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尼古拉·雷日科夫:蘇聯第十任部長會議主席,也是最後一任!

作者:淺談百科

#秋日生活打卡季#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是蘇聯晚期的一個重要政治人物,其于1929年9月28日出生于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頓涅茨克州捷爾仁斯基區傑列耶夫卡村。

長大後就讀于克拉馬托爾斯克機械工程學院,1950年雷日科夫從這所機械工程學院畢業後,便進入了當地的烏拉爾重型機械廠工作,相繼擔任了技師、工程師、總工程師、廠長等職務。

尼古拉·雷日科夫:蘇聯第十任部長會議主席,也是最後一任!

1975年的時候,雷日科夫擔任了蘇聯重型工業和交通機械工業部第一副部長;

1979年的時候,被提拔為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第一副主席;

1982年的時候,被提拔為蘇共中央書記,同時兼任蘇共中央經濟部部長;

1985年的時候,被正式提拔為第十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是自第五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以來,最為年輕的一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在任期間,當時已經病入膏肓的蘇聯,雷日科夫積極參與各項改革,力求做到挽大廈于将頃。然而在具體的改革方針方面,雷日科夫,同蘇聯最高上司人戈爾巴喬夫之間産生了嚴重的分歧,最終導緻其于1991年1月份被“退休”。

尼古拉·雷日科夫:蘇聯第十任部長會議主席,也是最後一任!

随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這一職務也被廢除,以總理一職頂替。是以雷日科夫就成為最後一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在蘇聯解體之後,雷日科夫先是沉寂了一段時間,随後依舊活躍在俄羅斯聯邦的政壇裡,在1995年的時候正式出山擔任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員,以及擔任“人民政權”黨團領袖;2003年的,又擔任了聯邦委員會議員。

時至今日,雷日科夫依舊以93歲的高齡活得好好的,在俄羅斯政壇保留着一定的影響力。

2014年7月21日,根據俄羅斯聯邦總統令,雷日科夫被授予了一級祖國功勳勳章,而在此之前他已經獲得過四級祖國功勳勳章以及榮譽勳章。

雷日科夫在忙于政壇的同時,還利用空餘時間提筆寫作,前前後後寫了三本著作:《背叛的曆史——蘇聯改革秘錄》《大動蕩的十年》《大國悲劇:蘇聯解體的前因後果》。這三本書國内的出版社都有所出版。

尼古拉·雷日科夫:蘇聯第十任部長會議主席,也是最後一任!

其中,《大動蕩的十年》這本書主要是雷日可夫針對蘇聯最後一任最高上司人戈爾巴喬夫時期所做出的諸多改革,進行回憶和反思。

雷日科夫在書裡詳細介紹了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情況,以及分析其改革失敗的原因。同時還向讀者較為詳細介紹了蘇聯解體的過程,以及對于新生俄羅斯聯邦的看法以及如何擺脫困境。

雷日科夫在書中用了不少筆墨,對戈爾巴喬夫以及其所進行的改革進行尖銳的批評。

而在《大國悲劇;蘇聯解體的前因後果》一書中,雷日科夫以一種獨特的視角,詳細且全面地介紹了蘇聯這一超級大國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解體的不歸路的。每一個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内在邏輯都被雷日科夫以較為生動的筆觸展現出來。

尼古拉·雷日科夫:蘇聯第十任部長會議主席,也是最後一任!

在書中,雷日科夫顧影自憐般地講述着前蘇聯的各種美好以及現在各個加盟共和國的不知好歹,他對于各個加盟國的民主化運動總體持鄙視态度,尤其怒斥了波羅的海三國的背信棄義。不斷地抱怨蘇聯沒有采取強硬的手段來阻止解體。

最後,在《背叛的曆史:蘇聯改革秘錄》中,雷日科夫以親曆者的角度,向讀者們清晰地展現出,蘇聯解體前夕的各種情況,同時用由内而外的視角描寫了當時蘇聯真實的社會現狀。

尼古拉·雷日科夫:蘇聯第十任部長會議主席,也是最後一任!

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清晰地感到一種深深無力之感,下意識地覺得當時的蘇聯病入膏肓,神仙難救了。

該書名為“背叛的曆史”,很多讀者在讀罷之後,會不禁深思這裡所謂的背叛,究竟是指蘇聯背叛了人民,還是人民背叛了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