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産品原價叫虛高的“網紅”們,賣的都是什麼貨?

作者:河南商報

頂端新聞記者 鄭旭

近日,擁有2000多萬粉絲的網紅劉大美人在直播間賣手機引起了網友關注。有網友指出,其宣稱賣6888的手機,官方原價為2999,直播時賣888元。甚至有網友标出網上600多就能買到。

對此紐曼官方客服表示,該手機隻通過網際網路直播帶貨售賣,其他管道是買不到的,600多買到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網紅在直播帶貨時出現虛标價格的問題了。此前“嘎子哥”謝孟偉就曾被曝出,其帶貨的一台飛利浦手機1880元就能買到,而他卻标價1999元。

把産品原價叫虛高的“網紅”們,賣的都是什麼貨?

品牌方:确有叫高價格,但還是優惠的

“市場價應該是6888,上個吉利數888!”9月19日,來自黑龍江哈爾濱的網紅“劉大美人”在結婚儀式結束後直播賣貨。期間,她拿出一款手機稱市場價要6888,如今給“家人”謀福利,888元上車。

報價時,“劉大美人”團隊的從業人員在一旁勸阻說:“别鬧了!”但其卻激動得大喊:“給我上,錢我有的是。”據媒體報道,當時成交量在4萬單左右。

把産品原價叫虛高的“網紅”們,賣的都是什麼貨?

但随後有網友曝出,“劉大美人”賣的手機,市場上六七百元就能買得到。所謂的“福利”實際上并不存在。

據媒體報道,“劉大美人”所帶貨的手機系紐曼V68手機。頂端新聞從淘寶、京東等平台的紐曼官方商城檢索時,均未發現有售賣這台手機。不過有第三方平台售賣時标注了一款“V68”的手機,銷售價格隻需要700多元。

在紐曼手機的官網中,有一款V800的手機,外形和V68相似但并未标注價格。

據公司官網介紹,紐曼公司現有員工2000餘人,2008年進軍手機行業,目前已經有紐曼手機、NewPad平闆電腦、紐曼車Pad等品牌。

9月21日,頂端新聞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撥打了紐曼官網的售後服務電話。從業人員表示,他們确實有銷售一款名為V68的手機,但紐曼的官方平台并未銷售這款手機,主要是提供給直播平台售賣。

把産品原價叫虛高的“網紅”們,賣的都是什麼貨?

“我們官方的指導價是2999元,但是他們店鋪要拉粉絲或者送福利什麼的,是以會優惠很多。”針對網上六七百元就能買到該手機的說法,從業人員稱:“不可能有的,是黑粉瞎說的,我們都沒有在淘寶、京東賣。”

據上述從業人員介紹,他們是将手機先給到客戶,再由客戶給到某一個網紅或者直播平台進行售賣。“但你本質上還是優惠買到的,隻是說她叫的市場價虛高了。”

叫價“虛高”現象已屢見不鮮

頂端新聞記者注意到,“劉大美人”現象在網際網路直播上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今年2月,“嘎子哥”謝孟偉就曾被曝出直播帶貨“翻車”。

直播上“嘎子哥”拿出一款号稱原價8999元的飛利浦S706手機,直播間被他砍到1999元。但後續有網友發現,這款手機在第三方平台價格隻需要1880元。

随後“嘎子哥”發視訊回應,稱直播間内售賣的飛利浦S706手機均為正品,有官方授權,售價不同是因為不同商家做活動力度不同,“就好比這瓶醬油,天南海北,各大商超做活動,賣的價格能一樣嗎?”

另據時代周報的報道,潘長江曾在直播間以4799元銷售一款茅台虎年生肖酒,但實際市場價卻僅售4500元,所謂“優惠價”卻高于市場流通價。最終,在網友的質疑聲中,潘長江将該款産品下架,并将責任推到經銷商身上。

頂端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不少網絡直播帶貨,尤其是一些“網紅”帶貨的活動中。不少會打出“優惠手機”或者“優惠平闆”的噱頭來吸引流量。而實際上,這些平闆和手機的品質往往都是一些山寨貨或是正品中的低端産品。但他們依舊會把剛出售的原價拿出對比,或者稱外賣都是賣5999、6999,現今隻要999,通過這樣的話術以顯示“優惠”。

把産品原價叫虛高的“網紅”們,賣的都是什麼貨?

例如,頂端新聞記者在9月21日下午觀看的一場某帶貨主播的直播中,其在銷售一款名為華為暢享60的手機時聲稱:“外面5999、4999一機難求,外面一直在加價。”連結中,該部落客上架連結是995元。但實際是,該手機在第三方平台中原價為1299,經過補貼售價為989元。

律師:涉嫌消費宣傳或欺詐

江蘇法德東恒律師事務所進階合夥人藍天彬律師告訴頂端新聞記者,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網紅聲稱外面都賣6999,現在隻要999這樣的說法,誤導消費者,涉嫌虛假宣傳,若貨不對版還可能涉嫌消費欺詐。”藍天彬表示,消費者可以和網紅直播方協商和解,協商不成的話,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者工商管理部門投訴反映,或者向法院起訴。

而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表示,針對這種現象,網絡平台提供商所在地、商品貨物所屬公司線下所在地的監管部門都可以進行監管,要求停止虛假宣傳,責令消除影響、并處罰款。

同時,如果購買到的商品,并非像帶貨主播說的6999元,便能夠以宣傳價格和市場價格不符或實際購買的價格與市場價格不符為理由退貨。

“對商品的宣傳價格與實際情況不符也屬于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是以消費者有權維護自己的權益。”付建說。

把産品原價叫虛高的“網紅”們,賣的都是什麼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