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前,一場比非典更可怕的瘟疫橫掃東北,結果如何治好的?
導語:1910年2月,東北地區突然出現了瘟疫。短短兩個月,六萬多人被奪走了性命。晚清政府正岌岌可危,清廷根本無力前來管轄。另一方面,觊觎東北已久日俄兩國都開始蠢蠢欲動。他們想要趁機勒索一筆,是以遲遲不願意提供藥物和醫療支援。面對這樣的情形,留學歸來的伍連德博士挺身而出。他隻身來到東北,并且進行了第一例屍體解剖。
伍連德留學德國,他勤奮好學,在海外就已經闖出了自己的名堂。他不忍心看到祖國人民遭受疾病折磨,于是他毅然回到了中國。伍連德臨危受命,他承擔起了指揮抗疫的重擔。伍連德對疫情做出了準确判斷:這是一種突發性的病毒。伍連德對手下人員進行了教育訓練,并且創造性地設計了伍連德口罩。這種口罩制作簡單,卻能夠有效預防瘟疫傳播。
伍連德請求清廷派出軍隊,并且很快就控制了東北的局面。在伍連德的号召下,人們都靜靜地呆在家裡。這阻斷了疾病的傳播。為了查清到底是那一種病毒,伍連德選擇冒險嘗試。他找來一具屍體,自己一個人進入了屋子裡邊。經過一天一夜地解剖,伍連德終于弄清楚了病原體。它就是鼠疫。伍連德立刻疫苗研制,并且及時地給東北群衆進行了種植。
到了同年6月,伍連德已經成功把疫情給鎮壓了下去。一時之間,伍連德的大名傳遍了五湖四海,他成為了舉國公認的大英雄。面對贊譽,伍連德卻保持着理性的頭腦,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積極聯絡各地商會。不久之後,伍連德在哈爾濱建立了大陸第一所醫護學校。東北的醫療力量大大增強,大陸的科學防疫知識更是得到了普及。1911年,伍連德召開了萬國鼠疫研究會。大會上,他提出了自己的最新治療手段,并且無償地貢獻給全世界。這讓全世界病患對伍連德感激不已。
結語:新中國成立後,伍連德成立了中國協和醫學院。在他的努力下,大陸醫藥衛生事業快速發展,許多優秀人才不斷湧現。值得一提的是,伍連德不僅是大陸頂尖的傳染病學家,他的成績更是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認可。1935年,伍連德當選諾貝爾生理學獎的候選人。而他也是曆史上第一個得到如此殊榮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