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代猛将兵器的重量,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元霸的八百斤大錘,其次就是關雲長和八十二斤青龍郾月刀。
不過,李元霸是個演義虛構人物,《隋唐演義》寫他恨天無柱、恨地無環,太誇張,太假。
關雲長倒是實有其人,但《三國志》根本沒寫他兵器的重量,甚至他使用的是什麼兵器,壓根都沒提。以至于很多人懷疑關雲長的兵器根本就不是青龍郾月刀。
與關雲長同時代的典韋也是有名的猛将。
《三國志》對典韋的武器有記載,典韋使的是一雙鐵戟,重八十斤。《三國志•典韋傳》中的描述是:“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這八十斤也夠驚人的了。
但,通過與東漢的品質換算,東漢的一斤相當于現在的220克,那麼典韋的鐵戟也有現在的三十六斤重。這個數字雖然小了很多,普通人使用,還是太笨重了。
不管怎麼樣,三十六斤的鐵戟重量,現代人心理上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宋史•嶽雲傳》寫嶽雲“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這就讓人驚掉下巴了。
要知道,嶽雲的八十斤鐵椎和典韋的八十斤鐵戟不是同一概念的。
南宋時的一斤相當于現在的633 克,嶽雲的八十斤鐵椎,其重量達到了今天的一百斤!
天,一百斤的武器,怎麼揮舞自如、運轉如飛?又怎麼上陣殺敵?就算嶽雲有這樣的神力,他胯下的坐騎能承受得了嗎?
無怪乎宋史專家王曾瑜先生在《嶽飛新傳》裡不得不苦笑着特别提到:“這未必不是誇大之辭罷了。”
說實在,王曾瑜先生的懷疑是有道理的。
雖說官修正史都力求實錄,不虛美、不飾惡,但那是對史事而言。在一些數字,如長度、重量之類,往往虛指,不做太多考究和論證。這方面,最讓人诟病的莫過于《明史.張獻忠傳》裡寫張獻忠“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六萬萬就是六億,張獻忠時代,全中國連一億人口都不到,說張獻忠殺人六億,絕對是信口開河,我們後人不必當真。
是以說,嶽雲的鐵錐應該是重兵器,但未必真的重達八十斤(即現在的一百斤),到底有多重,不必深究。
這裡,有一個例子,可作為一個佐證供大家思考。
明末浙江慈谿人應廷吉是南明閣臣史可法的幕僚,曾被史可法派遣到四鎮之一興平伯高傑軍中任監紀推官。應廷吉著有《青磷屑》,詳細記錄了在睢州之變中高傑被害的全過程。其中漫不經心地提到了這麼一句:“(高傑)所用鐵棍重十八斤,詭稱四十斤,每以自随。”
看,高傑是明末亂世一大猛将,手使一條熟銅棍,揮舞起來虎虎風生,威勢吓人。
這條棍到底有多重呢?老實說,十八斤,也算是重了,但為了唬人,或者說為了震懾敵膽,高傑對外宣稱四十斤!
如果,不是應廷吉在高傑手下工作,對高傑知根知底,在《青磷屑》中洩漏了消息,後人寫史書,自然會沿襲“四十斤”的說法。
由此可見,古代猛将的兵器重量是有造假嫌疑的。這和現代娛樂明星虛報身高、虛報年齡的現象一樣,是普遍存在。
中國刀劍收藏大家皇甫江留意收藏中國古代刀劍,著有《中國刀劍》,書中羅列:
萬曆年間著《練兵實紀》載,腰刀制“長三尺,重一斤十兩”、《紀效新書》載,長刀制“長刀刃長五尺,後用銅護刃一尺,柄長一尺五寸,共六尺五寸,重二斤八兩”。
皇甫江本人收藏有明中晚期長劍,全長99厘米,淨重一斤五兩;又收藏有清晚期馬到成功銘牛尾大刀,刃長67.85厘米,柄長21厘米,重1048克,刀尖厚重。
另外,北朝李賢墓出土環手刀,長94.5厘米,重1315克。
還有,與高傑同時代,同樣是武力驚人的大漢奸吳三桂使用的大刀和真武七星劍現在陳列在昆明太和宮金殿展覽室。
該大刀很有關公青龍郾月刀的幾分神韻,自刀柄到刀身總長兩米,刀刃鋒利,刀背上鑲有雙龍,極其威風。
但有多重呢?
不過重達12斤而已。
是以,迷信于古代兵器有多重多重的人,應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