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納來華留學生阿傑:偏愛中醫勤練針灸

作者:MtimeTime.com

中新網煙台9月14日電 題:加納來華留學生阿傑:偏愛中醫勤練針灸

作者 王嬌妮 楊馥甯

認穴、押手、刺入、撚轉、提插……在位于山東煙台的濱州醫學院,來自非洲加納的臨床醫學專業小夥阿傑手握小小銀針,一遍遍進行針灸練習,這套動作他已熟稔于心。

加納來華留學生阿傑:偏愛中醫勤練針灸

圖為阿傑在為他人針灸。曲正揚 攝

“中醫用區區幾根銀針就能治病,這很厲害。”阿傑稱,剛開始他覺得針灸“不可思議”,但随着不斷了解與親眼見證,他開始相信針灸,并通過學習與實踐,掌握了穴位與針法。

阿傑常常用假人和假皮進行練習,更多的時候拿自己“練手”。技藝逐漸成熟後,他還抓住機會實踐,為周圍的人解決小痛小癢,在同學中闖出了一些小“名氣”。

“中醫強調整體觀念,注重調節身體各方面的平衡。”阿傑認為,中醫學是中國古代醫學理論和實踐的總結和歸納,博大精深。

加納來華留學生阿傑:偏愛中醫勤練針灸

阿傑努力鑽研針灸方法,漸漸掌握了穴位與針法。曲正揚 攝

2019年,阿傑進入濱州醫學院開啟學醫生涯,他立志要用先進的醫學幫助家鄉人。在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中,中醫學深深吸引了他。

随着學習的深入,阿傑發現,已有的中文知識不能滿足對中醫的學習需要,于是他繼續磨練中文,并通過了中國漢語水準考試(四級)。拼音、發音和文法都是學習路上的“大山”,他一邊學習一邊“打卡”中國各地風光,在旅行中加深對詞句的了解。

學好中醫需要懂一些文言文,阿傑泡在圖書館,苦讀中國古代著作典籍。剛開始靠死記硬背,後來他試着解讀其中的含義。讀到《黃帝内經》裡的語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阿傑剛開始不明白“已”和“未”的含義,通過查閱資料,最終了解了整句話是告訴人們要防病于未然,不要等病入膏肓了才四處求醫。

加納來華留學生阿傑:偏愛中醫勤練針灸

圖為阿傑與同學在一起練習書法。受訪者 供圖

學習古文的同時,他還迷上了中國古詩詞。從一句“岱宗夫如何”中,阿傑不僅讀懂了詩句的表面意思,還讀出了詩人對泰山的仰慕與贊美。

“中國的文言文,初見時不了解其中含義,通過多讀多查,我發現了其中蘊含的豐富道理。”在各類中國傳統文化誦讀比賽中,常常能見到阿傑的身影,他還獲得了2021儒家經典跨語言誦讀大會“最佳國際傳誦人”稱号。

加納來華留學生阿傑:偏愛中醫勤練針灸

阿傑認為,中醫在他的家鄉大有可為,希望将中醫帶到加納。曲正揚 攝

“加納也有古醫,當地人相信‘土辦法’勝過西醫西藥。”随着對中國醫學、中國文化的了解日深,阿傑認為,中醫在他的家鄉大有可為,針灸、按摩、刮痧、拔火罐這些方法見效快、成本低,容易被接受,且加納有大量的小型診所,也有利于中醫推廣。

據了解,阿傑所在的學校濱州醫學院自成立以來培養了大批外籍醫學人才,許多來自南韓、巴基斯坦、加納等國的學生,把中醫學帶回了自己的家鄉。(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