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和黨的故事 | 一位老紅軍的風骨 ——憶中共“七大”代表我的父親劉先

作者:蒼南釋出

提示: "蒼南釋出" - 關注我們

劉賢介紹

劉賢,又名劉法延,1915年10月出生于蒼南縣泸山鄉波平社群拱橋村的一名村民。1936年6月加入紅軍先遣師,擔任劉穎和蘇瑜的特工,1938年9月任定平縣委書記,1939年當選為中國共産黨"七大代表",1941年2月抵達革命聖地延安, 參加了中國共産黨的七次會議,參加了整頓、大生産運動和黨的七次會議,1964年6月,他被任命為國務院大興安嶺戰争司令部發展與發展部副司令員。

我和黨的故事 | 一位老紅軍的風骨 ——憶中共“七大”代表我的父親劉先

1965年,劉某首次參與生産勞動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兄弟父親的老衛兵夫婦,回到家鄉,見到父親曾經工作過、住過的地方,在"劉賢同志紀念碑"前,祭祀掃地、植樹、花籃,表達哀悼。父親是戰争年代,或是建和時期,都對人民表現出無限的忠誠,對自己的工作高度負責,對自己嚴謹的自律,為我們做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父親加入紅軍的過程充滿了傳奇,他關山萬裡突破重圍,參加中央"七",血迹斑斑的衣服進入東北開辟基地,重傷随後在森林海雪林前線奮鬥了十年,組建了中國第一個省級武裝林警總部。他的忠誠,他的貧窮,在他的一生中激勵着他的子孫後代的成長。父親去世二十六年後,我常常覺得他和戰友們一起,成了一片山、湖、星海的海洋。

跟随紅軍:窮人期待翻身

他的父親曾用名劉發一,1915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平陽縣(今蒼南縣)的波平社群拱橋村,從小就隻上了兩個月的民辦學校。他10歲就對地主牛群、饑餓、虐待和虐待,是以性格固執直率,憤世嫉俗。1935年他得知,廬山随紅衛兵,扮演地主、士紳,影響很大,加入紅衛兵花了不少時間,期待能夠翻身。在團隊中,父親了解紅軍的革命事迹,心中萌發了加入紅軍的強烈希望。

1935年初,蘇瑜、劉英在中央的指揮下,組建了中國勞工、農民和紅軍先遣隊,由抗日先遣隊突破了軍團政治部、保安局、衛生局、供應部等機關,加上直屬的機槍隊, 保安、通訊股共500餘人,共500餘人,蘇瑜擔任處長,劉穎擔任政委。1936年4月,蘇瑜、劉穎駐浙南,成立了中國共産黨浙江省臨時省委。

1936年6月,他的叔叔劉慶陽被葉飛任命向劉英彙報延東遊擊隊從福建東東到家鄉波平鄉的工作。臨走前,劉慶陽提到父親加入紅軍。為了遮住國民黨的眼睛和耳朵,劉穎深夜派了兩名紅軍士兵到他父親的家中,假裝把他的雙手綁起來帶走,他的父親從中走上了革命之路。

然而,他的父親參加紅軍,還是被當地國民黨僞A發現,當天他就跑到廬山鎮向民團報到。第二天,一班治安隊員闖進我家,抓住我奶奶,綁起來挂在房子的橫梁上,用兩束點燃的香殘忍地燒傷了我奶奶的屍體,她忍受着劇痛,過去幾次暈倒,還是沒有說劉穎、蘇雯站和劉賢參加紅軍。

我和黨的故事 | 一位老紅軍的風骨 ——憶中共“七大”代表我的父親劉先

勇敢:遊擊戰迅速發展

進軍浙江後,他在浙南開辟了遊擊隊基地,為了鞏固新開的浙南基地,劉穎非常重視地方幹部的培養,先頭師的一些幹部也從軍隊轉到地方工作,或者擔任地方上司職務。父親身材不高,長虎背熊腰,強壯強壯,在紅軍隊伍中還算是一點文化氣質,再加上他的膽識,戰鬥勇敢,赢得了劉穎書記的贊賞。他很快被調到閩南擔任秘密特工(現在是一名保安)和翻譯。1936年8月,他的父親加入了共青團。

1936年12月,蘇禹和劉穎率領部突破國民黨正規軍和保安部隊約10萬人的封鎖線,開展艱苦的反"包絡"鬥争,以毛澤東同志的"十六字"遊擊戰方針,結合實際勝利一次又一次。父親參加過李嘉善、鳳文等四大戰役,每月幾場小戰役(在泰順、平陽、福鼎、瑞安等地打遊擊戰)。有一次伏擊,一次殲滅敵兩個排,繳獲了幾挺機槍,很快殲滅了敵軍的便衣排和保安團的四個連,給群衆極大的鼓舞下,年輕人都加入了紅軍,浙江遊擊隊發展更加迅速。

1938年2月,他的父親被劉穎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3月,蘇穎率升到主力部隊到前線抵抗,劉穎留在浙江堅持鬥争,父親一直跟着劉穎堅守在浙南的基地。4月,浙江省臨時委決定恢複定平縣委,林惠山任縣委書記,父親任縣青年黨委書記。9月,林惠山調任福定縣委書記,父親接任定平縣委書記。

在此期間,中國共産黨的第二次合作,全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日救援運動。他分析了當時的情況,重點介紹了國民黨以前摧毀的地區和開拓新地區的開拓,重點是反日救贖的宣傳群組織,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他親自主持了一期黨員教育訓練班,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在縣内點面逐漸推廣,進而總結出一套教育訓練班、掃盲班、夜校等形式教育黨員和廣大群衆的成功經驗。同時,采取"帶頭尋線索,關系求關系"的方針,積極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丁平地區革命形勢已進入鼎盛時期。到1939年10月,定平縣委已重建黨組織40餘個,培養黨員300餘人。

前往延安:突破重封,參加中央七大

1939年7月,他的父親參加了在平陽北港的鳳頭和馬頭港舉行的浙江省委第一次代表大會,該代表大會有26人參加,代表全省近2萬黨員。劉穎作政治報告和工作總結,通過了《關于目前抗日戰争形勢和浙江黨任務的決議》,選舉劉穎為省委書記,劉穎、林義新、林惠山、劉賢等12人作為浙江代表到延安參加中央"七大"會議。

當時,蔣介石反動當局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共産黨的中心轉移到了浙江的後方,浙江的革命形勢十分嚴峻。代表團接到中央政府的電報,意在扭轉局面,浙江主要上司人不能離開,浙江要繼續奮鬥。除了劉穎,還有四個人留下來,是以到延安的代表是林毅鑫、林輝山、劉賢等5個人。

一路上,戰争正在肆虐,艱難困苦,在地下黨的護送下,在主幹道上,代表們走着,一邊戰鬥,穿過無數敵人的封鎖線,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在1941年2月才到達革命聖地延安。在延安,他們有幸成為中央黨校和男校("抗日大學"的前身)的第一批學生。代表們一邊學習《關于加強黨的黨性的決定》、《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等檔案,一邊學習清理和大規模生産運動,一些革命性著作。

1945年4月,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會上,父親聽取了毛澤東關于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朱德關于解放區戰場的介紹和劉少奇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以及周恩來、陳雲、葉建英、陳毅的重要報告。他後來多次回憶起代表大會,仍然興奮和光榮,并說他已經更徹底地接受了精神上的洗禮,對建立新政權和共産主義道路充滿信心。

血火之旅:奉命挺進東北邊境

1945年,中央的《關于東北基地的建立和鞏固》是解放戰争時期黨中央的戰略,10萬軍隊和2萬名黨政幹部進軍東北,打了三年多的艱苦解放戰争。

9月,父親随黨政軍北上延安,日本投降東北戰場,參加了三年之久的解放戰争和新政權的建立,在南滿軍區指揮部擔任組織科科長,先後參加了沈陽解放戰和"四平防戰", 在戰鬥中左腳受傷,然後調到地方工作,随軍到黑龍江滿族北部,一邊土匪,一邊建政府。

1946年6月,鐵利縣政府成立,劉曉波擔任縣委書記,原縣長,全面開展工作。組織47人運動隊,配置設定到天生、神樹、鐵利三區,改造農業協會群衆組織。為開展反強奸反欺淩清算鬥争,僞阿長"南巴田"李景雲代替了法律。八個農業協會被改組,96人被強奸。并動員青年入軍,全縣122人應征入伍。

1947年2月,海嫩省政府成立,鐵利縣直轄。縣工委舉辦"土地改革骨幹教育訓練班",教育訓練60名維權人士。6月下旬,學習延安精神,全縣開展"大生産戰役",擴大農業播種面積2600個,建立利民油田、勝利水稻廠、煉油廠、神樹煤礦、軍工廠等,由省政府主席範式。

臨海雪原:十年林業奮戰勝利

1949年,東北解放,新中國成立後,父親在東北林業前線工作了30多年:1949年任黑龍江省雨花森工業局局長,1952年任齊齊哈爾省農務局局長,1954年任黑龍江省林業委員會主任,1954年任黑龍江省林業委員會主任, 林業部哈爾濱森工業廳廳長,省林業廳副廳長,1958年任牡丹河土地委員會委員、林業部部長,1961年任沈陽東北經濟社會建設材料局局長,1964年任吉林省林業廳廳長。

1964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按照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發展建設大興安陵林區。

1964年6月,大興安嶺成立林區作戰司令部,由鐵道軍副司令員郭偉成率領。

我和黨的故事 | 一位老紅軍的風骨 ——憶中共“七大”代表我的父親劉先

1964年,周總理出具《任用書》

他的父親被任命為副總司令兼生産部部長(周恩來發出委任書),4月在北京參加吹風會,6月在哈爾濱指揮部率領調團,成立特區政府,成立四大部門,政治部、工程部、生産部、 物流,26個辦事處。11月,中央國務院(64)754準許成立指揮黨委,羅玉川、何輝炎、劉賢等11人,羅玉川任特區書記,劉賢任特别行政區第一副書記。1966年3月,父親還擔任大興安嶺特别行政區森林管理局局長、特區武裝部隊司司長。

父親在林業部和省委的直接上司下,認真貫徹執行《大興安嶺林業發展建設規劃》,研究提出了"鐵第一"、"對口建設"、"兩條腿走"的具體方法,堅持黨幹部"五條路"和"五帶"的作風(吃、住、 學習、工作、共進、帶頭學毛、帶頭吃苦耐勞、帶頭克服困難、帶頭節儉、帶頭遵紀守制度),本着"五小"(小犁、小手斧、小磚窯、小擔、小土籃)、自力更生、從零開始, 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站立,安定下來,走向勝利。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建設,特區先後建成林業局8個,林場51個,年産木材276萬立方米,累計供應物資1733萬立方米,繳納國家稅金1.6億元。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的父親遭受了殘酷的鬥争,他從文化大革命回來,在上海做了癌症手術。找回屍體後,聽從組織,組建了在我國林業前線組建的黑龍江省第一支武裝林警大隊,并擔任過從40年前林業護林員到公安民警大隊再到武警部隊的副書記、黨委書記、組長。休息後,父親依然關注着林業的發展,特别是1987年"5.6"大火和1991年"9.1"洪災,他每天在家檢視地圖,注意了解災情,并與當時的國務院秘書長陳俊生聯系,談起他多年的救火經驗。

我和黨的故事 | 一位老紅軍的風骨 ——憶中共“七大”代表我的父親劉先

1980年,他在森警部隊成立兩周年之際在大會上發表講話。

度假歸來:一件充滿深情的外套

1982年,父親副省長休假後,他被調回家鄉,擔任溫州市政協副主席,後來在省幹式休養院度過了晚年。

父親對黨特别忠心,這次他的身體已經很爛了,左腳受傷,右眼摘除,左眼隻有0.3視力,幾乎看不見,但他沒有怨言,依然堅持每年去劉穎、蘇玉打仗的地方,深入群衆調研,到浙南老區、偏遠山區, 村莊,探訪窮人;

父親獻身于事業,常說,毛主席在延安時期教導大家,國事是國家公務,不是一黨一派的私事,是以他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參與政治和政府,從各行各業講更多關于紅軍的故事, 延安的精神,努力發揮作用。兩年後,他誠懇地向當時的浙江省委書記王芳提出:我的職位還是給年輕同志們,他們的精力和頭腦,都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王芳書記聽後深受感動,父親在省裡幹休息,過晚了。

父親的生活特别差,除了唯一的西蒙斯,家裡沒有家具。長期以來接受革命教育,他覺得西蒙斯也是一種奢侈,而且睡眠不習慣,後來和鄰居們一起換上了硬床。他過着有規律的生活,用水電省水,飲食簡單,每天自己做飯,一碗面條就足夠了。對他人慷慨解囊,支援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帶領家鄉幹部群衆,建設"劉英國小",建設農村道路。

1991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主任彭震來到杭州時,浙江省委老書記鐵英向彭震彙報,介紹父親為七中委代表、延安"抗日大學"學生,彭非常高興,送給父親一份珍貴的禮物, 一盒《南泥灣》錄音帶,父親回到家,反複唱歌,像孩子一樣快樂快樂。1991年,父親連續兩年被評為浙江省優秀共産黨員,連續三年被評為浙江省優秀退休幹部。

我和黨的故事 | 一位老紅軍的風骨 ——憶中共“七大”代表我的父親劉先

1995年5月22日.m 11時30分,他的父親在哈爾濱因病去世,享年80歲。1997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李澤民為他題詞《劉賢同志紀念碑》。

劉斌(劉賢的四個兒子),男,1954年生于哈爾濱,1970年生于黑龍江五長祥,1973年在空軍空軍,曾就職于沈空南空分部司令部訓練部,1988年調到當地政府部門,出海後經商, 現定居杭州。

來源/蒼南郵報

編輯/鄭偉馮瑞元

路透社/王文波朱建德

蒼南縣媒體中心全媒體矩陣:

紙質媒體:今日蒼南(電子版 網站:jrcn.cnxw.com.cn)

電視媒體:蒼南電視台

廣播媒體:蒼南人民廣播電台

網絡媒體:蒼南新聞網(網站:www.cnxw.com.cn)

新浪微網誌:蒼南電視台、微網誌蒼南

微信公衆号:蒼南釋出(cnfabu),蒼南電台989(CNFM989)

新聞客戶:中國藍新聞用戶端"藍傳媒号▪蒼南"頻道,趕溫州客戶蒼南頻道

移動應用

搖一搖。第一名:蒼南縣熔化傳媒中心

視訊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