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作者:年代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占),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占沈陽,又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僞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90多年過去,回望這段曆史,一個名字永遠繞不過去,這個名字就是張學良。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誠然,他促進“國共合作共同抗擊日本”有過不小的功勞,但張學良在日本進攻東北的時候,竟然荒唐的讓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指令放下武器撤離東北,盡管“軍令如山倒不可不遵從”,但古語亦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論如何,讓這支當時戰力強大的東北軍放下武器做了逃兵而讓東北領土和無數東北老百姓生活在日軍的殺戮之中,單從這點來看,叫張學良為罪人并不為過。

這是當時的沈陽奉天兵工廠舊照,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它都是當時中國技術最先進和規模最大的兵工廠企業。它的創始人是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1922年4月,在直奉大戰輸給對手後的張作霖決定開設兵工廠,來增強部隊的裝備。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在張作霖的統籌下,兵工廠設立了槍、炮、彈三廠,聘請了丹麥一家公司全權建設,并派技師克力敦爾彌駐廠指導安裝,為了讓兵工廠的儲備運輸更加靈活,張作霖還特地在兵工廠庫房的西側鋪設了鐵軌搭建站台,運輸火車可以直接抵達廠内,這樣更加友善軍火彈藥的輸送。

随着國内局勢的變化,張作霖對兵工廠也越來越重視。兵工廠在1926年到1928年幾度擴充,增建了槍廠及輕機槍廠,最鼎盛的時候,8000餘台機器每天在工廠運作,很快奉天兵工廠成為當時全國規模最大之兵工廠。“九一八事變'前已經能夠量産17式65輕機槍, 13式79重機槍(均系仿造自日式機槍)。

有這麼強大的兵工廠做支撐,東北軍自然也成了當時全國各路軍閥裡裝備最好的軍隊。然而,擁有最強兵工廠和最強軍力的東北軍在張學良少帥的一聲令下,不開一槍退出了東北,把這樣一個大型兵工企業,卻拱手讓給了日本,其中已經造備完畢的大批武器,也落入日軍之手。

看看東北軍逃離後日軍的繳獲的清單吧!上面赫然寫着張少帥的慷慨贈送:“步槍約15萬支,子彈約3百萬發,迫擊炮約6百門,炮彈約40萬發,山、野、重炮約250門,炮彈約10萬發,火藥約40萬磅。”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組老照片,看完這組照片你就知道當年的這支東北軍到底有多強了,并且你也能深切的了解到東北人為何痛恨張學良了。

這是當時東北軍的重型坦克,從配備上來說,這種坦克對抵禦并沒有做好準備的日軍有相當大的阻擊作用。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這是當時東北軍的後方大炮。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看這位士兵手上拿的裝備,就是當時東北軍的遠端炮彈,你可能會發現這個士兵有點像日軍士兵,沒錯,他就是日軍,手裡拿着的是繳獲的東北軍的裝備。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這是日軍繳獲東北軍的葆桢式戰鬥機。單從圖檔上來看,裝備确實比較先進。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這是日軍繳獲東北軍的重型轟炸機。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這幅圖說出來很多人可能不會相信,這是東北沈陽兵工廠火炮工廠中的房間照片。有關資料顯示,東北沈陽兵工廠在當時已經是比較先進的兵工廠,在當時已經能少量生産亞洲罕有的240重炮!後來日軍在占領此處兵工廠看到裡面的生産器具,驚呼此處的兵工廠并不比日本國内的兵工廠差。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下面這些圖都是沒有加油的坦克。因為東北軍匆匆撤退,這些坦克也被日軍截獲,最後這些坦克去了哪呢?到了僞滿洲國給了溥儀的滿洲軍。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

這幅圖就不用另外說了,日軍占領東北軍司令部,哎,這麼強大的軍隊,就這樣不抵抗把東北三省送給了日本人,真是令人唏噓啊!

又到9·18:少帥張學良到底錯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