私奉獻,用舞蹈改變更多殘障人士的命運。
她利用自身優勢,發掘殘障人士特有的舞蹈語言,創作大量融合中國古典舞與現代舞的新穎作品,展現殘障群體的内心力量。
經她悉心指導,許多殘障學生在舞蹈中找到自信,學會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2008年汶川地震後,邰麗華慷慨解囊,捐出300多萬元用于災後重建。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她送出提案,呼籲增加特教師資數量,改善特教資源,確定每一個殘障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2021年,邰麗華用滿含深情的手語演唱國歌,表達對國家的熱愛,也呼籲完善手語教育,讓更多聾啞人不再與世隔絕。
邰麗華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告訴世人,殘疾并不是生命的終點,停滞和放棄才是真正的絕望,舞蹈點亮了她的人生,也感染和啟發着無數殘障人士,舞出屬于自己的燦爛人生。
今天的邰麗華,不僅是舞蹈大師,也是許多殘障人士心中的偶像,她以舞蹈感動世人,成為殘障群體實作夢想的希望。
邰麗華用一生踐行“舞動生命的力量”,她的故事教會人們,殘障不是失敗,成功在于是否努力尋找生命的意義。
她用舞蹈點亮生命,傳遞溫暖,也點燃其他人内心的燈火,這是一段鼓舞人心的故事,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和珍視。
閱讀完此文,您有什麼想要分享的呢?請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