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對會員搞三六九等那一套,已經是愛奇藝“要錢不要面子”的極限。
但剛上線的紀錄片《草本和人生》,則充分說明了愛奇藝的底線還能再退三十裡。
初時關注到《草本和人生》,是因為它猛蹿播放量排行榜榜首。
點開簡介後又發現節目拍攝的初衷,是為了和明星嘉賓一起走進農村,近距離觀察和了解農民種植草本的故事。
雖然搞不清慢生活綜藝,為什麼硬要說成是農業生産紀錄片。
但能将明星号召力用在鄉村和農民身上,不少粉絲還是覺得節目組的想法十分正能量。
結果開局2分55秒的“獨家冠名播出”,就先一步暴露了紀錄片的真實目的——做廣告。
其實給冠名商打廣告,在諸多節目中都曾見過,比如華少能一嘴成名,就是因為速念冠名商。
但别人都是念冠名商做節目插曲,而《草本和人生》則直接本末倒置,變成了廣告中插播紀錄片。
比如節目播到5分鐘前後,出現了張旭、張學升父子,二人号稱是莊園主人,實際上就是草本酒的品牌方代表。
他們邊嘗試枸杞的甜度,邊讨論采摘時間,看似貼合簡介中“觀察了解農民種植草本”的設定,實際上也是為了做廣告鋪墊。
比如逛枸杞園的時候,自顧自的科普枸杞優點,甚至還搬出了科學院研究員出來,從化學和功效方面,夯實甯夏枸杞就是牛的概念。
連明星嘉賓登場了,也繞不開要在枸杞園裡繼續猛誇枸杞的環節,一直溜達到了第9分鐘,三人終于是引出紀錄片概念:這麼牛氣的枸杞?我家草本酒的原料!
一句話倒也不能坐實其廣告核心的僞紀錄片身份,但一路吹到第19分鐘後,打廣告的真實面目就徹底露出來了。
另一個品牌方登場,明為好酒好菜招待貴客,實則瘋狂給産品打廣告,而曹可凡也十分上道的。
一邊頻頻舉杯給産品特寫鏡頭,一邊主動用專業話術引導着品牌方介紹産品優點。
不得不說九轉大腸吃多了,對工作效率真的有正向促進效果。
最讓人接受不了的,
就是節目的後半段!
不論是曹可凡和張雪峰沙漠暢談人生,還是感慨荒漠變枸杞園的神奇,都萬變不離其宗的誇贊草本酒的神奇。
不知道這樣一個廣告plus和簡介中的走進鄉村、探尋草本智慧有何關聯?全程又有幾個農民種植的鏡頭?
42分鐘的紀錄片,從開始到結尾,隻零星的出現過幾次農民侍弄枸杞的鏡頭。
其餘要麼逛枸杞園了草本酒、要麼吃飯喝草本酒、最後還要來個暢談人生與草本酒的關系。
實難相信愛奇藝這樣一個大平台,能把挂羊頭賣狗肉做到這麼極緻。
其實拍帶劇情的長廣告,央視在很早之前就嘗試過,比如李冰冰和任泉的《康美之戀》;
黃聖依和李東學的五糧液廣告,就長達5分鐘。
它們不僅完整的講完了一個故事,還将鏡頭美學、企業文化以及産品本身完美捏合。
雖然不見得所有看廣告的平民百姓,都能買得起五糧液小酌,但有内涵的廣告不僅不讓人反感還進一步了解了産品。
反觀《草本和人生》?純粹是平台的笑點,行業的悲劇。
1/3的價格,萬分之一的内涵,不僅沒深意還搞臭了紀錄片的印象。
試問将《動物世界》、《舌尖上的中國》《草本和人生》并列擺到一起,擡高了誰又惡心了誰?
PS:10年前單品才釋出,卻說賣的是12年陳釀的酒,你品,你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