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作者:橙子V8M

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最近,一個引發廣泛關注的話題涉及一款山楂酪産品的外包裝上貼着巨大的“WARNING”标簽,下方則是中英雙語的警示文字:“警告:癌症及生殖系統損害”!這一标簽引發了廣泛的疑慮和擔憂。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了這個零食産品被貼上如此嚴重的警告标簽呢?本文将深入探讨這個問題,并解釋其中的細節和背後的法律依據。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01

警告标簽的出處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這個警告标簽是由誰貼上的。這個決定并非由零食制造商自行做出,而是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項法律,即“65号法案”所規定的。正式名稱為《安全飲用水和有毒物質執法法案》,這個法案于1986年在加利福尼亞州通過,其初衷是應對加州供水受到污染的危險物質。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根據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估辦公室的說明,65号法案要求企業在其産品上提供警告,通知加州居民某些化學品的大量接觸可能導緻癌症、出生缺陷或其他生殖危害。這些化學品的危害性由包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美國國家毒理學規劃和美國環境保護署等權威機構認定。

簡而言之,企業必須向消費者明确指出其産品中可能存在的緻癌或生殖危害成分,而這一法律範圍已經擴大,不僅适用于飲用水,還包括食品等多個領域。隻要産品中包含65号法案列出的900多種毒素或緻癌物的一種,就必須貼上警告标簽。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雖然這個法案的初衷是為了讓加州居民了解他們所接觸的危險物質,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它引發了一些無謂的焦慮,因為許多食品和商品都不得不貼上這種“警示标簽”。

02

為何這款零食被貼上警告标簽?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這款山楂酪産品會被貼上警告标簽呢?仔細檢視該零食的配料表,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沒有任何緻癌物或生殖毒性成分。那麼問題的關鍵在哪裡?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答案是:鉛,可能與癌症和生殖損傷有關。根據今年加州相關部門的檢測資料,這款零食中的鉛含量在未檢測到至0.10ppm之間。在這裡,ppm表示百萬分之一,即1ppm等于1mg/kg。

然而,鉛含量低于0.05ppm就會被視為未檢出,而超過0.10ppm則被認為是“被污染”,雖然有些批次的檢測值接近最高門檻值,但仍在标準範圍内。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是以,即使産品的鉛含量在标準範圍内,根據65号法案的規定,隻要預期接觸水準可能導緻重大癌症風險,就必須貼上警告标簽。而“重大風險”在法案中被定義為在70年壽命内,每10萬人中隻會造成不超過1例額外的癌症病例。這意味着如果某人在70年内按照預期水準接觸某化學物質,那麼患上由此導緻的癌症幾率不到十萬分之一,就不需要對該物質貼上警告标簽。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此外,法案對出生缺陷和生殖傷害也制定了類似的嚴格限制标準。是以,要想避免貼上“警示标簽”,企業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産品中不能包含超出标準的相關物質,其次,必須通過充分的證據證明産品不會增加癌症風險。相比之下,前者相對較容易實作,而後者則需要複雜的證明過程,是以許多企業選擇貼上警告标簽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03

鉛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鉛是一種潛在的危害健康的物質,但需要注意的是劑量。在我們的生活中,鉛無處不在,存在于自然環境以及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物品中,包括家具、玩具、老舊油漆、汽車尾氣中的鉛排放、老舊水管,

甚至一些日常食品也可能含有微量的鉛。事實上,人體中大約90%的鉛來自食品攝入。然而,關鍵在于控制攝入量,隻要合理控制攝入量,就可以降低鉛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有一些有限的證據表明,長期暴露于鉛可能與胃癌、肺癌、腎癌和腦癌有關。此外,男性長期接觸鉛可能影響生殖功能,女性接觸大劑量鉛後可能導緻流産,而兒童的鉛中毒可能對大腦和神經系統、生長和發育産生不利影響。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關鍵在于劑量。在這次事件中的山楂酪産品,其鉛含量遠遠低于國家标準。中國的食品标準規定,水果制品中的鉛含量不得超過1.0mg/kg,即1ppm。而根據2013年至2014年的檢測資料,這款山楂酪的鉛含量為≤0.1ppm,遠低于國家标準。是以,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這款産品可以被視為安全可食用的。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總結一下,盡管這款山楂酪産品符合國家标準,但要保持對鉛含量的嚴格控制,以降低潛在的健康風險。我們鼓勵各個行業進一步優化對鉛的控制,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對鉛殘留标準的監管,以確定更多的人不受鉛對健康的潛在危害。此外,對于謠言和不确定資訊,我們應該保持懷疑态度,等待專業解釋,而不是盲目指責和攻擊,這對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是至關重要的。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最終,雖然這次事件中的山楂酪産品已經解除了警告标簽,但謠言可能會留下持久的影響。是以,我們應該理性對待各種資訊,依靠科學和專業的解釋,做出明智的決策。

出口美國的山楂酪被貼上“癌症警告”,這種零食還能吃嗎?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