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上報提醒避險,
村支書一個舉動救了101人。
9月26日,記者從湖北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恩施州鹹豐縣成功避險洪澇災害,被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作為典型案例,予以通報表揚。
9月20日,鹹豐縣唐崖鎮遭遇強降雨。當日13時34分,鹹豐縣氣象台釋出暴雨紅色預警信号:預計未來3小時,該縣活龍坪鄉、唐崖鎮、小村鄉、清坪鎮、黃金洞鄉及周邊鄉鎮還有30-50毫米的降水。山區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等級極高,請注意防範。
事發現場
唐崖鎮政府迅速“叫應”到村,要求各村加強災害風險隐患巡查。下午4時許,當地龍潭壩村災害風險隐患資訊報送員、村支書張俊在巡河途中發現青獅河水位猛漲,判斷臨河處于低窪處的某工區有被淹風險,他立即向上級部門進行了彙報。
當地收到險情報告後,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檢視情況,經現場研判溝通,龍潭壩村駐村上司幹部、村兩委、尖刀班成員聯合工區負責人迅速将101名勞工轉移到安全地點妥善安置,并設立臨時監測點,安排專人值守、密切關注雨情水情。當日下午6時許,降雨加大,工區水位超警戒線2米,部分廠房被淹,由于轉移避險及時、沒有出現人員傷亡。
事發現場
“前兩天下雨,工區沒有淹水,我怕他們有僥幸心理,是以當天接到預警資訊後,就第一時間趕去提醒。幸虧政府部門及時組織轉移,工友們都平安無事。事後,大家都有些後怕,紛紛向我們表示感謝。”張俊告訴記者。
鹹豐縣應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科學預警、及時“叫應”研判、果斷轉移處置,将此次風險災害消除在萌芽狀态,成功保障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
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指出:這是一起本地人員協助外來勞工開展成功避險轉移的典型案例。
據了解,鹹豐縣針對本地小氣候特征明顯、秋汛期個别區域洪澇多發易發的情況,對全縣61條河流、19座水庫、6處在建水利工程、439個地災隐患點和100餘個低窪村莊、易遷安置點登記造冊,在強降雨來臨前,深入全縣道路、地災點、房屋、河流、水庫、工地及低窪區域等開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村村到、戶戶落,針對工地外來人員不熟悉本地災害風險隐患的情況,加強溝通提醒和協助轉移,按照“應轉盡轉”要求,及時消除了災害風險隐患。
事發現場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有關人士介紹,為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全省出台防汛救災預警叫應“十條措施”,充分發揮災害風險隐患資訊報送隊伍作用,確定險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産安全。
目前,湖北省充分發揮6萬名災害風險隐患資訊報送員作用,将防災避險觸角延伸至各村(社群)最末端。基層災害資訊員發現風險隐患按程式上報後,有關部門會及時開展資訊報送并進行先期處置,發揮“第一響應人”的作用,既當好風險隐患監測的“前哨探頭”,又打通預警資訊傳遞的“最後一米”。
轉自:極目新聞
記者:黃忠
來源: 新聞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