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縣:産婦大出血生命危險,多學科搶救成功出院!

作者:新湖南

大衆衛生報·新湖南用戶端9月25日訊(通訊員 熊昭宇 王汝和 劉紅香 何珍)9月22日上午,因失血性休克的産婦陳某珍,在道縣人民醫院搶救成功,母子平安,康複出院,她和家人給醫院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道縣:産婦大出血生命危險,多學科搶救成功出院!

贈送錦旗表達感謝

“産婦失血性休克、早産兒瀕死,我們沒有放棄!經過全院多科室聯合搶救,順利康複!”談起當時的搶救情況,重症醫學科主任王汝和仍感驚險萬分。

道縣:産婦大出血生命危險,多學科搶救成功出院!

緊急手術搶救

2023年9月15日淩晨,道縣“120”急救中心接到求救電話,告知陳某珍,39歲,孕35+3周,陰道流血伴下腹脹痛,急救車立即閃着警燈向求救地點奔馳。

到達現場後,檢查估計孕婦出血量約1500毫升左右,仍在活動性流血,随車醫護人員立即給予急救處理,同時報告産科主任桂旭紅,該孕婦是有三次剖宮産史的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病人,孕期貧血糾正不佳,目前是休克血壓。

産科主任判斷該産婦為危重孕産婦并需要緊急剖宮産,立即報告醫院危重孕産婦搶救上司小組,開通危重孕産婦搶救綠色通道,啟動多學科救治預案。通知産科、手術麻醉科、ICU、新生兒科做好搶救準備,血庫準備足夠的血制品。

很快,加班參加搶救的醫護人員在病人到達之前陸續趕到手術室,并做好應對各項突發情況的準備。救護車到達醫院後,患者直接送入手術室,搶救室床位、手術醫生、手術相關準備已經全部就位。搶救有條不紊緊張進行着,醫護人員各司其職又配合默契。

新生兒很快剖出,僅有微弱心跳,無呼吸,無反應,無肌張力,為“瀕死兒”。新生兒專家立即對“瀕死”早産兒進行緊急搶救,給予氣管插管正壓通氣、配合胸外心髒按壓、糾正低血容量等一系列等緊急處理,心跳呼吸逐漸恢複。經現場搶救脫離危險後,立即轉入新生兒科進一步治療。

新生兒搶救的同時,手術仍在緊張地進行。術中證明為完全性前置胎盤,并有部分植入子宮肌層,經多種保守治療措施後出血仍然難以控制,病情非常危重。危重孕産婦搶救小組專家讨論,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後切除子宮。患者因嚴重休克、“DIC”、極重度失血性貧血,術後轉入“ICU”繼續搶救治療。

道縣:産婦大出血生命危險,多學科搶救成功出院!

搶救新生兒

9月19日,陳女士脫離呼吸機,拔除氣管導管,神志清楚,精神狀态良好,凝血功能恢複,貧血基本已糾正,血壓、血氧、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征平穩。經過多學科聯合搶救4天餘,累計輸血5550毫升,終于換來母子平安。重症監護室(ICU)的醫護人員也被母子的堅強所感動:“産婦意志非常堅強,不隻是我們醫護人員在努力,她自己也在不停的努力,醫患共同努力創造着生命的奇迹!”,産婦順利轉入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新生兒經過呼吸機輔助通氣、保暖、糾酸等治療措施,生命體征平穩,呼吸、反應、四肢活動良好,可以自行吮奶。

9月22日上午,産婦和新生兒康複良好,順利出院。

道縣:産婦大出血生命危險,多學科搶救成功出院!

輸血的部分血袋

據新生兒科主任易麗介紹,瀕死兒是指出生時因窒息處于死亡邊緣,即正在死亡的初生兒。這種嬰兒在出生時可能完全無心跳或隻有幾次心跳,從心跳停止到真正死亡大約經曆5-8分鐘,瀕死兒極可能處于這一階段中,但經過有效的、高品質複蘇後将有機會把一個“正在死亡”的新生兒搶救成功,減少其死亡和并發症的發生,提高嬰兒存活率和生存品質。

醫院黨委書記陽輝指出,這位危重孕産婦搶救成功,是醫院通過重視人才培養、加強重點學科建設,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的一個典型病例。他介紹說,近年來該院積極提升院前、院内快速搶救能力,整合“120”、急診科、重症監護室(ICU)一體化建設,開通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綠色通道,建立急救快速反應小組(RRT)、推行多學科診療模式(MDT),極大地提高了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成功率。醫院先後被推選為“中國縣域急診急救大平台示範機關”,榮獲湖南省2022年度母嬰安全保障工作先進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