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亞運會的賽場上
一股“神秘的東方力量”出現了
9月24日晚
乒乓球男子團體1/4決賽中
伊朗隊以3:0淘汰日本隊
爆出大冷門
眼尖的網友們發現
伊朗選手的背上有一大排“拔罐印”
戲稱:原來是打通了“任督二脈”
▲伊朗球員的背上遍布拔罐印
無獨有偶,在體操比賽現場
南韓體操運動員尹真星
也頂着偌大的拔罐印子出現在了賽場上
隊友稱這是他到杭州亞運村之後拔的
▲圖源:潮新聞
拔罐療法火到國外體育圈
運動員為何熱衷于拔罐?
拔罐療法是中醫學内病外治的一種特色療法,它是利用點燃火焰,消耗掉火罐當中的空氣,使火罐内部産生真空的負壓,進而吸附在人體穴位上,使局部陳舊的細胞破裂,具有促進細胞新陳代謝的功效。
中醫理論認為,拔罐具有祛濕散寒、疏通經絡、祛除淤滞、行氣活血、解除疲勞等功能。
近年來,拔罐這一傳統的中醫療法,在國外體育圈火了。2016年裡約熱内盧奧運會上,美國遊泳名将菲爾普斯一身拔罐印出現在賽場後,拔罐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喜愛。澳洲遊泳名将查爾莫斯、日本遊泳運動員南場昭的肩背上都曾出現過拔罐的痕迹。
運動員為何熱衷于拔罐?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推拿康複中心副主任中醫師袁學雅在接受廣衛君采訪時表示,運動員進行體育鍛煉較多,乳酸堆積也比較多,而拔罐療法能夠促進乳酸代謝,讓運動員得到放松。
“從中醫角度來說,不少運動員有氣滞血瘀的症狀,且容易運動損傷,在氣滞的地方進行吸罐的負壓作用,也能夠達到舒張、疏洩的效果。”
每月接診4000多例
拔罐的選擇不止是後背
袁學雅介紹,他所在的科室每個月大概有4000多人接受拔罐治療。“我們接診的很多患者都可以進行拔罐治療,但是拔罐同樣要講辨證。”
1、背部拔罐
年輕人容易勞損,進行後背部拔罐能夠解除肌肉的疲勞,緩解疼痛。
2、腹部拔罐
對于飲食不規律的年輕人來說,腹部拔罐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年齡的增長,代謝變慢,腹部拔罐具有健脾的作用。
“很多人認為背部拔罐能夠去濕,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真正的‘濕’是由脾胃運化失常所導緻的,是以我們更注重病因的位置,在腹部進行拔罐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袁學雅表示。
醫生提醒:
拔罐還有這些注意事項
拔罐雖好,但也有禁忌。袁學雅提醒,孕婦、皮膚損傷、低血糖、身體虛弱等患者,或是處于經期的女性不适宜拔罐。此外,若拔罐後皮膚顔色比較深,不宜頻繁拔罐,建議一到兩周後再拔一次,一次的時間為5-10分鐘。
除了醫院,如今很多養生館等養生保健場所也開展了拔罐項目。袁學雅表示,很多養生館隻強調祛濕,忽略了辨證的重要性。
“并非所有人都是需要祛濕,是以,拔罐前需要先辨證。如果是有明顯症狀或想要達到治療目的的患者,建議到醫院進行拔罐。”
記者 | 張芷瑩
編輯 | 楊羽 責編 | 張秀麗
通訊員 | 劉慶鈞
廣東衛生線上全媒體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