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小時候,我常聽到"國民黨反動派"這個詞,一度讓我不解,國民黨難道不都是反動派嗎?為何還要多加三個字?難道國民黨内還有不反動的嗎?後來,我才明白,确實有,那就是國民黨左派。原來所謂的"國民黨反動派"實際上是指的國民黨右派。
國民黨左派代表着一群傑出的人物,如廖仲恺、宋慶齡、鄧演達、何香凝等,他們主張與共産黨合作,共同推翻軍閥統治和外國列強的壓迫,争取國家獨立。
相對而言,國民黨右派以蔣介石、吳稚晖、張靜江、白崇禧等為代表,他們堅決反對共産黨,對人民持敵對态度。
早期,國民黨左派的影響力頗為強大。1927年,國民黨右派發動了清黨運動,蔣介石、白崇禧等在上海,李濟深在廣州,汪精衛在武漢,都采取了極端手段,屠殺了大量的國民黨左派、共産黨黨員以及革命志士。
當時,國民黨左派的人數遠遠多于共産黨黨員,這并不奇怪。因為當時國民黨黨員達到百萬之衆,左派占了絕大多數,而共産黨黨員總數隻有幾萬。
然而,1927年後,國民黨右派逐漸嶄露頭角,國民黨左派的人數逐漸減少。面對國民黨右派的壓力,鄧演達等人創立了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宣稱南京的蔣介石政權和武漢的汪精衛政權都是非法的。
蔣介石當時是右派領袖,鄧演達則代表左派,兩人是各自陣營的核心。蔣介石視鄧演達為眼中釘肉中刺。
1931年8月,鄧演達被蔣介石親自勸說,希望他放棄自己的政治主張,解散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并提議讓鄧演達擔任國民黨軍副總司令,位于總司令蔣介石之下。然而,鄧演達毫不猶豫地拒絕,堅定地說:“我要為中華民族維護正氣!”
1931年11月29日夜,鄧演達在南京麒麟門外沙子崗被蔣介石集團秘密殺害,年僅36歲。
鄧演達與宋慶齡共同建立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後來幾經更名,最終成為今天的中國農工民主黨,這是中國政壇上活躍的八大民主黨派之一。
當鄧演達遇害的消息傳到宋慶齡耳中,她立刻前往妹妹宋美齡家,請求蔣介石面談,希望了解真相并要見鄧演達。蔣介石難以瞞過去,隻好坦白鄧演達已經被槍斃。
宋慶齡聽聞後,失去了平日的涵養,當場翻過桌子,痛斥蔣介石無恥。
20天後,她公開發表通電,強烈譴責蔣介石的卑鄙行徑,明言:"中國國民黨早已喪失其革命集團之地位,至今已成為不可掩蔽之事實。亡國民黨者,非其黨外之敵人,而為其黨内之領袖"。
1936年12月12日,中國曆史上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事件,即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勸谏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國策,停止内戰,一緻抗日,發動了"兵谏"。蔣介石被軟禁後,南京的國民黨政府以及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都陷入了焦慮之中。宋美齡求助于姐姐宋慶齡,請求她幫忙釋放蔣介石。
宋慶齡答應了,但提出一個條件:蔣介石必須順應潮流,支援抗日。宋美齡當時允諾了這個條件,于是宋慶齡積極奔走。同月25日,中國共産黨中央主導下,蔣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戰,聯共抗日"的主張,這
一緻抗日的決定解除了西安事變的緊張局勢,國内形勢逐漸趨向穩定。為了推動抗日事業,國共兩黨展開了第二次合作,而宋慶齡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的努力為國家的統一和和平解決内戰的方向鋪平了道路。
在抗戰時期,宋慶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僅為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也赢得了全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1949年6月19日,毛主席親筆緻信宋慶齡,邀請她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和新中國的開國大典。第二天,周恩來也發出了邀請。這兩封信由鄧穎超帶着,專程去上海接宋慶齡。在8月28日的下午,宋慶齡乘火車抵達北平前門站,毛主席早早到達車站,為了親自迎接她,特意提前一個小時到達。
新中國的誕生,對宋慶齡來說,是一次曆史的躍進,是一個偉大的建設過程。她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位列副主席中的第三位。
在中國政治的舞台上,宋慶齡展現出了出色的上司才能。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毛主席與蘇聯高層上司人的談話記錄中,曾經讨論過宋慶齡擔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一職的問題。毛主席提出過讓宋慶齡擔任主席,并位列自己之上。但當時的周恩來堅決反對,他認為如果毛主席不擔任主席,将會引發國内不了解的沖突,而且國民黨對宋慶齡的監視也令她可能處于危險之中。最終,毛主席的建議被擱置了。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在天安門城樓上,緊随毛主席、朱德、劉少奇之後,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她成為了開國大典第一排中唯一的女性。
在新中國的第一代上司人中,宋慶齡擔任的職務并不是主席,而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然而,她的薪水卻高于毛主席。當時,宋慶齡領取國家一級工資,每月579.5元,另外還享有每月300元的活動費。這使她的工資比毛澤東在建國初期領取的610元工資還要高出269.5元。
毛主席和宋慶齡的關系是深厚的,毛主席稱她為"親愛的大姐",常常贈送禮物。兩人曾一同通路蘇聯,毛主席執意讓宋慶齡坐頭等艙,而自己坐二等艙。
毛主席深受中國人民的熱愛,他對民主黨派的尊重也是發自内心的。而宋慶齡對毛主席的敬佩和支援同樣發自内心。
然而,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宋慶齡匆匆趕到北京,參加了毛主席的告别儀式。9月18日,在天安門廣場上的追悼大會上,由于極度悲傷和體力不支,宋慶齡不得不坐下,成為唯一一個坐着參加追悼大會的人。
1981年,宋慶齡以極度虛弱的身體狀況再次提出加入中國共産黨的申請,并得到準許。入黨僅僅14天後,她于5月29日去世,享年88歲。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她依然懷着對孫中山和毛主席的崇敬,将兩位偉大領袖的照片懸挂在自己的住所客廳裡。
除了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職務,宋慶齡還曾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榮譽主席,連續32年擔任國家上司職務,成為建國後僅有的兩位正國級女性上司之一。
宋慶齡的一生充滿了堅韌和不屈的精神。她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祖國的統一以及世界和平的維護,為人類的進步事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讓我們向這位偉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