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緬邊境要辦馬拉松,你敢跑嗎?

近日,一則“2023中國鎮康·緬甸果敢半程馬拉松報名開啟”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

由于比賽地點位于中緬邊境,一些參賽選手擔心賽事是否會涉及緬甸果敢地區,并擔憂是否存在一定安全風險,“會不會跑着跑着,就跑到緬甸了?”

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教育體育局辦公室負責人楊應保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此次馬拉松是當地政府組織的活動,所有的賽事都将在中國境内舉行,活動的安全沒有問題。

他還表示,由于鎮康屬于邊境城市,将會有一部分緬甸運動員來參加比賽,“他們通過正規管道和口岸前來,并且通過相關的合法手續和資格稽核,沒有犯罪記錄才能參賽。”

中緬邊境要辦馬拉松,你敢跑嗎?

鎮康縣。圖/受訪者提供

據楊應保介紹,目前馬拉松賽事的報名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現場的布置和各個部門的協調工作已經準備妥當。同時,當地政府也會安排足夠的警力來確定賽事的安全。

“盡管賽事地點靠近緬甸,但這是一場友誼比賽,旨在促進邊境友好。”他說。

“邊境線不是那麼好跨越的”

定居在雲南大理的上海青年孫曹平日就酷愛戶外活動,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打算和幾位朋友一同報名鎮康的馬拉松賽事。

“我不是馬拉松愛好者,但我從來沒有在邊境參加過馬拉松,我們打算去湊個熱鬧,順便逛一逛鎮康。”孫曹說道。

至于大衆較為關心的安全問題,他雖然有一定擔憂,但認為這是一個小機率事件,“在雲南住了幾年,真正被拐賣到緬甸的還是很少見,邊境線不是那麼好跨越的。”不過,他還是表示,在鎮康期間會一直和朋友同行,確定不落單。

楊應保介紹,馬拉松活動其實是中國鎮康·緬甸果敢“阿數瑟”山歌會暨友誼運動會系列活動的一個子項目。

據《2023年中國鎮康·緬甸果敢“阿數瑟”山歌會暨友誼運動會日程表》,活動時間從9月24日開始,10月2日結束,包含了籃球、足球、氣排球、磨盤陀螺馬拉松、射弩等比賽項目,還有山歌會、商貿美食展銷、鎮康特色菜品評比、旅遊景區推介、招商引資推介會等活動。

楊應保說,類似中緬友誼活動已舉辦十多屆,也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至于最受關注的馬拉松賽事,和射弩同屬于今年新增項目。事實上,這也是鎮康縣第一次舉辦馬拉松賽事。

按照賽程安排,馬拉松将于10月1日舉行,分為半程馬拉松21.0975公裡和迷你馬拉松5公裡,競賽項目報名費分别為100元/人和50元/人。

從賽事線路圖可以看出,半程馬拉松起點和終點都設在鎮康縣人民政府邊上的南傘河畔公園,迷你馬拉松也從南傘河畔公園出發,但終點在環城路,均在中國境内。

中緬邊境要辦馬拉松,你敢跑嗎?

馬拉松賽事線路。圖檔來源:“極邊鎮康”公衆号

楊應保說,雖然這是當地第一次舉辦馬拉松賽事,但已經過長期充分的準備,對于辦好此次運動會,當地還是有十足的把握。

至于安全問題,楊應保強調,此次活動由當地政府組織舉辦,所有賽事都在中國境内進行,不存在涉及緬甸果敢地區的安全問題。他提到,鎮康與緬甸之間設定了三層三米高,且綿延數百公裡的鐵絲網,邊境線上的安全毋庸置疑。

楊應保從小生活在鎮康,從未聽說過當地人被拐賣到緬甸的情況,他說,大多數違法案件發生在較遠的地區,且通過偷渡等非法管道離開。“鎮康縣舉辦過十多屆中緬友誼運動會,沒有聽說過因運動會而導緻人口失蹤的情況。”

楊應保還介紹,為了保障馬拉松賽事安全,當地政府調動了大量警力。在馬拉松比賽期間,比賽沿線将進行全封閉管理,全程都有執法人員值守。

據了解,此次馬拉松報名時間為9月12日下午1時至9月22日下午1時。截至9月18日20時,中國新聞周刊在報名頁面上看到,已有255人報名參加比賽。

專家:出發點不同,結果也會不同

深圳大學旅遊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傑武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舉辦邊境馬拉松對于促進中緬友誼和地方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此外,這也可以視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種友誼展現,為兩國之間的聯系和合作提供機會。

“盡管目前活動都在中國境内進行,但這一活動也為未來中緬馬拉松賽事奠定了基礎,為兩國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可能性。”他說。

鎮康寓意為“鎮守邊關•幸福安康”,縣城南傘鎮和緬甸果敢楊龍寨一橋相連,有“界樁在城邊,國門在城中,一城連兩國”之稱。

此外,由于鎮康毗鄰“金三角”地區,國境線長96.358公裡,無天然屏障,是以也被稱為“最複雜的中緬邊境”。

相關資料顯示,鎮康全縣國土面積2529平方公裡,總人口17.29萬人,2022年地區生産總值為73.79億元。

據鎮康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該縣存在發展品質不高,GDP總量小,人均GDP低于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準,産業競争力不強,對緬開放不活,開放平台仍處于過路經濟的初級階段,邊境任務繁重,強邊固防、管邊控邊壓力大等問題。

楊應保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他們希望借助此次活動為當地文旅産業帶來新氣象,進而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此前,在活動籌備情況排程會上,鎮康縣縣長段壽華曾提到,通過中緬“阿數瑟”山歌會暨友誼運動會系列活動,充分發揮“邊”的優勢,進一步深化中緬交流合作,促進雙方人文交流和經貿往來,打造中緬邊地文化旅遊品牌,吸引更多遊客走進鎮康。

在中國旅遊改革發展咨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孫小榮看來,當下邊境旅遊已漸成熱點。如東北地區的延吉、漠河,内蒙古地區的滿洲裡,新疆的伊犁、喀什,雲南的瑞麗、東興,廣西的崇左等都成為邊境旅遊的熱門目的地。

此外,西南、西北幾個省區正在聯合打造“G219·國之大道”邊境旅遊主題線路,内蒙古也在全力打造邊疆風情線。

但同時,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談到,當下邊境遊發展還面臨着一定的發展問題。首先是安全問題,邊境遊主要是自駕遊和散客遊,遊客的自由度和靈活性較高,而不少邊境地區缺乏旅遊基礎設施和監管配套。其次是通達性問題,邊境地區往往地廣人稀,交通、資訊、補給等可達性存在盲區。第三是體驗性問題,邊境線的自然風光和文化融合度很高,但缺乏相應的體驗業态和服務供給,遊客很可能隻是簡單地打卡,對邊境地區旅遊經濟轉化的拉動有限。最後是雙邊互動問題,目前邊境地區遊客往往隻是單向觀光,缺乏雙邊互動的狀态。

孫小榮認為,鎮康馬拉松強調開放式的國際參與,通過體育賽事增進中緬兩國的友好交往,可以推動地方按照“主客共享”的理念,完善旅遊目的地基礎設施和相關的配套、監管服務,營造文旅交融的環境。

他認為,除了賽事本身,鎮康還需要配套其他文化節慶、康樂活動和美食民俗等,打造多元體驗的消費場景,将此類賽事形成可持續、常态化的參與體驗氛圍,吸引更多人參與,從整體上優化和轉型地方形象,并進行全方位的形象展示和營銷。

孫小榮說,關鍵是要明确辦賽事的目的,是為了辦賽事而辦賽事,還是為了拉動地方服務業經濟而辦賽事。他認為,這是兩種不同的邏輯,出發點不同,結果也會不同。“如果賽事是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那麼大可多多益善;如果隻是為了賽事而辦賽事,往往得不償失。”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秦輝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今年1月1日,新修訂的《體育法》開始施行,為促進體育事業,發展體育産業提供法律保障。

按照該法,體育賽事活動組織者應當履行安全保障義務,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條件,制定風險防範及應急處置預案等保障措施,維護體育賽事活動的安全。

同時,他提醒,由于這次賽事活動靠近中緬邊境,需要關注是否有人利用賽事活動偷越國(邊)境。

作者:陳淑蓮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