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天路寫下青春的詩行

作者:中國軍号

來源:解放軍報·中國軍号

在天路寫下青春的詩行

作者:四郎旺傑

責任編輯:徐娜

解放軍報9月22日五版

“身在光榮的連隊,就要做英雄的兵”

那年9月,我剛到陸軍某旅運輸連,目光就被營門口懸挂的獎牌吸引住了。“紅旗車标兵分隊機關”幾個燙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走進連隊榮譽室,各種獎牌和錦旗讓我目不暇接:紅旗車标兵分隊機關、基層建設标兵連隊、軍事訓練先進機關……

老連長告訴我:“這些獎牌和錦旗,都是一茬茬汽車兵用汗水、鮮血甚至生命換來的。”這句話點燃了我心中的火苗,作為高原汽車兵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暗下決心:“身在光榮的連隊,就要做英雄的兵。”

然而,現實卻給我澆了一頭冷水。初次進入車場,運輸車排出的刺鼻尾氣令我惡心反胃,被熏了不到半個小時,我就抱着垃圾桶直吐。見狀,一位老班長一邊拍着我的後背一邊搖頭:“這都受不了,怎麼當一名合格的汽車兵?”

哪裡不行,就練哪裡。車場上,我一邊在排氣筒聞柴油味,一邊抱着垃圾桶吐。很快,我就對柴油味不再敏感。後來,戰友們都笑稱:“四郎排長都能聞出柴油的型号了。”

當時我的想法和連隊每個人一樣,就是不能給連隊丢臉。2021年10月,旅隊組織年度軍事比武競賽活動。更換輪胎課目中,二級上士唐成卸輪胎時由于手滑,輪胎沿着膝蓋砸向了他的腳掌。唐成顧不得疼痛,加速向備胎位置奔去,整套動作一氣呵成……最終,唐成勇奪第一。

前不久,新兵下連第一課,我在學習室的黑闆上用粉筆寫下了“汽車兵不單是駕駛員”9個大字。

“把人員貨物運輸到指定地點,汽車兵不就是駕駛員嗎?”台下,新兵楊青松小聲嘀咕,我知道他并不認同我的說法。

其實,最初拿到新兵人員資訊時,我就注意到了楊青松。他入伍前曾在運輸行業工作,有大貨車駕駛經驗,技術不輸一些老兵。我對着黑闆又着重強調了一下:“汽車兵不單是駕駛員。”這句話,既是說給包括楊青松在内的所有新兵聽,也是在提醒自己,“隻有牢固樹立練為戰的意識,才能無往不勝,為連隊增光添彩。”

對此,我有過深刻教訓。在一次演訓活動中,我擔任油料保障隊隊長。在帶領車隊前往指定地域時,我們遭遇“敵”炮火打擊。其中2輛油罐車疏散隐蔽不及時,被“敵”火力摧毀。我直接被上級“點名”,也給連隊抹了黑。

複盤檢讨會上,我首先向自己“開刀”尋找原因,參訓骨幹也紛紛把失利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大家心裡都清楚,我們“隻有為連隊争光的義務,沒有給連隊抹黑的權利”。經此一“役”,連隊官兵全都鉚足了勁兒,很快打了一場翻身仗。

在一場對抗演習中,紅藍雙方戰鬥進入“白熱化”。此時,彈藥和油料保障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接到指令,我立即組織精幹力量前出,并挑選了一條較為隐蔽的行進路線,成功避開了“敵”機偵察和炮火打擊,順利完成了保障任務。

“汽車有倒擋,但汽車兵絕不能後退”

“上山,上山,伸手摸着天。”對這句順口溜,二級上士錢斌斌感觸極深。

高原天路,不僅道路蜿蜒曲折,而且一路雨雪不定。一次,車隊緩緩向山頂駛去。險情如影随形,地上散落的大小石塊、一旁的萬丈深淵,都讓錢斌斌手心冒汗。

行至半山腰,天空忽然變臉,暴雨傾盆而下。班長丁啟洋突然一腳刹車,錢斌斌胸前的安全帶被拉長了數十厘米,額頭差點撞上前擋風玻璃。原來,一塊石頭從天而降,眼看就要砸向駕駛室,丁啟洋緊急避讓,不得已急踩刹車。

此時,車的右後輪已懸在半空。錢斌斌一時有些慌神,隻聽班長丁啟洋大聲喊道:“不要怕!坐好了!”打方向、松手刹、擡離合、踩油門……丁啟洋不斷調整車輛,終于轉危為安。

“汽車有倒擋,但汽車兵絕不能後退。”途中休息時,丁啟洋的話讓錢斌斌頓時紅了臉。經曆生死時刻,錢斌斌被丁啟洋過硬的車技和無畏的氣概徹底折服。後來,在丁啟洋的悉心幫帶下,錢斌斌成為同年兵裡第一個“放單”的汽車兵。

馳騁天路,錢斌斌把“汽車有倒擋,汽車兵絕不能後退”當作自己的座右銘貼在駕駛室内。入伍11載,錢斌斌不僅順利入黨,還2次榮立三等功。談及成長體會,他不假思索地說:“高原汽車兵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臨危不懼、迎難而上,是高原汽車兵的可貴品質。一次,車隊破冰碾雪出征。積雪阻路、坡陡難行,大家無奈在坡道停車,然後用三角木墊在打滑的車輪下,合力将運輸車逐一推出雪窩。

正當大家幹得熱火朝天時,二級上士餘波突然大呼一聲:“不好!”隻見第3台車像醉漢一般,晃晃悠悠倒向第4台車,在滿是積雪的陡坡上兩車相撞的後果不堪設想。

情急之下,餘波箭步上前,跳進駕駛室,快速操縱着方向盤,成功避開後面的8台車。由于慣性,車輛速度越來越快,根本停不下來。危急關頭,餘波隻能利用摩擦山體減速,在向下滑行20多米後,車才停下。

“彎路不是繞遠,而是為了不斷向上”

那年,我帶領車隊執行運輸保障任務。在翻越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山時,積雪已經将山頂兩邊的道路完全覆寫。這裡暗冰遍布,稍有不慎車輛就會滑出路面。

面對挑戰,大家沒有退縮。在指揮大家給所有車輛安裝上防滑鍊後,我在車隊最前面探路,用小紅旗标定安全地帶,引導車隊前行。

深夜,車隊安全到達目的地。部隊上司握着我的手感慨地說:“山上的雪這麼大,我以為你們要晚幾天才能到。”我笑着說:“隻要部隊官兵有需要,高原汽車兵永遠不會遲到。”

一些山路,從山下到山頂有100多道拐,其中多數是回頭彎。車喘着粗氣艱難爬行,每過一個回頭彎,坐在車裡的駕駛員都感覺像是在原地轉圈……

“彎路不是繞遠,而是為了不斷向上。”一次,我說完這句話,列兵魏宏升似懂非懂,一旁的上等兵張濤志卻聽得連連點頭。

隻有越戰越勇,才能翻越一座座人生的山峰。

張濤志來自甘肅的一個偏遠山村。2020年,在武警部隊服役期間,他報考了軍校,卻因發揮失常未能圓夢。二次入伍踏上雪域高原,在練好駕駛技術的同時,張濤志又向軍考發起沖擊,遺憾的是,他再一次與夢想擦肩而過。

“努力嘗試不叫失敗,沒有勇氣去追夢才叫失敗。”一次次失利沒有挫敗張濤志的信心,在這位陽光小夥看來,他的軍旅生涯好比汽車爬山,雖彎道重重,卻在不斷向上。

張濤志向往山頂的風景,很快走出軍考失利的陰影,他重新錨定目标,全身心投入到晉升軍士的準備中。

在連隊,每名官兵都是攀登者和追夢者。2021年10月,二級上士鄧斌斌第一次參加上級舉辦的群衆性練兵比武活動,取得了引體向上第二名的成績,但被第一名甩開了足足30個。比武歸來,他自嘲道:“我也想拿第一,可是實力不允許。”

“隻要努力,你一定能夠如願登頂。”戰友們都為鄧斌斌加油鼓勁,還為他量身打造訓練計劃。接下來的日子,為了加強手臂力量,鄧斌斌拉單杠時将身上能綁沙袋的地方全部挂滿。熄燈後,他仍堅持做俯卧撐,直到雙手支撐不下去了才肯罷休。一年後,鄧斌斌以優異成績成功奪冠。

将鄧斌斌看做榜樣的二級上士鄭旭,也在一次次拼搏中完成蛻變。一次運輸中,鄭旭駕駛的車輛半路抛錨,他繞車兜兜轉轉好幾圈,就是找不到原因。修理工隻是簡單問了幾個問題,就迅速找到故障點。當時,鄭旭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修車。

為了幫助鄭旭達成目标,戰友們為他搜集了各種修理方面的書籍,連隊修理骨幹還對其進行一對一輔導幫帶。

那段時間,隻要有空閑,鄭旭就到車場研究車輛性能構造,晚上還繼續挑燈夜戰,梳理書籍資料,學習理論知識。

白天圍着車輛轉,晚上抱着書本看……經過刻苦的學習鍛煉,鄭旭的汽車修理水準已經不亞于專業的修理工。大家開玩笑說,隻要給鄭旭備好零件,他能組裝一台汽車。

如今,鄭旭不但自己練就一身過硬本領,還帶出不少駕駛尖兵和維修能手。他們在完成各項運輸保障任務的同時,也在各級組織的比武賽場上摘金奪銀。

(李國濤、米久江、徐立業整理)

(解放軍報·中國軍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