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賣櫃向騎手收費引争議 誰該為服務費買單?

作者:看看新聞

視訊加載中...

近日,全國多地的外賣櫃開始面向騎手收取服務費引發熱議。與幾年前的“免費使用”和去年的“試點收費”不同,此次收費範圍更廣、覆寫城市更多。那麼,這筆費用該不該收?又該向誰收呢?

外賣櫃向騎手收費引争議 誰該為服務費買單?

今天上午,東方衛視記者電話采訪了幾位外賣騎手了解相關情況。有騎手表示,從今年開始,外賣櫃陸續都收費了,每次使用需要支付0.3元至0.6元不等,也可以購買平台月卡,比單次收費稍微優惠點,但算下來每月收入仍比以前要減少上百元。還有騎手告訴記者,他們每一單外賣其實也就賺個幾塊錢,而每一單外賣櫃的費用卻占到他們賺到金額的10%,這對收入本就不高的外賣騎手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不過,對于外賣櫃要收費的問題,也有騎手表示贊同。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外賣騎手告訴記者,雖然每月要花上百來支付外賣櫃的費用,但這節約了他們每一單的配送時間,友善了他們的配送過程。這名外賣騎手說,一些寫字樓每一層的人都很多,在外賣高峰時期,等電梯都要等很久,萬一沒有按時送到,顧客給差評,還要被平台扣錢。是以,他覺得收點錢放外賣櫃挺好的,至少是多一個選擇吧。

外賣櫃向騎手收費引争議 誰該為服務費買單?

外賣櫃是近年來為解決外賣配送“最後100米”難題而推廣的,被廣泛應用于寫字樓、商圈、醫院等送餐環境複雜的場景。每個外賣櫃配有數十個可掃碼的櫃格,外賣騎手掃碼解鎖櫃格存放外賣,再由顧客輸入驗證碼取餐。有資料顯示,有了智能取餐櫃之後,騎手每單平均可節省4-10分鐘,極大提升了配送效率。

外賣櫃不僅節約了騎手送餐的時間,也友善了白領取餐。有消費者在接受東方衛視采訪時就表示,外賣櫃對于在寫字樓辦公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寫字樓内辦公人數太多,拿錯外賣的情況時有發生。外賣櫃提供了一定保障,既友善又安全。即使來不及立刻下樓去取,也可以保證自己的外賣不被拿走。不過,當記者問起如果放外賣櫃要向消費者收費的問題時,幾位消費者都表示無法接受。

外賣櫃向騎手收費引争議 誰該為服務費買單?

那麼,外賣櫃非收費不可嗎?有業内人士就表示,外賣櫃雖然能解決餐飲、外賣行業的配送痛點,但對于營運方來說,物業費、清潔費以及電費、維修等運維成本高企。對營運方來說,免費模式不可持續。

律師楊鄒華就表示,外賣櫃的建設和運維的确需要成本,但這部分的成本如果讓顧客或者騎手來承擔顯然存在不合理之處。對于騎手來說,外賣櫃是平台自行設定的,而騎手和平台之間往往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勞務派遣關系或其他的合作關系。如果使用自家的平台還需要收費,那肯定不合理。平台和騎手是建立了勞動關系,作為用人機關的平台,本身就需要為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工具和條件,如果騎手使用自家的外賣櫃還需要收費,從法律上來說,則是不合法的。其次,對于顧客來說,我購買的外賣應該給我送到指定的地點,如果強制送到外賣櫃且還需要收費,也違反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外賣櫃向騎手收費引争議 誰該為服務費買單?

到底該如何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時,促進外賣櫃的合理使用與長遠發展?對于這一問題,律師楊鄒華認為,如果使用外賣櫃需要收費,也應該區分使用場景和對象。對于和平台建立勞動關系的騎手,外賣平台應該免費提供外賣櫃給其使用,這是平台作為用人機關的責任。對于與平台建立勞務關系或者勞務派遣關系等其他關系的騎手來說,可以根據關系的遠近,按照階梯價格分别計費,給到騎手一定的選擇權利。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選擇是否使用外賣櫃,如果需要收費的,也應提前告知,給到消費者選擇的權利。另外,如果有些商務樓、園區不允許外賣員上樓的,也不能強制要求消費者使用外賣櫃,商務樓應提供合适的場地給到騎手放置外賣,并起到一定的監管作用。

楊鄒華還強調,勞動者、外賣騎手在勞動過程中本身處于弱勢地位,往往受制于平台限定的規則,即使平台在他們身上抽絲剝繭,外賣員依然隻能通過埋頭苦幹的方式來賺辛苦錢,給騎手帶來極大負擔。平台可以通過在快遞櫃投放廣告、與線上商家合作等方式來解決營運成本。

(看看新聞Knews編輯:彭曉燕 陳昱卉 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