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至16日,第21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标賽在安徽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當時,賽場上洋溢着熱烈的氣氛,學生們為運動健兒的登場振臂歡呼,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了青春昂揚的激情和鬥志。在男子丙組百米賽跑上,東華理工大學的運動健兒朱亞坤意氣風發,一展雄風,以10.66的成績奪得了21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标賽男子丙組百米賽的頭籌,成為東華理工大學曆史上首位在全國大學生體育競賽上獲得田徑金牌的運動員和首位獲得“國家健将級運動員”榮譽的學子。為了對這位得勝歸來的勇士給予表彰,激勵後來者奮發向上,在8月13日下午,東華理工大學為朱亞坤舉辦了凱旋歡迎會,在會上,朱亞坤暢談了在全運會賽場上奮鬥的心路曆程以及灑滿汗水的成才之路。他說,今日的勝利既是自己一個人的勝利,也是大家共同的勝利,是父母的培育和學校的支援給予了他在賽場上不懈奮鬥的動力,這份光榮應由大家共享。最後,他還對國家未來體育事業的發展表示了祝願,希望更多的運動健兒在時代的浪潮中湧現,打起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的大旗。
正如朱亞坤所言,他的勝利是一個人的勝利,也是大家共同的勝利,更是國家的勝利。單人匹馬力單勢薄,衆人合力泰山能移,朱亞坤的一番話讓我感慨頗多,在腦海中回望起祖國一路坎坷不斷的艱難歲月。團結就是力量,團結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是以,回到當下,我更堅定地相信,在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道路上,隻有家庭、學校、社會手拉手、肩并肩,才能走出一條開滿鮮花、灑滿陽光的康莊大道,譜寫出一幅永不終止的體育育人的美好藍圖。
家庭是體育育人的起跑線。在體育場裡,我總能看見一雙大手牽着一雙小手,經過父母的悉心教導,孩子在體育成才的路上邁出一個又一個堅實的步伐。父母是天生的老師,是朱亞坤父母的諄諄教誨和家庭優良家風的春風化雨,讓朱亞坤有了對體育的熱愛和對熱愛不懈的追求。父母的貢獻是巨大的,因為他們要将一個懵懂的孩子帶到“體育人生”這條起跑線上,在這條起跑線上,朱亞坤“沖在前頭”,他的父母“凝望在後頭”,為他在賽場上勇往直前的信念豎起一道牆,擋住後面刮來的凄風冷雨,讓他的赤子之心永遠灼熱、發燙。在運動健兒的背後,都站着一對尊重子女、默默付出的父母。前陣子,國家跳水運動員全紅婵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得了女子10米跳台冠軍,一度被網友們譽為“水中精靈”,而這位“水中精靈”的父母,生于平凡卻有着非凡的格局,在全紅婵在10米跳台上屏息凝神的時候,她的母親正重病在床……全紅婵的母親在2017前遭遇了車禍,留下了後遺症,但她擔心女兒的訓練,并未告知女兒。在全紅婵獲得一定成績之後,得知了母親的病情,便下定決心,加倍努力為自己、也為父母奪得屬于他們共同的冠軍。果然,在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她奪得了金牌,奪得金牌後,她發表的獲獎感言卻是“媽媽生病了,就想賺很多錢,去給她治病,治好她”。父母的付出總在背後,一點一滴,滴水成河。
學校是體育育人的主幹道。在校園内,學生們在跑道上揮灑着汗水,在綠茵地上舞動着身姿,不論出于理想,還是出于愛好,都與體育結下不解之緣。我舉起自己的雙手,看見上面布滿的老繭,是我對學生點滴培育的光輝見證。作為一名平凡的體育老師,我感受到自己的肩膀上站滿了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小小靈魂,他們在我的培育下,一天天變得精神且強壯,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光榮而自豪。學生是學校的花朵,老師是學校的園丁,學校為學生的體育成才之路撐起了一片藍天。學校就像一條主幹道,寬敞、自由,給學生的成長提供一片樂土,這條主幹道托起了成千上萬個體育夢,堅定了多少像朱亞坤這樣天賦毅力兼備的運動健兒在體育成才路上行穩緻遠的步伐。
東華理工大學便是這樣一條穩固而紮實的主幹道。至2022年10月為止,東華理工大學已經舉辦了四十七屆運動會,從彩排到正式比賽,做好了每個細節的把控,完成了每個瞬間的記錄,用一次次順利開展的賽事,為全國高校體育賽事的舉辦樹立了榜樣。除了大規模的賽事,東華理工大學也在小處着眼,從“核軍工杯”排球賽競賽的舉辦到陽光健身跑活動的持續開展,為學生們的身體健康盡心盡力,為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奉獻着源源不斷的能量。在整個江西省,我通路過許多學校,不論學校的規模大小、學生的人數多少,我都能感受到一樣的活力,一樣的激情,就像整個江西的學校都在體育發展道路上結成了一條心。放眼全省,江西省中國小和高校都把推進體育學科建設列入了日程。江西省中國小校不斷加大中國小體育教師的培養力度,嚴格規劃并不斷改進中國小體育考試,在日常校園生活中,也積極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計劃,悉心關注着學生的身體健康。在那些小小的運動者身上,我仿佛看到了運動健兒挺拔的身姿,看到了未來國家體育事業的無限希望。江西省高校也在積極行動,我在許多高校内,見證着一個個體育社團的建立,記錄着一對對走向體育賽場上的青年運動員,他們不僅在校運會上大展雄風,也在省運會中大放異彩。江西省學校的積極行動正是江西省體育事業發展的活力源泉。
社會是體育育人的幹道。社會為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援和物質支援,帶來一片熱情、活力四射的體育氛圍,猶如一條條支幹道,為疲勞的運動員們補充活力,緩解了主幹道的巨大壓力。朱亞坤今後的體育生涯,将在社會提供的幫助下變得更加開闊、明朗。遙看全國體育發展的數條賽道,江西省在建設“體育強省”的路上一直跑在全國前列。為了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江西省通過優良的人才挖掘和培育體系,完善的激勵政策和交流機制,不斷推進着大陸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你看,江西省又開辦了青少年“未來之星”陽光體育大會,會上,氣排球、啦啦操、圍棋等各色各樣的體育項目精彩紛呈,600多名學生運動員、裁判員、從業人員滿懷期望,欣賞過運動員們的表演,又聯想到大賽的主題,我不禁感慨,青少年果真是比星辰耀眼,與紅日争輝。與此同時,各社會團體也都在貢獻自己的力量。都說青年是一輪耀眼的朝陽,充滿着活力和希望,而作為夕陽的老年人,同樣有着漫天的霞光和迷人的底色。你再看,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老年人體育協會,不間斷舉辦健身活動,開展“老運會”等體育賽事,對老年人贈出“活力水”,開出“還童藥”,我看着他們在協會的組織下打太極、練舞蹈,雖然身體停止了生長,精神卻還在一點點拔高。江西省體育團體組織肩負自身職責,為全省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積極向上的氛圍。
明确體育概念。體育是一種集合了多種技能和素質的綜合性極強的活動,這包含技能和素質兩方面。在技能方面,我們踢過籃球、足球,打過羽毛球、乒乓球,玩過跳繩,遊過泳,這些都是我們所熟悉的體育運動,但除此之外,下象棋、下圍棋、玩橋牌,以及最近火熱的電子競技也都是體育運動,是以,我們要站在更高層面,從文化的角度來了解體育運動。但是目前,因體育知識薄弱,對體育認知不明,大部分家長一聽到體育,就想到耗費體力,想到揮灑汗水,殊不知腦力運動也是體育的一種。這是一種認知的偏差,需要得到糾正。在素質方面,作為一名負責的體育教師,我會告訴學生學習體育不僅是為了強身健體,也是為了鍛煉精神,我們可以看到,運動健兒朱亞坤不僅掌握了田徑運動的技巧,還養成了奮鬥拼搏、一往無前、感恩懷德的良好品性,這些品性在他的體育活動中都發揮着重要作用;我們還可以看到,站在奧運舞台上的運動健兒們,無不懂得吃苦耐勞、堅持到底,無不對祖國懷揣着一顆赤誠之心。是以,體育不僅對于人的機體,對于人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有極大的幫助,是以我們才說體育具有育人的重要效用。
明确體育育人理念。在明确體育概念的基礎上,我們就可以對體育育人進行更深入的闡發。從大陸目前的體育教育來看,盡管站位較高,但真正重視體育,落實體育育人觀的卻在少數。結合我們自身實際,在家庭内,大部分父母以“一技傍身,吃喝不愁”的觀念為出發點,讓孩子又學羽毛球,又學乒乓球,認為學體育的歸宿是掌握一門技能,甚至讓體育成為孩子和人“打交道”的工具,不但損耗了孩子的心力,又徒增了攀比之風;在校園内,無端占用體育課、體育考試“重在參與”等現象頻頻發生,即便在體育課上,教師對體育教學也多不上心,形式單調、内容貧乏,甚至讓體育課變成自由活動課,最終培育出一批身體素質不高的“文弱書生”;在社會上,雖然體育觀有所改善,但體育仍處虛位,更看重讀書能力,将會做題的學生稱為“耐得住寂寞”“能成大器”的好孩子,殊不知“耐不住寂寞”同樣是一種本領,學習體育同樣能成才。以上幾種教育方式讓體育教育變成一種訓誡,孩子體會不到快樂,自然收效甚微。那麼,體育育人理念到底是什麼?具體來看,育人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完整的人”,體育育人則是在體育教育的過程中,培育孩子完善的人格精神。因而,教育者不能将體育教育單純地看作一項任務,而是要站在更高的層面,放眼孩子的未來,将體育教育看作一種需要長久經營的事業。在理論知識的傳授中,在每個動作的指導中,融入生活實際和人生道理的傳授,以讓孩子在體育運動中不僅能獲得體能上的增強,更能有精神上的收獲。這便是體育育人理念的基本内涵,也是我一直在貫徹的體育教育方式。
踐行體育育人理念,關鍵在樹立幸福體育觀。幸福是發自内心的甜蜜和惬意的享受,幸福也是一種動力,是人類行為的最終目的和行為的動機,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一切的學問,都要向着人民的幸福瞄準。”進行體育教育,當然也要以孩子的幸福為最終目标,孩子在學體育時體會到幸福,自然願意自主學習。在我看來,要讓孩子在體育教育中體會幸福,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體育不隻是身體教育,更是一種生命教育,即一方面讓孩子在體育運動中感受到團結一緻帶來的力量,擁有團隊精神;一方面讓孩子在體育比賽中學會坦然地面對失敗,更注重體育運動的過程,懂得汲取經驗,去更好地迎接下一次挑戰。其次,要有效把握教育,讓體育變成一種愛好。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體育愛好,有的孩子喜歡競技性強的籃球、足球,有的孩子喜歡審美性強的舞蹈、體操,還有的孩子喜歡挑戰性強的攀岩、滑雪。我在教學的一開始,就會挖掘并培養孩子的體育愛好,讓興趣形成志趣,隻有孩子真正愛體育,才能在體育中體會幸福,進而養成良好的人格和品性。
家、校、社合力共繪體育育人藍圖,“合力”是重中之重。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在體育育人的發現道路上,家庭、學校、社會不是“單打獨鬥”,而要“合力克敵”。正如運動健兒朱亞坤在會上所言,是家庭、學校、社會共築了他今日的成功之碑。倘若父母持有“體育無用”的理念,學校對學生的體育學科考察松弛懈怠,社會上的運動健身觀念淡薄,對體育活動缺乏熱情,那麼體育事業的發展将成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是以,社會提供的豐富資源、家庭的悉心教導、學校高品質的培育,都是體育育人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體育事業的發展上,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協同發力格外重要。
但在體育育人藍圖之上,需由學校牽引育人之線。學校有着專業化的教學和管理,規劃着每個學生的發展方向,是教育的主體。正如東華理工大學悉心培育運動員,為朱亞坤整合了訓練所需的一切資源,給朱亞坤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家庭、校園、社會協同關聯自然需要學校牽線搭橋。在體育育人的具體實踐中,學校應該盡可能發揮自身的關聯能力和整合能力,通過舉辦體育活動、賽事、開展親子課程等方式,讓家庭、校園、社會資源彙集到一處,形成體育育人的合力。例如,2023年5月24日下午,常州市西新橋國小開辦了鐘樓5G體育“家校社一體化建設”現場推進會,會議共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是親子共學指導課,根據學生的喜好,課上設定了“30米快速跑”的遊戲,以“營救恐龍”為情境,讓學生營救扮演恐龍的父母,通過跑步與提高學生的速度、協調性和平衡感。同時,老師還讓家長制作本課的運動小貼士,向家長普及運動知識,幫助其建立快速跑動作的概念和減輕不良反應的方法。通過遊戲,家長可以把學習的運動知識再次教授給孩子,孩子也能在運動中提高團結協作的能力,并通過“營救恐龍”的主題獲得保護動物、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認知,實作家庭和學校的協同體育育人。又如,2022年,杭州市丹楓實驗國小通過在社群舉辦“秋楓杯”家校社籃球賽,搭建了家庭、校園、社群的交流平台,打破了溝通壁壘。籃球賽按年紀分組,加入社群代表隊和教師代表隊,中間還設定了“媽媽投籃”比賽,真正做到全家庭參與。通過籃球賽,全社群的運動氛圍被帶動起來,孩子們也能在運動中體會到生命的樂趣。在體育育人的藍圖之上,由學校主筆,才能牽引出一條剛勁有力的育人之線,繪制出體育育人的完美藍圖。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羸弱的軀體和萎靡的精神支撐不起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一片藍天。建立健全家、校、社協同體育育人機制,事關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也事關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是以,學校、家長、社會都要參與到體育育人的環節中來,形成體育育人建設的合力,要讓學校盡責,家長盡心,社會盡力,找準發力點,做好體育育人的層層協同、處處把控,才能繪出一片體育育人的美好藍圖,孩子才能在愛與責任中茁壯成長,在屬于自己的舞台上盡情揮灑汗水,在未來光明的道路上走向遠方。
王洪娥
(東華理工大學 江西撫州 344000)
作者簡介:王洪娥(1986年1月),女,漢,江西省九江市人,學曆:碩士研究所學生,職稱:講師,機關:東華理工大學,機關郵編:344000,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