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無前例!利比亞洪災為何慘烈至此

作者:南方都市報
史無前例!利比亞洪災為何慘烈至此

9月15日,在利比亞東部城市德爾納,一名男子坐在被洪水摧毀的房子前。根據國際移民組織的最新資料,利比亞東北部有4萬多人因這次災害流離失所,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新華社發

飓風“丹尼爾”10日在利比亞東部地中海沿岸地區登陸并引發洪水。德爾納河上的阿布·曼蘇爾大壩和比拉德大壩夜間垮塌,導緻下遊德爾納市人員傷亡慘重,許多人在睡夢中被洪水沖走,救援還在進行中。這是利比亞有氣象紀錄以來最大的氣象災害,也是非洲最大的氣象災害之一。

17日,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公布報告,将利比亞洪災導緻的死亡人數修正為3958人,另有超過9000人失蹤。此前一天,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援引利比亞紅新月會的資料稱,利比亞洪災導緻至少11300人死亡,但利比亞紅新月會随後否認了這一數字。

利比亞東北部4萬多人流離失所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17日下調利比亞洪災遇難人數至3958人,資料來源為世界衛生組織。按照更新後的資料,仍有9000多人在洪災中失蹤。該機構當天早些時候援引利比亞紅新月會資料報告,僅在德爾納就有至少11300人遇難,1萬多人失蹤。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表示,根據國際移民組織的最新資料,利比亞東北部有4萬多人因這次災害流離失所,實際數字可能更高。另外,利比亞多年沖突遺留下來的地雷等彈藥被洪水沖離原來位置,給災民造成額外風險。

利比亞當局說,災區已經有150人因飲用被污染的水中毒。

四分之一街區被洪水沖入大海

當地時間2023年9月10日,地中海飓風“丹尼爾”在利比亞班加西以東沿海登陸。丹尼爾登陸前一兩天,其風場、降雨雲系已經開始影響利比亞,9月9日,該國東部出現沙塵暴轉中到大雨的天氣。9月10日,“丹尼爾”登陸後,利比亞的降雨範圍擴大,東北部沿海雨勢加強,班加西以東地區從中到大雨轉為暴雨到大暴雨,包括德爾納河上遊地區在内,利比亞東北部山區降特大暴雨。

受降雨影響,平時無水的德爾納河出現徑流,水位猛漲,9月10日夜間起,德爾納市的河道内出現洪水。9月11日淩晨2點前後,德爾納河上遊的兩座水庫被灌滿,随後攔蓄水庫來水的阿布·曼蘇爾大壩、比拉德大壩崩潰垮塌,相當于兩個西湖的巨量洪水裹挾着沙土、石塊、樹枝,越過德爾納市南側的峽谷,于淩晨2點30分前後,以雷霆萬鈞之勢從天而降,橫掃德爾納市區。

根據德爾納市區内建築的水痕判斷,2點30分後,德爾納河的水位在數分鐘内上漲了14-18米,德爾納市四分之一的街區被洪水沖入大海,全市平原地區均被洪水和泥漿淹沒,特大洪災就此發生。除德爾納外,利比亞東北部的廣泛地區也都洪水泛濫,出現了不少人員傷亡,但沒有德爾納嚴重。

析因

24小時産水量超上遊 兩個水庫總庫容的5倍

第一是自然原因。在這次利比亞洪水前,地中海地區出現了極端天氣形勢。7-8月地中海海溫超過了30℃,為有氣象紀錄以來的最高值。9月以來歐洲西風帶劇烈振蕩,北歐有個冷渦掉落到希臘附近,激發出了異常的地中海飓風“丹尼爾”。

在登陸利比亞之前,“丹尼爾”已經在希臘、保加利亞和土耳其造成特大暴雨,并在地中海盤旋了一星期,在登陸利比亞前從半熱帶氣旋轉為真正的熱帶氣旋,最終以強熱帶風暴強度登陸利比亞,是有氣象紀錄以來,夏季登陸利比亞的唯一地中海飓風。

正因為此,這次利比亞的降雨超大。“丹尼爾”登陸利比亞後深入撒哈拉沙漠,該國近一半國土出現降水,東北部沿海地區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山區特大暴雨,實測最大24小時降雨量414毫米,已超過“海葵”暴雨時的福州國家氣象站。由于當地氣象站實在稀少,實際最大雨量應遠大于此。

另外,當地為熱帶沙漠氣候或地中海氣候,夏季極度幹燥,9月平均降水量僅為0-3毫米,是以這場雨的雨量相當于當地9月降水量的100-500倍,甚至無窮大倍,相當于年降水量的2-10倍,是超出當地人經驗和想象力的暴雨。按200毫米的面雨量推算,德爾納河上遊在24小時内的産水量超過了上遊兩個水庫總庫容的5倍。

水利設施年久失修 大壩壩體長期存在裂縫

第二是人為原因。由于利比亞政局不穩,政府能力羸弱,德爾納市附近的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河道管理形同虛設。在德爾納市以北,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兩座水庫已經20多年沒有任何維護,大壩壩體長期存在裂縫但也無人過問,在極端的暴雨之下最終垮塌。

一家國營審計機構在2021年的一份報告中稱,盡管在2012年和2013年為此撥款200多萬美元,但這兩座水壩仍未得到維護。

德爾納河的河道上遊寬、下遊窄,本來就極不合理,但德爾納市區中的下遊河道竟然還被大量侵占。這一點,和1999年委内瑞拉瓦爾加斯特大洪災有類似之處。正因為此,在極端暴雨來時,德爾納市區内的河道無法有效行洪,緻使市區水位在數分鐘内上升14-18米,終于釀成慘禍。

反思

初降暴雨當地人“完全不設防” 極端天氣氣候知識亟待普及

在此次暴雨之前三天,利比亞國家氣象中心(NMC)曾針對東部地區釋出了風暴提醒和暴雨紅色預警,并預報當地有7-8級風和100-240毫米的雨量。但沒有任何關于水壩的警告。盡管這個預報仍然偏小,但如果及時準備,仍然可以挽救不少生命。在德爾納市初降暴雨,洪水剛剛發生之時,當地人還頗為高興,紛紛拍攝視訊留念,可謂完全不設防。就在這種完全松懈和不設防的情緒中,幾個小時後巨災發生,不少人在熟睡中被洪水卷入大海。

利比亞的極端暴雨、洪水和巨災告訴我們,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各種意想不到的極端天氣,會以更高的頻率、更大的強度、更意想不到的方式發生,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是不可避免的。而在極端天氣防禦方面,準确的氣象預報和預警隻是很小的一方面,發達的基礎設施,強大高效的應急防禦體系,遍及大衆的科學教育,尤其是極端天氣氣候知識方面的普及,都是必不可少的。

整合:董淑雲

編譯:南都記者 陳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