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作者:小K喜歡貓

導語:

2023年,華為Mate50即将釋出,然而,與此同時,我們不得不面對華為晶片業務的巨大挑戰。華為餘承東早在2020年便表示,麒麟9000将是華為手機的巅峰之作。這一決定引發了廣泛的讨論和猜測,而如今,華為的晶片業務面臨着嚴峻的考驗。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将探讨華為晶片業務的現狀,以及華為在未來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華為晶片業務的崛起與挑戰

在不久的過去,華為的晶片業務蓬勃發展,麒麟晶片的推出為該公司赢得了廣泛的認可。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然而,2020年的一次決定可能會對華為的未來産生深遠的影響。那就是華為餘承東宣布,麒麟9000将是華為手機晶片的巅峰之作。

當時,許多人都對這一決定表示懷疑。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一決策的後果逐漸顯現。華為因為受到美國政府的制裁而失去了先進的晶片供應管道,手機晶片市場僅剩下蘋果、高通、三星和聯發科這四家巨頭。

三星主動放棄中國市場,聯發科在中低端市場掙紮,而高通雖然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但仍然依靠國産手機維持了高端市場佔有率。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與此同時,蘋果成為了最大的赢家。沒有了華為的競争,蘋果的銷量和市值都迅速攀升,創造了曆史性的成績。

然而,事實上,蘋果和高通的晶片也面臨着挑戰。高通生産的骁龍888晶片因功耗高而備受诟病,蘋果的A15晶片雖然表現不俗,但增長緩慢,被戲稱為“擠牙膏”。在華為不再構成威脅的情況下,這兩家公司的晶片業務似乎躺赢了。

相反,華為在被斷供後的四年裡經曆了艱難時光。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2021年,華為手機銷量不足3000萬台,遠遠低于巅峰時期的2.4億台。然而,令人感動的是,華為從未放棄對晶片的研發,并表示将繼續支援産業鍊的夥伴。

這種堅韌的精神令人欽佩。盡管SOC晶片研發投入巨大,但華為仍承受着巨大的壓力。此外,即使華為的晶片設計能夠跟上,中國的晶片制造能力目前仍無法滿足需求,至少在未來幾年内,前景黯淡。

在華為晶片業務的未來前景方面,許多人持悲觀态度。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人們普遍擔心,華為的晶片研發能夠堅持多久,以及有哪些突圍之路可走。要了解華為晶片能否堅持下去,首先需要了解晶片在華為業務中的戰略地位。

晶片在華為業務中的關鍵地位

許多人對華為的晶片可能僅停留在手機領域,認為華為的主要業務是通信。然而,實際情況遠不止如此。海思不僅僅是制造麒麟晶片,還涉及到昇騰晶片、鲲鵬晶片、巴龍晶片和淩霄晶片,這些晶片已滲透到華為的三大業務領域,成為華為最重要的戰略資産。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海思憑借麒麟晶片的先進性,在2019年成為全球第五大晶片設計公司。然而,這些并不是華為受到針對的主要原因。華為晶片背後的産業鍊才是真正讓一些國家擔心的。

昇騰晶片是AI晶片,鲲鵬晶片是雲計算晶片,巴龍晶片是通信晶片,淩霄晶片是聯接晶片。這些晶片對應着人工智能、資料中心、5G基站和物聯網等新基建項目,以及中國數字社會的基礎建設。在數字社會中,通信和計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而它們的底層技術就是5G技術和晶片。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華為在5G領域走在了前面,但是這引起了一些國家的不安。他們采取了圍堵5G和封鎖晶片等手段,目的是延緩華為和中國數字基建布局的速度。

華為的決心和堅持令人印象深刻。晶片是華為的

競争力的核心,是以,盡管面臨重重困難,華為決心堅持下去,直至取得勝利。

然而,光有決心是不夠的。華為的晶片業務需要尋找突圍之路。這就引出了一個重要問題:華為晶片如何應對未來的挑戰?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3D堆疊技術:華為的短期政策

華為的短期政策是采用3D堆疊技術。這項技術并不是華為獨有的,已經被英特爾、台積電等公司研究和布局。3D堆疊技術,也被稱為3D封裝技術,涉及将多個晶片重新封裝在一起,以提高性能。雖然這項技術的原理相對簡單,但具有巨大的潛力,幾乎可以确定它将成為晶片領域的下一個戰場。

3D堆疊技術是晶片制造的未來趨勢。在摩爾定律的壓力下,晶片制造變得越來越困難,而3D堆疊技術可以通過提高晶片的性能,來彌補摩爾定律的不足。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相較于傳統的2D封裝,3D封裝可以在相同的空間内容納更多的半導體,進而提高性能。

中國晶片産業的機遇

盡管3D堆疊技術不是華為獨家擁有的,但它對于中國晶片産業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機會。目前,中國在晶片制造領域的技術水準雖然相對滞後,但在封裝領域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國内企業已經推出了3D封裝技術,并在全球封測市場中嶄露頭角。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中國在封測領域的競争力不容小觑,而且3D封裝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受到過多專利壁壘的限制。

此外,封裝技術與晶片設計緊密相關。中國在晶片設計領域也有自己的優勢,擁有華為海思、阿裡平頭哥、紫光展銳等企業。是以,中國在3D堆疊技術領域有望迎頭趕超。

中國的機會

在晶片技術的競争中,中國已經進入了後半程。西方國家擅長設定障礙,而中國正在努力趕超。雖然中國的技術起步相對較晚,但在封裝和設計領域,中國有望縮小與其他國家的差距。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3D封裝技術可能成為中國晶片産業迎頭趕超的機會。中國的封測産業在全球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而3D封裝技術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沒有被專利壟斷。這為中國提供了迎頭趕超的機會,盡管這個過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綜上所述,盡管華為面臨着巨大的晶片挑戰,但通過采用3D堆疊技術,并結合中國封測産業的發展,華為有望在未來保持競争力。中國晶片産業也有機會迎頭趕超,成為全球晶片領域的重要力量。

華為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赢,晶片研發還能撐住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