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劇中的遊戲感》

每周一問昆曲,今天想到這個題。一路從圖書館融融堂到教室上我的“遊戲課”(《學前兒童遊戲與指導》),雲霓滿天。這個題目是——……

我在找一些說法,關于“觀劇中的遊戲感”。

如何了解?

《觀劇中的遊戲感》

最确當且順溜的觀劇印象,應是合乎内在的遊戲感,亦即生命感的;戲劇描摹人生于至情至當,又且展現于形貌動作,人物關系之間,如果沒有喚起遊戲感,觀劇的感受又将如何呢。

以上想法,也合适于昆劇。

“本傳中有名腳色,不宜出之太遲。如生為一家,旦為一家,生之父母随生而出,旦之父母随旦而出,以其為一部之主,餘皆客也。雖不定在一出二出,然不得出四五折之後。太遲則先有他腳色上場,觀者反認為主,及見後來人,勢必反認為客矣。即淨醜腳色之關乎全部者,亦不宜出之太遲。善觀場者,止于前數出所見,記其人姓名;十出以後,皆是枝外生枝,節中長節,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問姓字,并形體面目皆可不必認矣。”

——《閑情偶寄》(李漁)

我暫且沒有找到這樣的句子,卻找到上述一段話。這一段關于“出腳色”的話,講的是“序”。

遊戲的本質與生命的本質

是相一緻的

自小至老的探索

其情态如卷地而起的風

原來對遊戲的描述就是

那一陣風

迅捷 有感

就是一片雲

逡巡 有秩

變化即是雲的秩序

迅捷即是遊戲的品質

七年前到今

探索我的課程生活

帶着遊戲的力

遊戲無不給力

帶着遊戲的變化

變化

美麗

如雲

《觀劇中的遊戲感》

上周四蘇州文廟梅子時間,分享所及,關乎演劇與讀經:體會腳色,拟其心情,說腳色的話,即如演劇般。比如體會自己是孔子,就從《論語》裡找出孔子說的話然後表演出來。在這個意義上,演劇與讀經又是相通的。而《論語》裡充滿心靈秩序,生命中的探索及遊戲感。

《觀劇中的遊戲感》

每周一問昆曲,今天想到這個題。一路從圖書館融融堂到教室上課,雲霓滿天。如在劇中。

2023.9.18

顧梅

《觀劇中的遊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