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夏與金朝貿易探究

西夏與金朝貿易探究

公元11至12世紀,西夏與金朝相繼崛起。在金人吞遼滅宋之後,西夏與金朝就成為當時中國北方兩股主要的政治力量,夏金關系深刻影響着中國12至13世紀的政治經濟格局。

在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史中,民族政權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是否順暢,往往是雙方關系發展好壞的“晴雨表”,政通則邊貿興,政阻則邊貿絕。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經濟貿易問題還是民族沖突爆發的主要原因。但夏金關系似乎有所不同,金朝占領中原後,西夏與南宋不再接壤,金朝遂成為西夏在經濟上主要的貿易對象。

西夏與金朝貿易探究

從總體來看,除西夏末年因蒙古崛起夏金之間爆發過短暫的戰争之外,兩國之間基本保持了長久的和平友好關系,迥異于夏宋對峙時期。但是與這種政治上的和平友好相悖離的是,夏金之間的貿易往來卻很不順暢。金朝對西夏采取了甚為嚴苛的貿易限制政策,西夏對此雖極為不滿,但仍對金朝态度恭順,形成了政熱經冷的奇特現象。

西夏與金朝貿易探究

夏金關系

公元12世紀初,中國北方地區處于複雜多變、新舊交替的政治格局之中。中國西北地區的西夏與北宋在邊境上沖突不斷,同時與遼朝保持着密切的關系。公元1115年,女真族為反抗遼朝而建立起了統治中國東北和華北地區的政權,國号為“金”,先後滅遼亡宋。

此後,金朝遂成為西夏對“外”交流的主要對象國。在西夏與金朝并存的一百多年間,雙方始終保持穩定關系,這一階段的夏金關系遂成為西北民族關系發展的主線。在夏金百餘年的交往過程中,雙方關系不斷發展變化。

西夏與金朝貿易探究

公元12世紀初,女真族傑出首領完顔阿骨打順應反遼鬥争的需要,于公元1115年建立金國。在強大金軍的猛烈攻擊下,遼軍接連潰敗,覆滅在即。同年五月,西夏主乾順派遣大将李良輔領兵三萬前往天德增援遼軍,但因過于輕敵,被金軍擊敗于宜水。

盡管遼朝此時已是氣數将盡,遼朝的冊封對西夏而言已是無足輕重,但西夏主仍多次對遼朝皇帝施以援助。這一系列舉措也标志着兩國關系進入了西夏援遼抗金的階段,而夏、金之間發生的初步接觸也正始于遼金戰場。

金朝深知必須破壞遼夏聯盟才能徹底滅遼朝,是以十分重視西夏軍事力量的存在。為争取西夏背遼投金,金朝開始調整對西夏的政策,展開和解攻勢。金天會元年(1123年),金主阿骨打派遣皇子完顔宗望遣使持書來誘降西夏。

西夏與金朝貿易探究

金朝向西夏頒賜诏書,确定了其在夏金間的宗主國地位,并指出西夏軍隊要服從金朝調遣,兩國需建立起軍事上的戰略合作關系。西夏與金朝在“上誓表”和“賜誓诏”的過程中最終确立了雙方君臣宗藩關系及其相關的責任禮儀。

至此,夏遼關系終結,夏金兩國以君臣相稱的政治關系正式締結。

夏金交好初期,金朝在利用西夏牽制宋朝的過程中,雖因疆土問題引發雙方産生紛争,但由于夏金軍事實力懸殊,西夏為求得自身生存與發展,并且雙方在争鬥中都有所讓步,是以并沒有使沖突激化到雙邊關系徹底破裂的程度。

西夏與金朝貿易探究

在金世宗、夏仁宗統治期間,夏金關系達到最友好時期。夏仁宗在位五十六年,占據了西夏與金朝和平發展時期的大部分。後章宗時基本承襲世宗時期的治國理政之法,但卻多次針對西夏貢使往來做出限制。

公元13世紀初,蒙古帝國于漠北興起、強大起來,開始了擴張的征戰。随着蒙古崛起,夏金兩國從以君臣相稱的友好關系,變為互相攻戰的敵對關系。13世紀初蒙古的崛起,徹底打破了夏金之間的穩定關系。蒙古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即利用西夏作為挺進中原的突破口,進而攻伐金朝的有利形勢。但是即使是西夏對與金朝戰争期間,兩國之間的貢使往來仍未斷絕。

西夏與金朝貿易探究

西夏與金朝的貿易往來

公元12世紀初,女真族興起,金朝滅遼亡宋,占領原屬北宋的陝西地區,從地理位置上隔離開了西夏與南宋,二者間幾乎斷絕聯系。是以,金朝遂成為西夏對“外”交流聯系的主要對象國。

西夏與金朝貿易探究

西夏與金朝之間由此維持了較長時期内的往來互動,其中經濟聯系是雙方交往過程中的一個主要方面,于是夏金兩國就在和平環境中發展了有限的貿易往來。由于西夏與金朝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而自金朝在中原地區建立地方割據政權後,夏金之間的貿易往來表現又迥别于中原農耕民族政權的宋朝。

夏金貿易形式主要以朝貢貿易和榷場貿易為主。朝貢貿易即夏金政權間互派使節進行貿易的形式,其中進貢與回賜是政府間的官方貿易,而使節攜帶貨物進行的沿途經貿活動則是附帶的貢使貿易。榷場貿易是由金朝在夏金邊境設定的規模較大的官方貿易市場。除以上正常的合法貿易外,還存在着走私貿易,即當榷場貿易管道中斷時,在雙方邊界處交易非法輸人管制物品的非官方管道。

西夏與金朝貿易探究

除上述由官方認可、主持的貢榷貿易外,還有一種不被官方承認甚至嚴厲打擊的民間非法走私貿易方式。走私即法定範圍以外的交易活動,主要是進行販賣違禁物品,以及其他一切有利可圖但通過榷場無法滿足交易的貨品。由于西夏境内多鹽湖,池鹽資源豐富且規模可觀,因而青、白鹽是其主要對“外”交換的大宗商品。

西夏與金朝貿易探究

結語

對“外”貿易對于西夏而言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占據了主要地位。夏宋貿易過程中,由于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需通過貿易交往的管道來鞏固夏宋之間的穩定關系。而自金朝崛起後,能夠與北宋長期對峙并奪取了中原地區統治權,足見其經濟軍事實力較強。是以,在夏金貿易中金朝對西夏的經濟需求較小,并且金朝往往處于主動方,掌握着夏金貿易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