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利比亞飓風導緻一萬多人死亡,全球極端惡劣天氣為何越來越多?

作者:南國勁松

随着飓風(相當于中國的台風)“丹尼爾”9月10号襲擊利比亞東部,引發嚴重洪災。目前已經導緻一萬多人遇難,另外一萬餘人失蹤!

利比亞受災地區德爾納市在9月14号宣布 進入最高緊急狀态。

據阿拉比亞電視台報道,德爾納市為了提高救援效率,限制隻有救援隊才能進入該市。當地媒體負責人表示:有大量失蹤人員被埋在泥漿、廢墟中或者被沖入大海。

利比亞東部很多橋梁道路被洪水沖垮,國際救援力量突破重重阻礙,從四面八方趕往利比亞災區。世界衛生組織和糧食計劃署緊急調撥救援物資投入救援工作。

近些年,全球極端惡劣氣候不斷發生,洪澇幹旱高溫等極端天氣給人類帶來的災難越來越多。随着全球工業化城市化程序加速,随着世界人口不斷上升,人類對大自然索取力度的不斷加強,大自然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喜怒無常,全球氣溫不斷上升,極端惡劣氣象災害頻頻出現。

就像今年夏天,歐洲出現了曆史上罕見的高溫天氣,中國東部地區北方山東河北等地也經常出現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北極冰川大量融化,全球氣溫不斷上升,讓地球變得越來越不适宜人類生存了。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最先降臨到那些生态脆弱的地方,而利比亞就是一個生态環境極其脆弱的國家。

利比亞飓風導緻一萬多人死亡,全球極端惡劣天氣為何越來越多?
利比亞飓風導緻一萬多人死亡,全球極端惡劣天氣為何越來越多?

利比亞是個北非國家,國土176萬平方公裡,首都的黎波裡,人口710萬人。2011年卡紮菲政權被推翻後,政局動蕩,暴力事件頻發。由于國内産石油,日子比較好過些,2022年國内生産總值388億美元,人均國内生産總值5465美元,在非洲這片酷熱、貧窮、落後的土地上來講,經濟收入不算低。

利比亞雖然有176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乍一聽還真不小,但其實這些國土絕大部分為沙漠覆寫,全境95%以上的地區為沙漠或半沙漠,隻有沿海和東北部内陸區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境内無常年河流,無大湖泊,經濟以開采石油為主,北部沿海地區有一定的捕魚業。這也是為什麼利比亞有那麼大國土面積而全國隻有710萬人口的原因了。

更糟糕的是,利比亞的沙漠屬于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最大的熱帶沙漠,極度幹旱,幾乎寸草不生,面積達700多萬平方公裡。屬于生态極端脆弱的地區,利比亞北面是地中海。這片被三個大洲包圍的大海現在也變得喜怒無常變幻莫測了。

那麼,是什麼導緻了全球極端災害天氣越來越多呢?

首先是地球日益膨脹的人口,地球人口已經步入“80億時代”。80億人口,标志着人類發展越過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但也極大考驗着地球生态系統。人類選擇何種行為模式将決定地球是否能承載這麼多人,建構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态文明将會使人類進入可持續發展階段。

人類現在已經統治了整個地球,成為地球霸主,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管理地球及地球上的一切。但是人口過多超過大自然的承載能力,對大自然不夠尊重,過度索取開發,也會遭到自然界的懲罰。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人類本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人類自己。

有意思的是,放眼全世界,幾乎越是貧窮的國家就越能生孩子,人口增加速度很快,而那些發達富裕國家人口增長緩慢,有的甚至還出現了負增長。

首先很多貧困地區養活一個孩子的成本更低,基本上就像養一個小狗差不多,而發達富裕國家養活一個孩子成本代價很高,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發達國家的人大都屬于享受型的人,對生孩子沒什麼興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地方的人内心深處由于沒有真正的信仰,充滿了對死亡的恐懼,總想通過生養很多孩子,讓自己的基因更多留在這個地球上。在中國雲南的一些邊遠貧困大山區,有的夫妻家裡本來很貧窮,結果卻一口氣生了十幾個孩子。這些農民是相當自私的,總想着拿着孩子當小狗養,讓孩子也繼承自己的貧窮和苦難。

利比亞飓風導緻一萬多人死亡,全球極端惡劣天氣為何越來越多?
利比亞飓風導緻一萬多人死亡,全球極端惡劣天氣為何越來越多?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被迫來到這個世界的,人類嬰兒的第一種聲音都是啼哭。沒有良好的生活條件,生一堆孩子跟自己受罪,本身就是一種自私和罪惡。

本來生存空間就有限,又加上極高的生活成本,很多人壓力重重,焦慮不安,要麼内卷,要麼逃避,要麼躺平,要麼996、007,不分晝夜加班,是以有不少人抑郁了。為什麼大陸很少出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什麼我們總是浮躁,總是靜不下心來,因我們的生存空間太小而生活壓力太大,生活成本太高了,其中一個天價房價就讓很多年輕人選擇了躺平和不婚不育。在這樣焦躁壓抑的環境下,人們是沒有足夠的心情深入研究學問的,總是一心想着怎麼賺塊錢,怎樣考研考公,怎樣擊敗對手,增加了内卷的程度。還有懸在我們每個人頭頂我們現代人引以為傲的核武對人人類社會毀滅性的威脅。是以我們隻能焦慮和不安。

第二随着全球工業化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到大氣層中,一些未經嚴格處理重金屬污染物 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對地球的生态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首當其沖的就是大氣臭氧層被嚴重破壞,大氣臭氧層的耗竭,并不止局限于南極北極,整個大氣臭氧層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還有随着地球上水域受到污染,一些地方土地重金屬含量超标。這些都使得自然生态環境越來越惡劣。

還有世界上不少國家建立了核電站,雖然絕大多數核廢水是經過處理過的,但也多多少少會對海洋造成一定影響。而日本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福島核電站因核洩露造成的核廢水排入大海,更是對海洋生态環境造成了緻命一擊,是對全人類的犯罪,是海洋生态的一場災難。或者這也會影響到整個海洋氣候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有人說,地球不适合生存了,我們人類可以探索去别的星球生存啊!說這話的人無知又可笑,地球都被人類禍害成這樣,難道還要繼續禍害别的星球嗎?難道我們就想不出來一條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嗎?如果人類肆意妄為,讓自己的自私貪婪膨脹,随意奪取,那麼就算再有10個地球都不夠破壞的,而關鍵是我們目前隻有這一個地球。

第三,由于地球人口大量增加,人類需要更多的土地養活增加的人口,是以,中國的黃土高原由原來的森林密布被砍成了今天的黃沙滾滾千瘡百孔。更為嚴重的是地球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熱帶雨林是地球之肺,巴西和東南亞熱帶雨林經常被大面積砍伐,用于當地發展經濟、開墾土地種植糧食。

過度砍伐熱帶雨林将會造成植被破壞,植被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加重,造成河道阻塞,全球變暖,污染加重,地球上極端氣候越來越多。

人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環境優美,水草豐美,,糧草充足的地方,但是我們人類應當有一種自覺,有一種對大自然起碼的敬畏,和大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充分尊重客觀規律,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并自覺地控制人口數量不能超過地球對人類的承載極限。

如果人類不自律,不控制自己無窮的欲望和貪婪,最終整個地球會被人類親手毀掉,人類也将消失在宇宙長河之中。

有時候我看到世界地形圖會有一種焦慮,我們中國雖然國土面積廣大,但是真正适合人類生存的平原面積太少了,14億人口中的大部分擁擠在東部平原丘陵地帶,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這麼内卷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于各大國平原做一個面積上的對比:第一俄羅斯1200萬平方公裡;第二加拿大,約540萬平方公裡;第三美國,482萬平方公裡;第四澳洲,約276萬平方公裡;第五巴西,約230萬平方公裡;第六位中國,約115萬平方公裡;第七位印度和哈薩克斯坦并列:約80萬平方公裡。

由此可見,我們中華民族由于人多地少,注定了要艱苦奮鬥,注定要内卷嚴重,注定了要愚公移山,古往今來,中國曆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一般都是土地革命,就是因為中國的土地面積太少了,少數人擁有大量土地,大部分人卻無立錐之地的階級沖突造成的。這也是中國曆史上為什麼頻繁改朝換代的原因之一。

利比亞飓風導緻一萬多人死亡,全球極端惡劣天氣為何越來越多?
利比亞飓風導緻一萬多人死亡,全球極端惡劣天氣為何越來越多?

對于一個以農耕文明為主題的民族來講,土地就是命根子,可是過度開墾,違背自然規律人口增長過快,也受到了大自然的很多懲罰。至今,中國的土地面積承載人口已達14億,過度繁衍,土地資源更加緊張稀缺,土地财政難以為繼,城市化高速發展,建了太多的高樓大廈肯定對氣候也長生了很大影響。

中國的傳統觀念由于缺乏真正的信仰,喜歡生而忌諱死,喜歡多子多福,喜歡讓自己的基因

流傳,為了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就以拼命生育後代來對抗死亡,然而從來不考慮土地對人口的承載能力。是以,為了養活這麼多人,我們拼命開墾土地,在山東丘陵,很多地方把梯田修到了懸崖峭壁下面;在陝西安康的漢江邊上,人們在三四十度的突坡上直接開荒種地,連梯田都沒修;更讓人驚歎的是,前些天我去山西霍州,用無人機航拍發現,在一千五百米高的霍山頂上,竟然 也被開墾出了一大片梯田,我想那附近應該會有一個小山村吧。

其實,僅按照中國的平原面積來看,中國有五到七億人口比較合理,那時候人口下降,人均占有資源量會有很大程度提升,将會極大地緩解内卷,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氣候的影響。

中國古人熱衷于土地,今天的人對建房子炒房子很癡迷,14億人口已經減了六億棟房子,據說夠50億人口住了,而且現在還在不斷的建。關鍵是我們目前人口已經呈現負增長趨勢,這些房子,不僅僅占用大量耕地,不利于大氣降水空氣循環,對生态環境産生不利的影響,而且一百年以後,又會給我們子孫後代留下一個沉重的負擔,單是這些混凝土垃圾就難以處置。

中國人總是講“人定勝天”,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直改變自然環境,這是不對的,人類社會的發展應該和大自然對人口數量的承載能力相比對,應該學會尊重自然發展規律,一個社會要良性發展,必須做到三個平衡:政治生态平衡、社會生态平衡、自然生态平衡。

希望人類能夠真正尊重大自然,認真思考這些極端自然災害給人們帶來的啟示,努力探索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共生共存的新路來。

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人類自己,我們要認真思考怎樣做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既發展了經濟,又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環境,減少對自然界的破壞,進而也減少極端惡劣氣候災害的發生!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将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利比亞飓風導緻一萬多人死亡,全球極端惡劣天氣為何越來越多?
利比亞飓風導緻一萬多人死亡,全球極端惡劣天氣為何越來越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