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回歸、榮耀崛起,蘋果迎來“大考”?

作者:海報新聞

“平淡無奇,沒有任何實質性更新”“好像更新了又好像沒更新”“這一次連牙膏都不想擠了”,今年備受期待的“科技圈春晚”——蘋果新品釋出會後,iPhone 15系列遭遇了空前的口碑滑坡。

而在此前,華為毫無預兆地宣布了“先鋒計劃”,直接開售新款旗艦手機Mate 60 Pro和Mate X5,引發全網讨論,被指令蘋果“措手不及”。

更有意思的是,華為背着蘋果“悶聲幹大事”的時候,曾經休戚與共的榮耀也轉身在2023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nternationale Funkausstellung Berlin,以下簡稱IFA)上,以《展開未來(Unfold Tomorrow)》為題,沖全世界聊起了折疊屏手機。

當消費電子需求整體下行,智能手機陷入微創新瓶頸時,蘋果也顯出沒有“餘糧”的窘迫來,“統治”高端市場良久的蘋果到底還有多少優勢?國産巨頭們的新機會來了嗎?

變數重重,蘋果迎來“大考”之年

第一次配備潛望式鏡頭,第一次使用3nm制程工藝的晶片,第一次用上钛合金邊框,第一次采用Type-C接口……

華為回歸、榮耀崛起,蘋果迎來“大考”?

iPhone 15 Pro。圖源/蘋果官網

iPhone 15系列釋出,盡管有很多個“第一次”,卻依然沒有止住指責其“毫無新意”的各類負評。

遙想2007年,喬布斯稱手中絕不完美的第一代蘋果“領先行業五年”,當時聽來或許令人感到驚訝,但時至今日,蘋果早已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多年壟斷地位。

但十幾年過去,智能手機市場早已卷成麻花。安卓廠商們更是十分擅長堆料,手機性能瘋狂溢出。

iPhone 15 Pro系列使用的3nm制程工藝A17 Pro晶片盡管被業界視為“王炸”,但對絕大多數一般消費者而言,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反倒是消費者最在意的續航、信号差等痛點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這也讓蘋果不僅沒能依靠iPhone 15系列創造驚喜,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外在挑戰。最新财報顯示,蘋果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營收下滑。iPhone一直以來占據蘋果營收半壁江山,随着被寄予厚望的iPhone 15系列的釋出,失望之聲卻随之彌漫開來,釋出會期間,蘋果股價便一度大跌2.5%,最終以下挫1.71%收盤,總市值跌破2.8萬億美元。

當蘋果迎來“中年危機”的時候,安卓陣營正在主動出擊。

時隔1000多天,華為帶着HUAWEI Mate 60 Pro回歸高端市場,并未事先張揚,但卻足夠引發轟動。

華為回歸、榮耀崛起,蘋果迎來“大考”?

HUAWEI Mate 60 Pro。圖源/華為官網

該款手機采用全新的自研處理器,第二代昆侖玻璃及玄武機身架構,配合華為一直以來擅長的影像系統以及鴻蒙4.0系統,一經面世便掀起搶購熱潮。

HUAWEI Mate 60 Pro更是全球唯一支援撥打/接聽衛星電話、自由編輯衛星消息的智能手機,成了名副其實的“向上捅破天”。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華為的歸來對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這将逼迫蘋果走出舒适圈,更加積極地創新。言下之意,直指蘋果在創新上的乏力。

資本市場常常先知先覺,最先感受到風向的變化。甚至早在iPhone 15釋出之前,受到華為複蘇和被資本機構做空等多重因素的影響,9月1日至9月7日一周的時間内,蘋果跌去了超過1800億美元的市值,随後瑞銀、日本瑞穗銀行等機構即分别下調了iPhone 15的出貨量預期,以更加保守的态度面對iPhone的銷售。

傳統中高端智能手機早已進入存量市場競争,此消彼長成為常态。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原本華為與蘋果在國内高端機市場已經形成彼此緊咬的态勢,但自2020年華為晶片開始“斷供”,蘋果便迅速蠶食其空出的一大部分市場餘量。而今華為重回正面戰場,蘋果的“一家獨大”局面即将快速松動。

不僅如此,一條蘋果尚未涉足的黃金賽道上也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新玩家。折疊屏手機快速崛起,相關廠商趁機攫取部分高端市場佔有率,已然成為突破智能手機市場發展瓶頸的最大變數。

9月2日,攜新一代折疊旗艦榮耀Magic V2及時尚折疊屏概念機榮耀V Purse,榮耀在IFA的高調亮相,就是一次成功的“秀肌肉”。

技術碾壓,榮耀領銜“卡位”折疊屏黃金賽道

為什麼IFA會選擇榮耀作為三年來唯一發表開場演講(IFA Opening Keynote)的中國科技品牌?為什麼榮耀會以《展開未來》為主題,面向全球展示折疊屏技術實力?

很簡單,折疊屏的技術創新,代表着未來手機發展的最新方向,而榮耀即是個中翹楚。

在手機行業整體遇冷的時候,隻有折疊屏手機呈現出逆勢高速增長的趨勢。IDC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27萬台,同比增長102%。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預測,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有望将在2024年迎來爆發,達到1000萬部;2025年,中國折疊屏市場規模将達到1700萬台。

相比華為的“向上捅破天”,榮耀是以“向下紮到根”的姿态,從手機市場底層邏輯做調整,切入了“折疊屏”這條當下的黃金賽道。

“紮根”意味着很多不在聚光燈下的時間,背後是榮耀每年拿出營收的10%投入研發的不計代價,是一款折疊屏研發投入10個億的笨功夫。

iPhone 15 Pro的一個重要賣點是選用了強度重量比更高、更輕也更耐用的钛合金材質,成就了迄今最輕最薄的iPhone Pro機型。而這一材料,正是由榮耀首次引入到智能手機行業的,7月12日釋出的榮耀Magic V2,是全球首款采用钛合金鉸鍊的折疊旗艦機,鉸鍊的軸蓋部分,更是行業内首次采用钛合金3D列印工藝。

厚重問題以及背後涉及的技術路徑,此前一度是折疊屏遲遲無法輕裝上陣的最大掣肘。

艾瑞咨詢《2023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洞察報告》顯示,2020-2022年,中國折疊屏新品平均厚度(折疊态)超過1.2cm,2021年更是達到了1.5cm,而機身厚重正是使用者體驗折疊屏的重要痛點之一,也是此前折疊屏為何隻能是小衆和備用機,無法替代直闆旗艦的關鍵因素。

輕薄才是折疊屏的第一科技力。而隻有創新思路上的升維進化,才能帶來結果上的降維打擊。

“全球很多消費者對于大内折屏的認知實際上是被誤導了,比如三星的Galaxy Z Fold4和Fold 5,13、14毫米厚,續航能力隻有4000多毫安時。”趙明表示,榮耀的研發目标正是超越現有的遊戲規則,讓折疊屏手機相較于直闆機既有突出的續航以及綜合性能體驗,也有同樣輕和薄的握持感受。

科技界有一個定律,隻有比相近替代品好上10倍,才能真正在競争中具備領先的優勢壁壘。而要做出10倍改進,最明确的方法就是創造全新的事物,破而後能立,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價值。

這也是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在平闆電腦上曾經做過的事情。2010年之前,平闆電腦并不實用,不論是2002年微軟的Windows XP版平闆電腦,還是諾基亞2005年的“網絡平闆電腦”,幾乎都沒有市場。

之後蘋果釋出了iPad,設計上改進的幅度很難衡量,但是蘋果在所有方面做到了大幅改善,平闆電腦從不好用變成了很有用。而蘋果也順理成章躍過“前浪”,成為大衆公認的平闆電腦的品類開創者。

而在2023年的折疊屏領域,榮耀顯然正在重走蘋果當年在平闆電腦上走過的路。

以使用者需求為起點,榮耀跳出傳統折疊屏産品的既有研發邏輯和創新窠臼,從設計理念、材料、器件、模組、散熱、結構等所有方面重新考量,甚至跨界航天航空、地質鑽研、仿生科學、新能源材料、一體化制造等多個學科領域,用210多項技術突破全面重構手機。

榮耀Magic V2擁有由盾構級高強度鋼材料、钛合金耐久鉸鍊、青海湖電池等創造的極緻輕薄體驗,閉合态薄至9.9mm,展開态薄至4.7mm,是有史以來最薄的智能手機;在提供3倍于直闆機螢幕使用面積的同時,重量甚至輕于iPhone 14 Pro Max(重240g)、三星Galaxy S23 Ultra(233g),僅有231g,也是世界上迄今最輕的書本式折疊屏手機。

華為回歸、榮耀崛起,蘋果迎來“大考”?

至此,榮耀建立起了自己在折疊屏領域的領先壁壘,更以極緻輕薄的折疊技術徹底打破了直闆機和折疊機之間的界限。

上市以來,榮耀Magic V2連續四周斬獲折疊屏市場單品份額第一,其熱銷也助力榮耀品牌市場佔有率快速攀升,第三方權威機構資料顯示,7月起,榮耀連續4周市占率登頂中國市場,份額最高達19.5%,為全品牌整體第一。

繼引領行業進入“毫米時代”的Magic V2後,即将于9月19日在國内釋出的大外折折疊屏産品榮耀V Purse更以低于9mm的厚度打破了自己此前創造的輕薄行業紀錄。

智能裝置的進化,不止于技術,更要引領未來的生活方式。可以說,已在9月初IFA上搶先亮相的榮耀V Purse,其更加輕薄的體驗,成為榮耀重構思維的再一次落地,同時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展現了手機在美學層面上的突破,化身時尚單品,更換一張桌面便如同換了一個手拎包。榮耀V Purse的嘗試,無疑讓科技感與時尚感的融合有了更大的可能性,也成為榮耀在折疊屏領域持續突破創新與引領的象征。

華為回歸、榮耀崛起,蘋果迎來“大考”?

脆弱、笨重、昂貴,這些幾乎與折疊屏手機牢牢捆綁的标簽,如今都已成為過去式。

當蘋果仍在舒适圈内徘徊的時候,華為正面突破限制,重回高端市場主賽道;榮耀則是換道狙擊,從主賽道中切割出自己的新增量,率先在折疊屏手機“卡位賽”裡C位出道,讓“折疊屏=榮耀”的認知,在核心技術與創新理念的加持下不斷深入人心。

千帆競渡,行業全新周期開啟

iPhone 15系列釋出之前,就有華爾街大佬選擇做空蘋果,之後多家機構也相繼下調蘋果出貨量,蘋果的創新“套路”正在漸漸失靈,蘋果穩赢的時代已經過去。

IDC資料顯示,從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在國内600美元以上手機市場佔有率已由71.9%跌至65.4%。

IDC分析師也在最新的分析文章中表示,随着華為的回歸以及其他國内安卓廠商努力建立屬于自己的高端産品節奏和高端品牌形象,蘋果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将會遭遇更大的挑戰。

華為在中國市場快速回歸後,蘋果在國内高端市場不斷上漲的份額預計将較快回落。而一度有評論稱,榮耀将是華為回歸後受到沖擊最大的手機廠商。

殊不知,榮耀不僅與華為系出同源,更是在華為蟄伏的時候,在折疊屏領域創新沉澱、異軍突起,并加速海外拓展步伐,面向全球市場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也讓外界看到中國科技品牌走向全球、與最強競争的雄心。

“一家獨大”的局面不僅限制了行業的充分創新與多樣性,也讓消費者無法擁有更多的産品選擇和服務體驗;率先突破現有創新瓶頸,拓展手機消費體驗,開啟手機行業發展的全新周期,本是行業核心玩家們共同的責任。

“我認出了風暴而激動如大海。”當華為“輕舟已過萬重山”後,智能手機市場正在迎來的,正是榮耀CEO趙明口中“千帆競渡”的嶄新局面。

創新仍在路上,未來已經“展開”。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