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的步伐走向全國各地。
蔣介石等國民黨搜刮了大量金銀财寶、文物國寶為撤離做準備。
除此外,蔣介石、毛人鳳在撤離前還下令,屠殺關在重慶監獄裡的共産黨人士。
1949年11月,江姐等衆多革命烈士在重慶歌樂山電台岚垭刑場,被國民黨特務殘忍殺害。
解放後,江姐等多位革命烈士事迹都被幸存者羅廣斌寫進了小說《紅岩》裡,後來關于江姐的電影陸續被搬上熒幕。
人們惋惜這位革命女同志的逝去,同時也對影視作品中出賣革命烈士的叛徒
甫志高
恨得牙癢癢。
之後,人們才發現這個叛徒是有原型的,他就是曾任
中共
川西特委書記
蒲華輔。
這個曾經的黨員面對敵人臨陣倒戈,害得多位革命烈士被捕犧牲,對于這個叛徒人們萬分唾棄。
然而不同于蒲華輔的遭人唾罵,他的妻子
郭德賢
在解放後,甚至還
在重慶市廣電局工作。
作為叛徒的妻子,為何她能在解放後得到我黨的重用?
在那段艱難歲月中,她身上又發生了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投身革命
郭德賢1924年出生于四川雲陽縣一戶富裕人家,不同于那個年代忍饑挨餓的孩子,她自小就不用為溫飽發愁。
等到了學齡後,就被父親送到了學堂接受教育。
在郭德賢13歲那年,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大肆侵略大陸領土,一時間華夏土地上生靈塗炭、哀鴻遍野。
彼時的四川因着天然的地理優勢,在抗戰期間一直未被日軍踏足,因而當地人民也不至于背井離鄉,颠沛流離。
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為了保衛共同的家園,四川的青年們也紛紛參軍加入到抗戰中去。
而飽讀聖賢書的郭德賢雖為女子,卻也對家國命運心有戚戚焉。
早前,她的哥哥就因接觸到先進思想加入到革命,一直為革命事業奔走。
受到影響的郭德賢也想和哥哥一樣,加入共産黨為之效力,可因年齡太小一直未能如願。
抗日戰争打響後,我黨的抗日物資方面一度十分稀缺,前線的戰士們不僅武器比不過敵軍,有時候溫飽都成了問題。
郭德賢所在的
雲陽女子師範學校組建了
“自治會”。
師生們一起上街宣傳抗日思想,同時進行武裝力量組織募捐,成為了前線戰士們的堅強後盾。
1939年,為革命四處奔走的郭德賢終于如願加入到共産黨。
彼時15歲的她早已在多次革命行動中迅速成長,當她終于可以入黨後更是激動地無以複加。
她在介紹人的引導下對着黨旗莊重立誓: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擁護黨的綱領......随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在那之後,郭德賢開始在學校裡多次組織活動,動員更多的學生們入黨,投入到抗日救亡中去。
眼看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加入我黨,這也逐漸引起了國民黨高層的不滿。
雖然當時國共正值合作期間,可蔣介石從未放下對我黨的戒心,明面上共同抗日,私底下小動作從未間斷。
而一直為了壯大組織四處奔走的郭德賢在内的雲陽黨組織,很快就被國民黨特務給盯上,欲除之而後快。
成為地下工作者
黨組織在察覺到敵人的陰謀後,迅速通知郭德賢等黨員撤離。
撤離後,郭德賢在組織的安排下去往重慶萬縣從事地下工作,也是在萬縣工作的期間,她認識了蒲華輔。
蒲華輔擔任着
萬縣中心縣委書記的工作,
兩人因着工作上的往來越走越近。
彼時的蒲華輔還是一心為黨的有志青年,出身良好的他看上去氣度不凡,
對于
郭德賢這個初來乍到的女同志也多有照拂。
兩人有着共同的信仰、為之奮鬥的目标,很快就從戰友成為了戀人。
1940年春天,在多位黨員的祝福下兩人結為了夫妻,雖然婚後因為地下工作聚少離多,可郭德賢卻甘之如饴。
能夠為了共同的理想而奮鬥,即使遠隔千裡,可彼此的心依然是系在一起的。
結婚幾年後,郭德賢陸續生下了一雙兒女,表面上她是相夫教子的家庭婦女,
私下卻是地下工作者。
1945年,随着日本隆裕天皇宣告投降,
抗日戰争總算告一段落,國民們終于結束了受制于人的命運。
然而,此前因抗戰而短暫擱置的國共兩黨之間的問題,再次浮出水面。
當時,我黨上司人毛主席在多方倡議下去往重慶談判,作出了諸多讓步終于達成了兩黨和平共處的協定。
然而蔣介石根本不屑于與中共平分天下,重慶談判不過是他的緩兵之計。
不久後他就撕毀了親手簽下的
“雙十協定”
,再次開啟了國共内戰。
内戰開啟後,郭德賢等地下工作者無疑成為了重中之重。
他們過着刀尖舔血的日子為組織提供情報,才能讓我軍占得先機赢得一場場勝利。
地下工作朝不保夕,已為人母的郭德賢卻并未退縮,她邊帶孩子邊繼續掩護地下工作的開展,她相信勝利就在前方,隻要再堅持堅持!
可她怎麼也沒想到,就在自己為地下工作苦苦支撐的時候,她
全心信賴的丈夫竟投敵背叛了組織,甚至害得自己和一雙兒女锒铛入獄。
1948年4月,重慶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而被抓獲的川東臨委委員劉定國,在被捕不久後就将代号“鄭眼鏡”的
供出。
而這“鄭眼鏡”正是擔任川西特委書記的蒲華輔,國民黨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一直在暗中抓捕這蒲華輔。
黨組織在得知重慶地下組織遭到破壞後,曾多次讓蒲華輔轉移到農村進行鬥争,可他卻以還要籌備川康特委會議多次拒絕離開。
其實這都是因為他自小養尊處優,不願丢下城市裡的一切。
背叛革命,出賣妻兒
1949年1月12日,蒲華輔去往茶館與從業人員商議會議相關問題時,被早已潛伏在茶館附近的敵人抓獲。
在被抓獲後,敵人立即對其嚴刑逼供,逼問其他地下工作者的消息。
一開始,蒲華輔表現得倒還像個鐵骨铮铮的硬漢,他始終不曾開口背叛組織。
可國民黨特務有的是折磨人的法子,他們用各種殘酷的刑罰施加到他身上,還動用了
最殘忍的酷刑“
背火背篼”。
同時還對其威逼利誘:“你們上級劉定國都叛變了,你還在堅持個什麼勁?”
“不要再做無畏的抵抗,早日加入我們,到時候還能給你個一官半職。”
一邊是痛不欲生的刑罰,一邊是特務許諾的“美好未來”。蒲華輔在此種折磨下叛變了,他将自身職位統統交待清楚。
他先後将地下組織的其他人員統統招供出來,這其中就包括“江姐”江竹筠,甚至還有為自己誕下一雙兒女的郭德賢。
此時的他再不是
郭德賢從前認識的那個堅毅勇敢的青年,隻是一個賣妻求榮的小人。
而在家中的郭德賢渾然不知丈夫的背叛,還在家中左顧右盼等着丈夫的歸來。
随着時間的流逝,夜色愈發濃厚,然而蒲華輔卻遲遲未歸。
常年從事地下工作的郭德賢察覺到了不對勁,丈夫一大早就已出門,到了九點都未歸來,此前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
再一聯想到組織上之前傳來的“劉定國已叛變”,郭德賢心中有了數,她趕緊将組織内部機密檔案緊緊攥在手裡,同時一直注意着屋外的動靜。
到了晚上九點半時,一向安靜的屋外傳來了走動的聲音,這正是前來抓捕郭德賢的特務們的腳步聲。
郭德賢心下一聲哀歎,看來她是等不到丈夫回來了,她當即将檔案丢進了取暖的火盆當中,而其他重要檔案早已藏匿在最隐蔽的地方。
特務們直接破門而入,随後就開始在屋子裡四處搜刮檔案,可他們注定一無所獲。
搜不到檔案後,這些特務也沒有着急,他們派人看住郭德賢母子幾人。
郭德賢本已做好被帶走拷問的準備,可沒想到特務們卻隻是将自己軟禁在家中,這是什麼原因?
一時間郭德賢的腦子裡開始高速運轉,她必須得搞清楚,這些特務到底在醞釀什麼陰謀?
猛然間,郭德賢想起第二天正是
川西黨委副書記馬識途來家裡開會的日子!
難道這些特務竟掌握了這一資訊,是以才在這裡守株待兔?
想到這裡郭德賢的心中慌亂不已,她必須要将這裡已經暴露的消息傳遞出去。
可此時的自己是籠中鳥,門外還有多名特務看守,要怎麼才能傳遞消息呢。
這一晚上郭德賢都未曾合眼,她一直盯着門外守衛的特務,企圖找到突破點。
冒死傳遞消息
直到清晨六點,看守了一夜的特務早已疲累不堪,有幾位更是開始消極怠工。
此時郭德賢找準了時機,趕緊跟家中負責帶孩子的保姆耳語幾句。
希望她能在外出買菜時,向住在兩條街外的地下工作者傳話,讓馬識途今日前往不要來家中,同時趕緊安排其他同志撤離。
特務們在郭德賢家中又守了一個白日,卻沒有等到馬識途前來,這才知曉恐怕早已走漏風聲,他們也不再浪費時間,直接将郭德賢母子三人帶走。
郭德賢在危急關頭不忘傳遞消息,避免了更多同伴暴露,而她自己卻被特務們施以極刑。
可是,特務們的酷刑放在郭德賢身上仿佛失了效,即使身上早已皮開肉綻,她卻從未透露組織同志們的隻言片語。
蒲華輔在得知妻子的舉動後沉默良久,他無顔前去見妻子,隻能看着妻兒被關入
渣滓洞監獄。
也許是出賣妻子的痛苦折磨着他,他此後并未再向特務們提供其他情報。
在渣滓洞監獄中,
郭德賢通過多位革命者口中得知,背叛組織的竟是自己的丈夫。
即使在被敵人處以極刑,也沒有流淚的郭德賢再也繃不住了,她不懂為何丈夫會成為叛徒,為何要背棄二人共同的信仰。
郭德賢得知丈夫叛變後曾一蹶不振,可在其他革命者的勸慰下她振作了起來,她依然要為革命戰鬥到最後一刻。
即使身陷囹圄這些革命者依然未放棄,他們在獄中用特殊方式傳遞消息,互相鼓勵,他們期待着解放的步伐早日到來。
郭德賢還曾在
渣滓洞監獄
見到了江姐,雖然隻有短暫的相處,可江姐卻給她留下了極深的影響。
不久後,郭德賢等人被轉移到白公館監獄,她也與江姐就此分别。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在重慶監獄中的革命者也得知了這一好消息。
革命終于成功了!
雖然彼時解放的步伐還沒有來到重慶,可他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遙遠了。
然而就在他們心中充滿着對新中國、新時代的向往的時候,一樁屠殺計劃正朝他們襲來。
解放前夕,烈士犧牲
11月27日,在蔣介石、毛人鳳的授意下,軍統特務在敗退台灣前,在渣宰洞和白公館監獄裡開始大肆屠殺革命者。
早在前幾天,郭德賢就看到一批批同胞被帶走,再也沒有回來。
她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便将一些寫滿了資訊的紙條放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死後有人能知道孩子的身份。
就在郭德賢等待慷慨就義的時候,同在一個監獄的羅廣斌來到了牢房外。
他一邊打開牢房一邊大喊:“快帶上孩子,一起跑!”
郭德賢當即帶上孩子開始跟着剩下的同志向外跑去,他們狂奔在監獄外的樹林裡,懷裡還抱着自制的五星紅旗,逃過了被屠殺的命運。
後來郭德賢才知道,原來這晚白公館的看守都被調去渣宰洞幫着屠殺,隻剩下負責看守的楊興典一人。
而羅廣斌正是抓住了機會,對楊興典采取攻心之法,讓他幫助剩下的革命者逃跑以戴罪立功。
羅廣斌和郭德賢等人逃了出來,可其他兩百餘位革命烈士卻難以逃脫屠殺。
在大屠殺中犧牲的有江姐、楊虎城将軍一家、甚至還有年僅八歲的小蘿蔔頭,他們犧牲在了解放前夕,無法再看到新中國的太陽。
重慶解放後,羅廣斌、郭德賢等幸存者将獄中的事迹都記錄了下來。
1961年,羅廣斌構思的長篇小說《紅岩》出版,其中描寫的都是那些為革命犧牲烈士的事迹。
而郭德賢在逃出生天後,也曾因為是叛徒的妻子被人們誤解,還好羅廣斌、馬識途等人都站了出來為她作證。
叛徒蒲華輔已經在解放戰争中伏法,而郭德賢雖然是他的妻子,可卻一直保持着對黨的忠貞。
要不是她在被捕前冒死給馬識途傳信,還不知道要給黨組織帶來多大的損失。
靠着多位同志正名,郭德賢才得以洗刷冤屈,她在安頓好孩子後再次提出繼續為組織工作的請求。
此後,郭德賢一直在重慶市廣電局工作,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退休。
退休後的她本應該過上安享晚年的生活,可她卻又開啟了另一次征途,奔走在演講的道路上。
現在的郭德賢老人已有98歲高齡,她的頭發早已花白,行動也不甚便利。
可每到清明節和“11.27”紀念日,她都會去往烈士陵園,祭拜戰友。
随着時間的流逝,重慶屠殺案的幸存者已寥寥無幾,而她作為其中一位在世的幸存者,一直在四處奔走演講,告訴年輕人當年的故事。
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這是多少烈士流血犧牲才換來的,如果沒有先輩們的浴血奮戰,又怎會有現在的安甯生活。
郭德賢老人始終沒有忘記戰友們,國家和人民更不會忘記,我們一定要銘記先輩們的奉獻,讓英烈們的事迹一直流傳下去。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