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者手記丨航行萬裡,淚灑大洋

來源:鈞正平工作室·中國軍号

近日,解放軍報發表《步兵連有了“士兵程式員”》一文,不禁引人深思。“無論學士、碩士還是博士,你們首先是一名戰士。”面對高學曆新兵,該旅某營營長沒有提及這句“老話”,而是改口道:“你們是一名戰士,但也不要忘記自己同樣是學士、碩士和博士。”目前,越來越多高學曆人才參軍入伍,該旅上司沒有拘泥于“戰士應該是什麼樣子”為其設限,反而用發展的眼光去對待,充分挖掘每個人的才能潛力,讓這些高素質人才的專長為部隊所用。

這種沒有設限的“雙向奔赴”,一方面是機關上司跳出固定化思維模式,為個人提供“海闊憑魚躍”的舞台;另一方面則是個人積極主動打破“天花闆”,實作自我創新。

記者手記丨航行萬裡,淚灑大洋

然而現實工作當中,一些機關和個人“自我設限”現象卻屢見不鮮。比如,有年輕官兵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畏難情緒重,他們常常自我暗示“我肯定做不來,出了問題别怪我”,實踐中則“撥一撥動一動”,工作十分消極被動;有的機關在面對複雜難題時,不想成功先怕出事,凡事患得患失,動作保守被動。“自我設限”的習慣一旦形成,那後果可想而知,于個人而言就是錯失提高和進步的機會,于機關而言則必然是導緻事業受阻、發展滞後。

“自我設限”的現象為何會存在?其中固然有少數年輕官兵經驗不足、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等原因,但另一方面更與一些機關管理模式落後有直接關系。筆者曾聽過這樣一件事,某機關一位連長因為創新訓練方法導緻裝備輕度受損,該機關上司不是研究如何改進訓法而是反複追責問責,結果狠狠地挫傷了官兵們的工作熱情。事實上,幹事創業不可能樣樣萬無一失,沒有“容錯”,隻有“施壓”,導緻的最終結果就是故步自封、發展緩慢。

記者手記丨航行萬裡,淚灑大洋

解決“自我設限”問題,為官兵創造積極、寬松的幹事創業環境是關鍵。入伍25年,機關的不斷鼓勵與支援,一直激勵着何賢達一次次向着勝利發起沖鋒,從炊事員逐漸成長為全軍第一批士官發射指揮長“王牌号手”,練兵備戰處處奮勇争先,前進腳步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某部在某陌生環境的演習任務中不幸發生傷人事故,但上級在調查後認定該機關演訓貼近實戰、計劃群組織周密得當,發生事故純屬意外,故決定對其免于追責。這類做法讓廣大官兵擺脫了心理負擔,幹事創業的熱情更加旺盛。

記者手記丨航行萬裡,淚灑大洋

戰争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唯有不斷破除“自我設限”,既鼓勵官兵主動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又為官兵創造積極寬松的幹事創業環境,才能真正跑出強軍加速度,向着實作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加速奔跑。

(鈞正平工作室·中國軍号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