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廣電新媒體訊 以竹為骨,以紙為肉,是人們所熟知制作傳統風筝最基本的材料。在濰坊,卻有着這樣一位風筝手工藝人,他曾用自己設計的軟體風筝,創造了單人同時放飛43支風筝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今年的濰坊國際風筝嘉年華,馬慶華和他的軟體風筝又将帶來怎樣的精彩,一起去看看。
馬慶華,青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風筝制作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多年來,他借鑒國外風筝樣式,創新制作出技術含量更高、造價更為低廉且便攜的軟體風筝,在國内外各項風筝賽事中屢獲大獎。今年的濰坊國際風筝嘉年華,馬慶華将帶着他的經典作品——巨型軟體風筝,再赴放飛之約。
“這次參賽制作了一支480平米的三葉蟲,寬度是20米,高度是24米,它的總長是70米,這樣放起來就比較壯觀,挺有震撼力的。風力在2到3級的情況下,10個人就能放起來。”馬慶華告訴記者。
由于軟體風筝無骨架,放飛時對風力的要求尤為苛刻,然而自然風力不可控,很多時候能否成功放飛全憑運氣。為此,馬慶華經過多次改良,研發出“五角孔”風筝,比國外的“四角孔”風筝吃風性強,又可抗風抗壓,實作了“一級風能飛,七級風不倒”。
馬慶華說:“有進風口和出風口,讓風進來,還得叫它出去。小風能兜風,大風還能散風,這是軟體風筝制作最難的,這支風筝就克服了這一難點。”在“三葉蟲”巨型軟體風筝的設計上,馬慶華将原有的6根牽引絲線減為了3根。雖然數量上做了減法,作品整體卻能更好地承受風壓,完成大風天氣的放飛活動。
馬慶華表示,參加這次濰坊國際風筝嘉年華,一方面是展示我們軟體風筝的制作技藝,讓遊客們了解到咱們濰坊風筝不止有傳承,還有不斷創新。咱們濰坊的發展就如同這風筝一樣,是日新月異,是越來越好的。
濰坊市廣播電視台
記者:郝鵬 張若璇(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