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世紀中心
編輯|上世紀中心
前言
有人因口無遮攔而招來麻煩,自食惡果,一些人由于對錢的貪婪而缺乏遠見,進而造成了個人生活的混亂,一下從巅峰落入谷底。
有人撥雲見日,有人徹底退出......
到底是何等的荒謬才讓他們陷入這樣的境地?而現在的情況又有何變化呢?
大兵
20世紀80年代,一個叫任軍的少年在長沙無意中聽到了奇志的相聲表演,瞬間被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折服。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奇志請教,成為他的徒弟。
經過長時間的磨合,任軍獲得了奇志的認可,正式拜他為師,并取了一個響亮的藝名“大兵”。
為了推廣自己的組合,奇志和大兵聯手創作了标志性的口号“奇志碰大兵,有理說不清”巡演全國。他們将時事新聞和地方風情融入表演中,讓相聲煥發出新的生機。
90年代中期,“奇志碰大兵”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組合,他們的門票一開售就秒殺一空。199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奇志和大兵的名氣更是直線飙升,兩個窮小子一夜之間爆紅了。
大兵也由一個默默無聞的青年躍升為新一代相聲巨星,粉絲遍布全國各地。然而好景不長,名利的誘惑讓大兵慢慢變得自大放縱。
他不再滿足于小場子的演出,開始在承接演出時提出種種苛刻要求。師徒之間的裂痕也越來越明顯,大兵開始不滿隻挂奇志一個人的名字,兩人的名字順序也改成了“大兵奇志”。終于,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後,19年的師徒之誼宣告破裂。
失去師長支撐的大兵找來趙衛國,組建了自己的團隊。他四處碰壁,卻再也無法重制昔日的輝煌。
2009年,在一次綜藝節目上大兵惡俗地模仿已故歌星黃家駒的神态,在當時引發了軒然大波。
盡管節目組迫于壓力删除了鏡頭,但大兵的名聲跌入谷底。輿論一邊倒批評他漠視人倫,但他本人卻依然我行我素,隻以“開玩笑”為自己辯解。這使他在業内聲名狼藉,門路急轉直下。
2015年,一段視訊再次将大兵推上風口浪尖。視訊顯示他與交警發生争執後态度傲慢,拒不配合處理。
這再次引來公衆一緻譴責,紛紛質疑他是否還知廉恥。大兵匆忙錄制了道歉視訊,但已經無力回天。從天之驕子到萬人唾棄,大兵的傳奇一夜間化為泡影。
曹雲金
1986年,曹雲金出生在天津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很早就去世,母子二人相依為命。
曹雲金天資聰慧,但卻不喜歡讀書,反而熱衷于将外面聽到的段子編排成故事,用生動逗趣的方式為母親講述。母親發現兒子在相聲方面的天分,堅決要給他請一個真正的相聲老師。
通過多方努力,母親終于請來了當時已經很有名氣的相聲大師田立禾。田老先生見了小曹雲金後大加贊賞,但因輩分太高無法正式收他為徒,隻能給他指點入門。而這也成了曹雲金相聲啟蒙的重要一課。
機緣巧合下,表姐王惠将當時僅29歲的郭德綱引薦給曹雲金。郭德綱耐心地為小曹雲金表演了一段精彩的《賣布頭》,終于打動了對新師父起初還有些猶豫的他。
自此,曹雲金正式拜郭德綱為師,不僅學藝,還盡心照顧生活起居。郭德綱也毫無保留地将自己的相聲技藝傳授給這位新徒弟。
在郭德綱的悉心調教下,20歲的曹雲金迅速成長為德雲社的重要演員,多次在舞台上大放異彩。觀衆們也逐漸熟悉并喜愛上這個具有天賦的青年演員。
然而,曹雲金的工資卻隻有每月4000元,遠遠低于其知名度。此外,師父要求他退出央視的相聲大賽,也讓他内心充滿不滿。
這些種種,最終在郭德綱的一場慶生宴會上激化沖突,導緻師徒二人鬧翻。氣頭上的曹雲金當場宣布離開德雲社,還在網上透露郭德綱的多項“不檢點”。
在相聲界強調師徒傳承的環境下,這無疑為曹雲金招來了“欺師滅祖”的罪名。
曹雲金離開德雲社後,曾一時間事業蒸蒸日上,甚至建立自己的品牌“聽雨軒”與德雲社抗衡。
然而好景不長,他漸漸陷入了堕落的旋渦,經常通宵達旦地泡吧,感情生活更是一塌糊塗,先後與兩任妻子鬧翻離婚。
與此同時,郭德綱經曆低谷之後,帶領德雲社重新崛起,重新成為相聲界的中流砥柱。
形成了強烈對比的是,曹雲金的事業則一路下滑,不僅退出了各種節目,還不得不關閉自己創辦的相聲館。觀衆們也逐漸淡忘了這位才華橫溢的演員。
種種迹象表明,曹雲金離開德雲社和郭德綱的決定,最終讓他失去了在相聲界大放異彩的機會。當他在深夜回望這一系列變故時,心中是否會後悔當初的決定呢?
何雲偉
何雲偉原本是郭德綱最看重的弟子,兩人情同父子。郭德綱視何雲偉為接班人,不僅傳授藝術,還介入其婚事,替何雲偉說媒。郭德綱夫婦更視何雲偉如己出,對他寄予厚望。
婚後何雲偉逐漸忘恩負義,放縱自己,婚内出軌事件頻傳,還經常與原配吵架。郭德綱不斷去化解何雲偉的家庭糾紛,但何雲偉卻依然不知悔改。郭德綱是以大怒,當即停止讓何雲偉參與商演。
何雲偉這才警醒,求郭德綱饒恕自己的失德,雖然郭德綱勉強同意,但對何雲偉已失去信任。
可誰知後來,何雲偉接連做出更令郭德綱震怒的舉動:先是離開德雲社,另投曲藝大師侯耀華門下,接着挖走德雲社多名演員,與德雲社正面競争針對德雲社采取釜底抽薪之策。
在公衆心中,何雲偉徹底被貼上了“欺師滅祖”的标簽。一次演出中,觀衆直接将“何雲偉是叛徒”的紙條貼到他桌上。
從郭德綱心目中的弟子,跌落至人人唾棄的叛徒,何雲偉的下場慘不忍睹。他選擇背叛師門、違反師德的道路,已嚴重失去公衆支援,恐難翻身。
陳寒柏
陳寒柏的相聲之路非比尋常,40歲才正式學藝,一時間讓很多人跌破眼鏡。
陳寒柏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不支援他學相聲。
直到四十歲,陳寒柏才鼓起勇氣,辭去原有工作,踏上了相聲之路。一天,他獨自坐火車外出,恰巧碰見大名鼎鼎的相聲大師侯耀文。
兩人聊開了,陳寒柏侃侃而談,侯耀文發現他天資過人,出人意料地決定收他為徒。
在侯耀文的悉心指導下,陳寒柏進步神速。他創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誰說了算》《學歌星》等,深受聽衆喜愛。陳寒柏的表演不拘一格、富有個性,給聽衆帶來全新的體驗,一時間名聲大噪。
然而好景不長,随着郭德綱的崛起,陳寒柏的光環逐漸消失。在一次采訪中,陳寒柏對郭德綱評頭論足,言語輕蔑,引發軒然大波。許多觀衆批評陳寒柏心胸狹隘,不肯認同後起之秀。
此後,陳寒柏又找來多位“幹爹”,引發争議。其實這還不算什麼,真正引起觀衆們不滿的還是他為了金錢不擇手段地代言各類廣告,被指責隻認錢不認人、割韭菜。陳寒柏的所作所為,讓他在公衆心目中名聲掃地。
追名逐利,讓陳寒柏逐漸迷失了相聲的初心。當初那個抛棄安逸生活、隻為追求夢想的陳寒柏,是否還存在着?
牛群
想必大家對牛群這個名字應該并不陌生。
當時,相聲演員牛群與搭檔馮鞏憑借精彩的語言互動和诙諧幽默的台詞,頻頻出現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兩人組成的組合成為觀衆最喜愛的相聲組合之一。
1994年,在相聲事業達到鼎盛時,牛群卻突然決定離開舞台,轉戰體育領域,出任中國明星足球隊的隊長。
足球之餘,牛群還憑借在娛樂圈積累的人脈資源和名氣,建立了一本名為《名人》的娛樂雜志。
然而好景不長,因為經營不善,這本雜志很快就在1997年破産倒閉,還爆出拖欠員工工資的醜聞。牛群不得不從這個失敗的商業嘗試中吸取教訓。
2002年,牛群48歲那年,為了實作從政的夢想,他辭去娛樂圈的工作,投身政界,成功當選為某縣的挂職縣長。
任期内,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縣裡争取到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設法為本地居民增加就業機會,獲得了一定的政績。
然而好景不長,2004年,就在牛群的政治生涯達到高峰之時,突然有言辭極嚴重的傳聞在縣裡四處傳播,指控牛群涉嫌A錢。
最嚴重的指控是,牛群挪用了原本拟捐贈給當地一所中學的400萬善款。牛群為澄清這些不實的指控,豪言将自己的全部家産甚至遺體都捐出。經過調查,牛群終于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盡管證明了清白,這場風波還是嚴重打擊了牛群的政治前程。2006年,74歲的牛群隻能黯然重返娛樂圈,在趙本山的獨幕喜劇《策劃》中擔任一個客串角色。
之後,他逐漸淡出公衆視野,不再摻和娛樂圈的事務,過上了低調的生活。
結語
這些相聲演員以前都是炙手可熱,但成名後都失去了自己的原則,做了很多違背道德的事情,結果“名聲盡毀”。
不得不說這些所謂的“藝術家”們,真的是自作自受讓人無法同情啊!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