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給大熊貓起的名字?”“大熊貓的食譜有哪些?”“大熊貓進食時會發出怎樣的聲音?……”關于大熊貓的“小秘密”都在一場科普主題展内揭曉。
作為2023年“全國科普日”特别活動之一,9月21日下午,由上海科技館與中船置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萌獸大熊貓”科普主題展亮相陸家嘴濱江金融城尚悅灣廣場,為廣大公衆開啟一場沉浸式“萌趣”之旅,展期至10月15日。
本次展覽分為“演化”“生态”“保護”“文化”四個版塊,通過手繪、1:1模型、機械和多媒體互動展項、沙盤、迷宮、動畫、科普遊戲等生動有趣的展示手段,全方位地展現大陸國寶大熊貓的分類演化、行為形态、生态環境、伴生動物、保育保護、文化曆史等,激發公衆保護大熊貓及其生存環境的情感共鳴和行動意識。
“這是我們科技館團隊原創開發的展覽,設計了20多個互動的展項,希望大朋友小朋友們都能在互動體驗中,更加了解大熊貓的生存狀态。”上海科技館展教中心副主任、“萌獸大熊貓”科普展策展人胡玺丹介紹說。
在參觀中,觀衆可以通過骨骼拼圖觀察大熊貓、黑熊和小熊貓的差別;通過跷跷闆親身體驗大熊貓一天需要吃多少重量的竹子、竹筍以及排出多少便便;利用樂高積木為大熊貓和它的伴生夥伴拍一張彩色照片;利用機械互動裝置模拟制作盆盆奶、測量大熊貓的腸道等。
此外,“熊貓跑酷”遊戲可以讓觀衆在遊戲中了解大熊貓的生活環境和伴生動物;大型沉浸式互動展項“熊貓走廊”迷宮能讓大小朋友在探秘中了解“熊貓走廊”對大熊貓保護的重要作用和意義。豐富有趣的展覽形式吸引了衆多市民,紛紛與現場栩栩如生的大熊貓及其伴生動物模型和裝置合影互動。
目前,上海科技館雖然正在閉館更新改造,但“閉館不閉展”,持續整合多元化科普資源,積極推動“科學+”跨界融合,優化科普服務供給,走出場館,助力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兩翼齊飛,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力量。
來源:浦東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