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荒漠化地區違建高爾夫球場 為何屢罰屢開?

作者:看看新聞

視訊加載中...

陝西榆林近日被曝在荒漠化地區違建高爾夫球場,且在無任何審批手續的情況下營業了十多年。對此,榆林市9月12日釋出情況通報稱,高度重視,已成立由市發改委、市警察局、市資源規劃局等相關部門和榆陽區政府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行徹底調查,調查工作正在進行。

荒漠化地區違建高爾夫球場 為何屢罰屢開?

涉事球場位于榆林市沙地森林公園内一個名叫“綠淘沙-大漠生态城”的項目裡,占地近3000畝。航拍畫面顯示,球場内風景優美,草坪修剪一新。電瓶車拉着顧客在不同的果嶺間穿梭,也有不少人正在揮杆。

荒漠化地區違建高爾夫球場 為何屢罰屢開?

從業人員介紹,球場實行預約和會員制,會員卡最低32萬元。雖然價格不菲,但是每天來打球的人卻不少,少則70、80人,多則近200人。由于球場分布在衆多沙丘之間,球道起伏較大,是以有不少顧客評價說,在這裡打球比一般高爾夫球場更具挑戰性。但出于同樣的原因,為了保障草坪的生長,球場的用水量很大,每個晚上都要澆水兩個小時左右。

荒漠化地區違建高爾夫球場 為何屢罰屢開?

公開資料顯示,球場的經營者“榆林大漠綠淘沙城市運動俱樂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冊資本2000萬元,營業範圍包括體育運動、球類運動、餐飲住宿等。記者對比第二次和第三次國土調查衛星圖發現,球場建設前,土地屬性為“灌木林地”,僅18個球道就占地2960畝。該球場曾作為旅遊景點在社交平台上被推廣,賣點主要集中在“沙漠中的綠洲”等方面,但也曾因和周邊居民搶水、污染環境等問題出現在媒體的公開報道中。

荒漠化地區違建高爾夫球場 為何屢罰屢開?

在引發關注之後,榆林市發改委、榆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從業人員對記者表示,該球場的建設沒有履行過立項審批手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違建項目。另據榆陽區自然資源局和規劃局從業人員稱,該球場近年來曾多次被處罰,累計罰款超過200萬元,但屢罰屢開,每次罰款後會停業幾天,然後繼續營業。

此事再次引發公衆對于荒漠化地區治理與高爾夫球場違建等議題的關注。

荒漠化地區違建高爾夫球場 為何屢罰屢開?

榆林市地處陝西北部、毛烏素沙地和黃土高原的交界地帶,年降水量僅400毫米左右,是典型的荒漠化和沙化地區。近年來,毛烏素沙地的治理已卓有成效,但要想滿足一座綠意盎然的高爾夫球場的建設,顯然是“杯水車薪”。

涉事球場是一座36洞的國際标準高爾夫球場。據專業人士測算,在西部高原砒砂岩區建一座這樣的球場,每年耗水量預計有500萬噸,相當于一個巨型“抽水機”。而沙漠地區由于地質構造特殊,澆下去的水很快就會流失。為了保障草坪能夠自然生長,需要的水就更多。這就不禁讓人産生疑問,在沙地這樣嚴重缺水的地區,水源又從哪裡來呢?

據附近村民介紹,涉事球場的用水,來自附近煤礦的地下水。事實上,當地村民的農耕和生活用水,也同樣來自于這些地下水。在球場開建後,當地地下水的水位已經有所下降,井要鑿得更深,耕地要澆得更勤,特意栽種的防風固沙的植被也更容易缺水枯萎了。此外,球場的綠草如茵依靠大量化肥農藥“保鮮”,對水土都形成了一定的污染。這些都使得當地本就脆弱的生态環境更加惡化。

此外,記者調查發現,涉事高爾夫球場未獲得審批,還有另一個原因。早在2004年,針對各地瘋狂開建的高爾夫球場,國務院辦公廳曾專門下發通知,明令禁止準許建立高爾夫球場。但這種項目可能帶來的巨大紅利,讓不少人铤而走險。以生态園、綠化項目或體育公園的名義,打“擦邊球”開建高爾夫球場的案例,現實中屢見不鮮。此次被曝光的球場,就屬于當地沙地生态公園的招商引資項目。

荒漠化地區違建高爾夫球場 為何屢罰屢開?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有400多家高爾夫球場違規開建,其中259個已在執法整治中被取締。那麼,接下來該如何進一步清理違規球場?如何對違法違規者形成震懾、杜絕屢禁屢建?

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研究所所長王燦發認為,高爾夫球場由于地形、覆寫面、綠化等原因,其建設和營運對當地生态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水資源浪費問題、水土流失問題以及環境污染問題。是以,對于高爾夫球場的開建,應該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此次發生在榆林的違建事件,發生在國務院明令禁止的背景下,且屢罰屢開,背後原因值得深思,相關責任值得追究。不僅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也要問一問,為何多年來的監管止步于罰款?對相關的包庇者、隐瞞者等責任人,也要進行嚴肅追責。

王燦發表示,随着聯合調查組的工作逐漸展開和深入,相信此事中的違法違規事實和細節将會逐漸明了和公開,應當借着這個機會,認真分析和評估其中暴露出來的漏洞,并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填平和修正,進而實作令行禁止、言出必行,将各種任性亂為關進法治的“籠子”。

(看看新聞Knews編輯:金梅 陳昱卉 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