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樓市将要迎“大變局”?41.5%的城鎮家庭,或将面臨3個情況

作者:烏鴉君的急救職場

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成家立業”的深刻含義。

特别是近20年來,随着樓市的紅火,這個觀念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人們普遍開始認為,有房才能結婚,多房即為豪強。

是以,房子成為了中國家庭的主要财富之一。大家紛紛購買房子,來積累資産,甚至将其作為退休計劃的一部分。

但很可惜,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這種情況在2023年得到了逆轉,地産行業也迎來了調整期。

面對這一變化,中央也直接做出定調,房地産的供需關系已經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占比41.5%的城鎮家庭,由于擁有兩套及以上房産,可能将面臨三大不利局面,令人堪憂。

樓市将要迎“大變局”?41.5%的城鎮家庭,或将面臨3個情況

01.資産持續下降

盡管宏觀資料展示,各大城市的二手房跌幅并不算高,但實際的成交情況卻不容樂觀。

以一些新一線城市為例,每天的二手房成交量僅為200-300套,與數十萬的挂牌量相比,可謂是杯水車薪。

成交量不高也就罷了,相對挂牌價而言,實際成交價格也在持續走低。

可能前2年買的房子,不算利息,交房就直虧幾十萬。

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曾經的熱門樓盤中建星光城,最高銷售價一度達到1.8萬元/平方米,且購房者還需通過搖号才能購得。

而如今,該樓盤的二手房最低價格,竟然跌至1.3萬元/平方米,慘淡程度可見一斑。

最關鍵是,市場還沒見底,誰都不好說未來到底是什麼情況。

對于那些持有多套房産的城鎮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樓市将要迎“大變局”?41.5%的城鎮家庭,或将面臨3個情況

02.持有成本增加

另外,持有成本的持續增加,無疑成為了這些業主的另一輪挑戰。

盡管通過收取租賃費,還能緩解一定的現金流壓力,但市場的劇變,使他們的負擔也開始逐漸加重。

首先,城市人口的回流,導緻租賃市場并不如過去般暢通。

多數業主隻能依賴中介幫忙出租,而在一年之中,總會遭遇1-2個月的空置期。

其次,當下的經濟形勢,給業主原本龐大的負債,又帶來了更多壓力。

盡管國家近期采取了,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政策。

但這一舉措,主要緩解了首套房購買者的壓力,對于持有多套房産的業主來說,并未帶來太多的利好。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隻能步履蹒跚,扛着房子繼續前行。

最後,懸而未決的房地産稅,如達摩克利斯之劍一般,時刻懸挂在這些家庭的頭頂,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

這個政策風向已經持續了很久了,若非疫情的影響,可能早已落地執行。

這使得他們,若不能及時處理房産,可能會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

樓市将要迎“大變局”?41.5%的城鎮家庭,或将面臨3個情況

03 售出壓力增大

最後,大部分多套房産的業主,還要面臨巨大的售出壓力。

畢竟,我們前面就提到了,一些城市的房屋挂牌量,已經高達數十萬,但每天的成交量卻隻有200-300套。

這樣的資料顯然讓人憂心。

想象一下,如果每個小區,幾個月才能成交一套房子。那些品質較差的小區,一年都難見幾套成交。

這樣的市場環境,無疑加大了這些業主的售房壓力。

此外,相對于二手房,現在的新房,無疑擁有更高的吸引力。

畢竟,為了刺激房地産,地方最近推出的地塊,往往容積率更低,小區規劃更合理。

這讓新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購房者的首選。

此外,開發商們也不甘示弱,紛紛加強小區的綠化、提高公共配套設施。

拿最近入市的很多樓盤來看,小區不僅附帶遊泳池、還有足球場,甚至部分樓盤還有免費的健身會所。

這要曾經的那些老小區,怎麼去比呢?

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多套房産的業主們,可以說是陷入了困境。

他們不僅要應對來自新房市場的激烈競争,更要面對二手房市場的萎靡不振。

成交量的低迷、新房的強勢,都讓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樓市将要迎“大變局”?41.5%的城鎮家庭,或将面臨3個情況

總而言之就是,房地産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真的是越來越難了。

手上持有多套房子的家庭,無疑面對了很多困境。

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建議能賣就早點賣吧。否則,随着情況的進一步變糟,說不定真的會砸到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