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作者:墨憶史談

在閱讀此文後,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1963年天津的一處農村裡,村民們正聚精會神的聚在一起,觀看火遍全國的電影《小兵張嘎》。

怎料,當播放到“張嘎”堵煙囪的片段時,在場的一個中年鍋爐工忽然流下淚,小聲嘀咕道:

“這堵老鄉煙囪的事,我可真沒做過……”

人們都覺得鍋爐工在胡言亂語,組織上也随即展開調查,卻意外發現鍋爐工和《小兵張嗄》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個鍋爐工究竟是何來曆,又為何會說出這種話呢?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失去雙親 立志從軍

鍋爐工名叫燕秀峰,1924年出生于河北省任丘縣後王約村,村民都稱他為“嘎子”。那時正逢國内軍閥混戰之際,各地動蕩不安,地主豪紳也趁機強取豪奪。為了滿足私欲,他們用盡各種方法壓榨老百姓,稍有不從就是一頓拳打腳踢。

而就在嘎子5歲那年,在地主家做事的父親慘遭毒打,最終憤憤而終。父親去世後不久,嘎子的母親也憂思成疾,最終追随丈夫而去。一夜間,小小的嘎子成了沒爹沒媽的孤兒 ,幸而有善良的村民們救助,他才得以平安的長大成人。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燕秀峰

個個子瘦小的嘎子,早早便學會了爬牆上樹、下河抓魚的本領。盡管生存條件很惡劣,又沒有雙親照顧,但吃着百家飯長大的他卻從沒有抱怨,反而在苦難的錘煉下,養成了膽大機敏的性格。

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侵華日軍發動全面進攻,抗戰正式打響。日軍相繼占領了粱召、任丘、青塔、趙北口和莫州,所到之處皆是寸草不生。在其“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下,無數百姓慘遭毒手,成了日軍的刀下亡魂。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小兵張嘎》劇照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日軍侵略的魔爪很快伸到了嘎子的家鄉。為了趕跑敵人,八路軍在冀中平原建立了抗日根據地,嘎子得知後很是激動。

自從日軍侵華以來,他便親眼目睹了他們燒殺搶掠的罪行,心中早就埋下了複仇的種子。如今,投身軍旅的機會就在眼前,嘎子豈能輕易錯過?于是12歲的他趕忙跑去報名,可遊擊隊長卻說: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嘎子,你年紀小,個子也不高,恐怕連槍都背不動!聽我句勸,放棄這條路,趕緊回去吧!”

然而,碰了一鼻子灰的嘎子卻并不甘心。回去後的他暗暗琢磨,要是自己也能立大功,說不準遊擊隊就允許自己參加八路軍了!就這樣,嘎子一邊跟随當八路的同伴學習革命知識,一邊靜靜等待着表現自己的機會。很快,那一天到來了。

足智多謀 屢立奇功

1937年的一個早晨,天空剛泛起一絲朦胧的光亮,嘎子和村民們便被一大群日僞軍驅趕到了空地上。原來,日軍通過情報獲悉後王約村駐紮了大量八路軍和遊擊隊,正密謀對這裡進行一場聲勢浩大的“大掃蕩”。他們打算通過這種方式,來揪出隐藏其中的抗日分子。

嘎子站在密密麻麻的人堆裡,透過縫隙悄悄觀察着最前面正滔滔不絕講話的日軍長官,眉頭緊鎖。那小鬼子說的什麼,雖然他完全聽不明白,但從鄉親們惶恐的神情看,敵人一定又在打什麼歪主意。于是,他側過頭,對同在一排的遊擊隊員笃樹明提議道: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等下咱倆就假裝打架,你一打我我就跑,然後你再追上來,咱們一起往外跑!”

笃樹明頓時心領神會,兩人默契一點頭,隻見嘎子故作憤怒的一瞪眼,随即就和笃樹明打成一團。兩個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一時間竟成了所有日僞軍關注的焦點,連領頭的日本軍官都看得津津有味。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嘎子和笃樹明一個揪着對方頭發,另一個往對方臉上糊泥巴。兩人在黃土地上撒潑打滾,場面可謂是相當“難舍難分”。日僞軍是越看越覺得入神,全然忘了他們此行的“掃蕩”目标。等到反應過來,滿身泥土的嘎子和笃樹明,早就不見蹤影,順利脫身了。

憑借着靈活的頭腦,嘎子順利從敵人的虎口救下了同伴。要知道,笃樹明可是遊擊隊員,身上通常會帶着情報和配槍。萬一被敵人發現,那笃樹明和全村的鄉親們都難逃一劫。很快,遊擊隊長也聽說了嘎子的事迹,十分高興,當即便特批他加入了遊擊隊。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就這樣,嘎子成了遊擊隊了年紀最小的戰士,還被隊長起了個“燕秀峰”的大名。别看這時候的他身材瘦小,瞧上去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可膽子卻十分的大,學習能力也很強。剛參軍不久,嘎子便練就了一套精湛的好槍法,開始在戰場上大顯身手。

因為反應靈敏,嘎子在作戰中通常負責鏟除漢奸、銷毀敵人炮樓等任務。有一次,他親自處死了日軍中隊長小酒寶,并擊斃了100餘名漢奸和日僞軍。此外,嘎子還和戰友們拔除了敵人8座炮樓,并繳獲敵人40支手槍、59支步槍、1挺機槍和2具擲彈筒。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不過,真正讓嘎子一戰成名的,是他鏟除石橋村崗樓敵軍的經曆。那天,嘎子和四個戰友僞裝成憲兵隊的人潛入位于安新、任丘交界處的石橋村。等到區小隊政委和隊員們放完槍後,嘎子率先沖到敵人崗樓下,讓看門士兵去叫僞隊長。等對方來後,嘎子故作嚴肅的闆起臉:

“皇軍馬上和憲兵隊的馬上就到了,你還不快點下去迎接!”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僞隊長聽了當即就連連稱是,趕忙帶着一衆部下急匆匆走出崗樓。不料他們剛露面,就被外面蹲守多時的遊擊隊員逮了個正着。就這樣,臨危不亂的嘎子又為組織立了大功,從那以後,隻要遊擊隊一有高難度的任務,嘎子都會主動攬下,并且每次都能圓滿的完成。

因為嘎子每次行動都神出鬼沒,敵人很難做出防備,自然也接不住他彈無虛發的槍法。有一回,莫州的日軍逼迫老百姓去鎮上“開會”,隊長得知後果斷将除掉莫州敵人的任務交給了嘎子。深夜,嘎子和戰友們喬裝潛入莫州鎮的粱召崗樓。站崗的日軍見後,果斷攔住了他們。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自家人,開槍做什麼的幹活?”

兩個小鬼子滿臉狐疑的對視一眼,起初還沒反應過來,但當注意到嘎子扣動扳機的動作時,他們很快就恢複了警惕。隻見其中一人舉着槍走上前,質問嘎子他們這些“自家人”為什麼扣扳機。嘎子聽完嘿嘿一笑,輕飄飄的來了一句: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我呀,就是想試試你的膽量,鬧着玩兒呢!”

兩個小鬼子頓時惱羞成怒,抄起槍杆就要攻擊嘎子等人。可惜,他們終歸是慢了一步,幾乎在說完話的同一時間,嘎子就已經命中了二人的腦門。解決掉門口的敵人後,嘎子領着戰友們直奔鎮上。比起這些小喽啰,他們真正要解決的,是這裡的頭目“東霸天”。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東霸天”是莫州當地臭名昭著的一大惡霸,仗着自己僞軍隊長的身份到處胡作非為,脾氣嚣張得很。然而,自從在八路軍那裡連吃好幾場敗仗後,這個東霸天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樣,再也不複以往那般跋扈,成了天天躲在崗樓裡的“縮頭烏龜”。

然而,剛來到莫州鎮的集市,嘎子他們就碰到了意外情況——他們和東霸天迎面撞上了。東霸天的突然現身,讓嘎子心裡忍不住犯嘀咕,按東霸天貪生怕死的特性,這會兒不該如此明目張膽的出來,難不成情報有誤?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為了不暴露身份,嘎子他們隻好裝作一副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任由東霸天将他們帶回炮樓。一路上,嘎子的腦海裡一直盤算着該如何脫身。起初,他計劃等到抵達炮樓附近後,和戰友們伺機發動突襲。然而,當他們真正來到目的地後,嘎子又改變了原來的想法。

原來,敵人的炮樓周邊地勢極為複雜,不僅有堅如磐石的吊橋,四周還分布着大量敵人修築的壕溝。即便能順利的通過壕溝,解決掉躲在裡面的敵人,一旦被吊橋困住,他們也無法順利脫身。必須想辦法不進炮樓!嘎子眼珠一轉,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哭着向東霸天哀求道: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官老爺欸,我就是個小孩,在村裡最怕你們了。這次我隻是和同伴們來在鎮上趕集,您行行好,放我們一馬,我給您磕頭了!”

東霸天沒什麼反應,依舊自顧自走在前面。眼見着即将一隻腳踏入炮樓,嘎子狠狠心決定豁出去,掏出手槍便擊中了東霸天的後腦勺。槍聲一響,東霸天很快就倒在了地上,他身邊的僞軍也霎時亂作一團。等他們反應過來時,嘎子早就帶着戰友們分散跑開了。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敵人怎麼也想不到,擊斃“東霸天”的居然是個青澀的黃毛小子,當即便全部沖着嘎子的方向跑去。嘎子為了甩開敵人,一路上幾乎片刻沒停歇,兜兜轉轉繞了三四十裡路才甩開他們。天黑時分,氣喘籲籲的嘎子終于回歸了部隊,衆人得知他的戰鬥經曆後,都紛紛驚歎道:

“你呀,可真是人小膽子大,撞大運了!”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還有一次,嘎子奉命去端掉大于村的日軍炮樓。那裡負責看守的賈隊長,倚杖自己有槍到處惹事,是當地的一大毒瘤。深知對方火力雄厚的嘎子為減少傷亡,先是和戰友們僞裝成賣菜的農民。待敵人被引誘出來後再出手,很快就俘虜了7人。然後,他對炮樓裡的賈隊長說:

“賈隊長,我是燕嘎子!你要是在樓上,我勸你最好下來,不然我今天非要戳爛你的炮樓!”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這賈隊長一聽,登時也吓得腿腳發軟。他雖然嚣張慣了,可到底也是個怕死鬼,總不敢真的和炮樓“共存亡”。而且,這會兒賈隊長的部下也都死的死、投降的投降,自己一介孤家寡人哪兒是燕嘎子的對手?最終為了保命,賈隊長隻得乖乖走下樓,選擇了投降。

在整個抗戰期間,“燕嘎子”燕秀峰立功卓著,作出了不小貢獻。1944年,晉察冀邊區第二屆英模大會授予了其“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号。這之後,嘎子被任命為冀中縱隊第23團4連1排排長,解放戰争中由于腰部中彈,他被送往後方搶救,自此便遠離了戰場。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晚年的燕秀峰

傷勢痊愈後,嘎子一直在甯波道中學當鍋爐工,自此沒再對外提及自己的過往。也是以,身邊的人都隻知他叫“燕秀峰”,卻并不知他就是《小兵張嘎》的主角原型。身份曝光後,很多人都專程上門探望,有人勸他向上司申請補助,但燕秀峰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卻笑着搖頭說道:

“我如今能夠過這樣的生活,比起那些死難的兄弟,已經很知足了!”
1963年,鍋爐工看完《小兵張嘎》後嘀咕:堵老鄉煙囪這事咱可沒幹

晚年的燕秀峰

1987年,組織上為燕秀峰恢複了應有的離休待遇,他的工資也漲到了每月71.5元。晚年,燕秀峰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青少年的革命傳統教育上,在他看來,青少年雖處在和平盛世,但也要不斷加強曆史教育。畢竟,曆史是不容忘卻的。

2010年5月,87歲的燕秀峰因病于家中逝世,結束他頗為傳奇的一生。英雄雖然遠去,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遠流傳。向燕秀峰老英雄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