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作者:趙趙的期待

前言:

大宋開國之主趙匡胤,竟在登基僅17年後暴斃,年僅50歲。一個鼎盛之時的皇帝,中年猝死,本是一個不可思議之事。而更令後人訝異懷疑的是,這個英明神武的君王,死時竟無子嗣在側,最後奪得大統的,是其弟趙光義。

兄終弟及,弟奪兄位,這在封建王朝曆史上并不鮮見。然而趙匡胤之死卻遺下許多謎團,引發千古疑雲。作為大宋國祚最鼎盛的開國之君,趙匡胤又為何離奇死去?他與弟弟趙光義之間,是否隐藏着沒入史冊的殘酷宮廷鬥争?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曆史無法回答我們的種種疑問,唯有想象來重構那無從得知的真實。今日,我們不妨打開曆史的鏡頭,透過文人筆端的細節刻畫,審視這段充滿迷霧的宋初曆史,試圖還原真相。

一、預言家的不祥之言

公元976年的春天,北宋開國之主趙匡胤來到洛陽祭拜祖先,此行原是例行公事,卻在邂逅一位故人後為之翻天覆地。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這位故人,就是行蹤詭秘的道士真無。許多年前,真無曾對趙匡胤的出生、奪位作出準确預言,使趙匡胤對他刮目相看、推崇有加。然而自登基後,趙匡胤卻再未見過真無的身影。

16年過去,久别重逢的二人寒暄一番後,趙匡胤開玩笑地問道:“都說你算的準,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不曾想,真無卻伏地痛哭,口中喃喃道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趙匡胤臉色一變,追問真無緣由。真無擦幹眼淚,一語驚人!趙匡胤雖然不信命理,心中卻也不免擔憂——他正值盛年,自恃能再經營江山幾十年。

真無的預言難免讓他心生惶恐。他躊躇片刻,忽然大笑數聲,說道:“朕身體棒極了,怎會中道士之言動容?你我久未相見,今日就勿再提此事,一醉方休!”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真無也知越俎代庖,多有冒犯,隻得颔首謝罪。兩人又随意說笑一番,轉眼便到飯點,真無告辭離去。趙匡胤目送老友身影漸遠,臉上笑容漸漸消失。他故作輕松,心中卻難免擔憂起來。

他一直自視甚高,天威難測的預言向來不放在心上。但真無先前的預言屢屢靈驗,自己又确已來到中年。思及此,趙匡胤不禁背脊一涼——區區一個道士之言,自己又何必放在心上?可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萦繞心頭,使他無法釜底抽薪。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二、弟弟在暗中布局

趙匡胤定都開封已16年,北宋國勢日漸鼎盛。他不願無端信命,決意将真無的預言抛諸腦後。然而憂慮之火已然種下,他不時回想起弟弟趙光義。

16年前,繼母杜太後曾命趙匡胤傳位給趙光義,而後再傳給趙光義的兒子趙元佐,自己的兒子才可繼位。這便是曆史上的“金匮之盟”。當時趙匡胤亦隻得應允。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随時間流逝,趙匡胤看着自己的兒子們逐漸成人,日益倚重他們。而趙光義在開封的勢力也日益壯大,令趙匡胤不得不防。他明知“金匮之盟”難以持久,卻也隻能由時間來解決。

趙光義眼看趙匡胤漸漸重用自己的兒子,心知“金匮之盟”将被打破是遲早的事。他在開封經營多年,朝中權貴皆由自己掌控。一旦趙匡胤決意廢“金匮之盟”,自己及其子嗣恐怕難逃一死。

想到此,趙光義暗自焦慮。他明白,想保全自身利益,隻有一個辦法——在趙匡胤行動前奪得皇位。為此,他早早在宮中布下心腹王繼恩和禦醫程德玄,暗中掌握宮廷動靜,伺機而動。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三、陰謀得逞之夜

時光荏苒,轉眼來到10月20日。這一天,趙匡胤格外焦慮,命人不斷觀察天色變化。入夜後,他見星光璀璨,暗自松了口氣,遂命趙光義入宮同樂,要将這一劫數慶祝過去。

兩人對飲至深夜,趙匡胤忽然一聲大喝,手持柱斧猛敲地面,口中重複喊道:“好做!好做!”旁邊的趙光義面色驚懼,不知皇兄為何大發雷霆。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不多時,趙匡胤鼾聲如雷,顯然已醉酒沉眠。趙光義見狀,暗自舒了口氣,退出殿外。值宿夜的宮女們并未看出異樣,各自回廂歇息。

殿内,趙匡胤依舊熟睡。忽然,一個黑影晃過,在他枕畔蹲下。那人手中抓着一塊濕布,輕輕覆在趙匡胤口鼻。沒過多時,趙匡胤的呼吸聲漸止,再無起伏。那人略一檢查,确定皇帝已斃命後,快速收拾了身上的物件,從暗門溜走。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天蒙蒙亮時,宮女們來到萬歲殿侍奉起居,駭然發現趙匡胤已氣絕身亡!宋後得知噩耗,淚如雨下。她明白此時非同小可,立即命王繼恩迎立趙德芳為帝,餘事再議。

然而王繼恩并未去征召趙德芳,而是直奔趙光義府中。原來,陰謀得逞的趙光義早已在程德玄陪同下,提前來到自己府第等待佳音。監視皇宮的心腹早已将謀害成功的消息送達,他正襟危坐,等待奪權的時刻到來。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四、弟奪兄位

得到王繼恩傳達的訊息,趙光義欣喜若狂,當即入宮觐見宋後。宋後無奈,隻得說:“朕與兒子性命,盡托官家!”

趙光義見大功告成,淚眼汪汪向宋後承諾:“定當保之以平安!”說這話時,他已是笑容滿面。奪得皇位對他而言,正如大渴望之人得甘霖,喜不自勝。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宋後雖懷恨在心,卻也無可奈何。王繼恩等心腹監視嚴密,自己已是孤立無援。此時此刻,唯有順從趙光義,苟活于這江山社稷才是上策。想到兒子的凄慘命運,宋後悲從中來,淚水又一次模糊了視線。

至此,趙匡胤時代落幕,趙光義接班登基,是為宋太宗。然而無人知曉,這場“兄終弟及”的宮廷權力交接,其中隐藏着何等殘酷血腥的宮廷陰謀!

趙匡胤問道士:你給算算朕還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過今年了

結語:

趙匡胤之死,一直是曆史上揭不開的迷霧。他中年猝死的背後,是否隐藏着弟弟的血腥之手?真相失傳已久,待考究。然而,唯一可以确信的是,這場“易主”直接改變了大宋王朝的曆史程序,也成為君王之間兄友弟恭的千古警示。

抽絲剝繭,我們終究難以确切考證趙匡胤暴斃的真相。然而,君主相争的殘酷曆史無數,宮廷裡常隐藏着暗流湧動。

也許趙光義沒有謀害自己的兄長,隻是運氣好得恰到好處;又或許命運之神在暗中微笑,注定這場王朝更疊。作為後人,我們不應囿于已有的史書,而要抱着包容的心态,審視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