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作者:鳳凰衛視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這個夏天人類經曆太多洪水災害,當這個月“丹尼爾”飓風給利比亞帶去大暴雨時,還沒有太多人意識到它會帶來最慘烈的傷害。尤其東北部城市德爾納,被戰争侵襲多年,對外交流不暢,洪水席卷了全城4/5的面積,10萬人口中死亡人數高達1萬甚至2萬;城市瀕臨美麗的地中海,這裡原本讓市民引以為傲,如今卻成了多少人的生命終點。而可怕的隻是飓風和暴雨嗎?洪水之中還有哪些魔鬼猛獸?

Part.1

飓風“丹尼爾”9月10日席卷利比亞東部,沿海地區德爾納、班加西、蘇塞、貝達等多個城市遭遇洪災。就好像戰争再次襲擊了利比亞一樣,頃刻間這裡被洪水吞噬,一片狼藉。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德爾納災民:

“我阿姨和表兄弟姐妹們所在的整個地區都消失了,這是一場種族滅絕。”

這場沖擊力極強的洪水在深夜襲擊了利比亞,在此之前,沒有任何預警,人們也沒有機會逃往更高的地方。對許多利比亞人來說,他們正在經曆一場可怕的等待。

利比亞居民 姆紮尼:

在黑暗中,活着的人待在屋頂上,他們聽到人們的哭聲、看見孩子們被洪水卷走。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德爾納市居民 穆斯塔法·薩利姆:

“到目前為止,我們失去了30個人,30個家庭成員都還沒有找到。”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9月16日釋出報告稱,利比亞洪災死亡人數上升至11300人,僅德爾納一個地區就有逾萬人失蹤。利比亞當局證明,已經有150人被污染水毒死。橫屍遍野,甚至很多都無法辨識身份。

班加西醫院醫生 納吉布·塔霍尼:

“走在德爾納的街道,到處都是屍體腐爛的味道。到處都是婦女和兒童的尖叫聲。”

利比亞居民 姆紮尼:

“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對他們一無所知。我們甚至不抱希望發現他們活着,而是僅僅在意找到他們的屍體。隻是想把他們放在一個好地方,這是我們正在祈禱的事情。”

德爾納當地太平間已經塞滿了屍體,不堪重負。大量的屍體還有可能招來瘟疫。據聯合國統計,已有1000多人被埋在亂葬坑裡。

德爾納居民 阿蔔杜勒·瓦什布·艾伊:

“建築物、街區、村民、酋長等等,這片幹河像是回到了1000年前的狀态。人們住在洞穴裡,城市看起來死氣沉沉、荒蕪,沒有生命。”

Part.2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東部港口城市德爾納是重災區,約有10萬人。德爾納市市長稱根據破壞程度,預計德爾納市的遇難人數可能達到1.8萬至2萬人。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德爾納市,人們對于暴雨并不陌生。這裡是整個利比亞降水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為什麼這次暴雨會帶來滅頂之災呢?

9月10日,首先讓德爾納市民震驚的是罕見的降雨。在德爾納西側貝達市的一所大學,24小時降水達到414毫米,接近該市年平均雨量約543毫米。

中國氣象台氣象專家 朱定真:

“這種強度的降水,在當地常年年降水量不超過500毫米的情況下,可以想象它本身的防範措施是不能應對這種極端情況的。”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更緻命的災害來自于淩晨突發的水壩決堤。成功逃生的當地居民回憶,9月11日淩晨兩點多,一聲巨響,市區内洪水突然來襲,幾秒鐘之内,水位迅速升高,最高處可達7米。洪水所到之處,摧毀了一切。無數人被沖入地中海。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利比亞東部武裝“國民軍”發言人 艾哈邁德·米斯馬裡:

“德爾納南部的第一座和第二座大壩坍塌,導緻洪水流入德爾納城内,三座橋也完全倒塌,洪水随即蔓延到社群内。整個社群都泡在海水中,包括那裡的居民。”

德爾納市背靠群山,北面是地中海,季節性河流德爾納河自南向北穿城而過,為了合理利用這寶貴的淡水,當地在德爾納河上遊修建了兩座水壩。現在,兩座大壩都已經消失。

超過2000萬立方米的洪水,從位于城市南側1公裡處的下壩奔湧而出,如此短的距離意味着洪水蓄積的巨大力量無處消散,瞬間吞噬城市。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暴風雨中水壩決堤後,河谷中的德爾納市約四分之一的面積被洪水沖毀,這是1927年以來,飓風“丹尼爾”席卷北非地區最緻命的洪災之一。實際上,這次罕見的天氣現象早有預兆。

地中海飓風,一般都在深秋或冬季出現,此時地中海海溫已下降,它的暴雨往往是一閃而過。并且,地中海區域并不是飓風熱愛“光顧”的首選地。然而2023年,地中海出現了高達28度的海溫。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中國氣象台氣象專家 朱定真:

“其實這是一個很小的機率。地中海的海溫通常在22度左右,熱帶風暴的标準門檻值在26度以上,是以在那個地方基本就不太容易生成這種熱帶風暴,是以叫它類熱帶風暴,因為它的暖心結構達不到熱帶風暴那個結構。比如今年溫度升到了28度,是以這個異常現象就出現了。”

9月10日,飓風“丹尼爾”登陸利比亞,深入撒哈拉沙漠,一座城市出現沙塵暴,天空一片“血紅”。而利比亞東部城市德爾納正處于“丹尼爾”的右側危險半圓地帶,這裡正是飓風熱帶氣旋的“風暴眼”。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中國氣象台氣象專家 朱定真:

“對台風來講,危險半圓在台風的右側,氣旋是逆時針旋轉的,它當地實際上也就是在它的氣旋的右半圓,雲系把西邊的水汽向氣旋裡面輸送。沙漠地區本身降水是很少的,但是因為天氣系統帶來了水汽,是以才出現了這種極端的降水。”

9月4日,這次罕見的飓風就在希臘西南近海形成,希臘國家氣象局給它命名“丹尼爾”。随後“丹尼爾”在地中海東部緩慢南移,導緻希臘、土耳其和保加利亞連日強降雨天氣,造成至少27人死亡。沙漠中的暴雨就更具有破壞力。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中國氣象台氣象專家 朱定真:

“沙漠性氣候的降水一直是偏少的,這種降水偏少的區域碰到了強降水,特别是伴随着持續旋轉大風的這種降水,可想而知它的破壞力有多大?而且沙漠地區保水能力比較差。在強降水發生的時候,它形成洪澇的速度要比其他地質條件的地域更快。因為熱帶風暴帶來的這種狂風和驟雨,對于沿海相對比較低窪的地區來講,影響是非常大的。”

然而,鄰國的災難并沒有引起當地政府足夠嚴肅的重視。直到9月10日災難降臨,地中海這座小城猶如人間地獄。

Part.3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此次被洪水沖擊的德爾納市位于利比亞東北部,是德爾納省首府,瀕臨地中海,位于一片富庶的綠洲之中,有“昔蘭尼加寶石”之譽。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又讓它成為旅遊勝地。

災難發生後,有智庫學者指出,此次德爾納的滅頂之災不僅是“天災”,更是利比亞沖突下治理體系長期崩潰的“人禍”。德爾納的災難始于國家的分裂。利比亞2011年爆發内戰,卡紮菲政權在北約軍事幹涉下遭反對派武裝推翻。此後,利比亞持續動蕩,武裝割據。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當初卡紮菲執政時期,利比亞是非洲個人所得最高的國家。這麼富有靠什麼?靠石油。利比亞有石油資源,也有天然氣資源,是以那個時候醫療免費,住房非常便宜,甚至水電費都不用交。後來出現了政權更疊,由動蕩變成了内戰,由内戰變成了代理人戰争,直到今天也沒有結束。”

現階段,得到聯合國承認的民族團結政府控制包括的黎波裡在内的西部大部分地區;東部和中部地區主要由國民代表大會與哈利法·哈夫塔爾上司的武裝“國民軍”控制。直到2020年,東、西兩個政府一直處于戰争狀态。盡管現在雙方已經停火,但局部的小沖突仍然不斷。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兩個政權背後都有外部勢力支援。東部主要是沙特、阿聯酋、埃及這些國家支援。西部政權是土耳其、卡達、意大利在支援。一些老牌的歐洲殖民國家,比如說英國、法國、德國,雖然在外交上對西部政權表示承認,但在實際上是在東、西兩個政權之間同時下注。”

複雜的外部利益關系讓這個國家陷入了12年的分裂。此次受災嚴重的德爾納市經曆的政局動蕩就更為典型。德爾納市一度淪為極端組織據點,多次遭埃及軍方空襲。從與ISIS作戰,到後來與東部指揮官哈利法·哈夫塔爾和他的利比亞國民軍作戰,這座城市的基礎設施已經瀕臨崩潰。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一方面政局不穩定影響了世界氣象局與當地政府的合作。另一方面讓德爾納陷入末日的水壩早就存在安全隐患,威脅着下遊十萬人的生命,也早有專業人士發出警告。然而,動蕩的局勢之下無人對城市基礎設施有所行動。

利比亞居民 姆紮尼:

“人們非常憤怒,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上。每個人都很生氣,他們把矛頭指向當局,說我們本可以幫助很多人,或者讓結果不像現在這樣如此悲慘。所有的利比亞人民都非常憤怒。”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根據利比亞塞蔔哈大學去年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德爾納地區較容易發生洪水,自1942年以來,其大壩水庫至少引發了五次緻命洪水,最近一次發生在2011年。而這次潰堤的兩座大壩大約修建于半個世紀前,德爾納市的副市長稱自2002年以來,這些大壩就沒有進行過維修。一家國有審計機構2021年的一份報告稱,盡管2012年和2013年政府為此撥款超過200萬歐元,但大壩仍未得到維護。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水壩潰決是導緻這次災難的直接原因。這座水壩是1970年當時前南斯拉夫的水電建築企業修的。彼時前南斯拉夫和卡紮菲政權關系很好,水壩在卡紮菲時期還是有一定技術壽命的,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2011年政權更疊以來到今天,再也沒有人去對這座大壩進行檢測,日積月累總有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根最後的稻草就是這次‘丹尼爾’飓風帶來的強降雨。”

Part.4

德爾納居民 阿蔔杜勒穆拉·撒勒蘇克爾:

“我們需要像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這樣的國際機構來援助我們的城市。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政府已經做了他們能做的,即使是普通群眾也竭盡所能,但這場災害的規模太大了。”

9月13日,利比亞周邊國家埃及、突尼西亞、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卡達的搜救隊已經先後抵達德爾納,但巨大的災難之下,人們擔心分裂的政局不僅削弱了德爾納市當地群眾應對災害的能力,還會對救援産生不利的影響。利比亞央行負責為受災地區提供救災款,但利比亞央行隻承認西部民族團結政府。救援物資如何通過兩個政府分發,也讓很多人擔心。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國際救援的最大困難就是東、西兩個政權的對立,他們之間交通道路和各種救援物資的溝通管道不是很通暢。現在老百姓基本上是處于一種自救模式,是由當地伊斯蘭基金會一些部落頭領組織的。”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面對滿目瘡痍,東、西政權似乎沖破了曾經的争鋒相對,放下了往日的宿怨,開始向德爾納運送救援物資。西部政府派遣飛機,運載了14噸重的醫療裝置、裹屍袋、80名醫生和護士于9月11日抵達了東部災區。英國皇家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蒂姆·伊頓認為,此刻這個國家的合作意願是過去十年裡最強烈的。控制東部政權的國民軍司令哈夫塔爾也表示全力救災。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董漫遠:

“現在哈夫塔爾也開始投入到救災當中了。因為在這個關鍵時刻,他也要挽回和重塑自己的形象,要為他的東部政權尋找道義依據。我認為東部政權是歡迎國際援助的,隻不過他要把握自己的原則,這個道義上的好處不能分給西部政權。”

在暴雨和山洪席卷利比亞的一周後,德爾納災民們面臨着霍亂、腹瀉、脫水和營養不良的風險。由于擔心可能會暴發傳染病,從9月16日起,德爾納受洪災影響的區域被封鎖 。

德爾納當地電視台報道稱,德爾納市長于9月16日被停職,在等待調查。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提醒,由于上萬人流離失所,他們在遷移過程中接觸多年沖突遺留下來的地雷和爆炸物的風險正在上升。

如今,雖然東部政權手握利比亞經濟命脈,但是在2011年之後這個曾經在非洲首屈一指的富裕國家已經陷入貧困,重建困難重重。媒體報道,目前東部政權承諾出資20億美元、西部政權承諾出資4億多美元用于德爾納地區重建和災民救濟。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德爾納曾是利比亞的文化之都,這座承載着民族文明的城市卻在過去十多年間曆經最違背文明、最野蠻的多場殺戮。聯合國發出呼籲,在利比亞原本就有30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現在又有90萬人受到了洪水的影響。一場洪水抹去了許多的文明遺迹,但也給了各派、各階層重新團結、關照生命的機會。洪災慘烈,願人道将一座城、一個國家從地獄中拯救出來。

“丹尼爾”兵臨城下,數萬人遇難,地中海小城德爾納遭滅頂之災

制片人:宋陽

編導:胡遠蓉

編輯: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