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陵大盜孫殿英被俘獲,私人物品:26根金條,一柄随身古劍

作者:人間不良

本文素材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自1947年3月蔣軍發動了重點進攻以來,連接配接西北和山東的豫北地區成為了一塊極其重要的棋局。為了削弱蔣軍東西兩個主戰場之間的聯系,晉冀魯豫野戰軍決定在月底開始發動豫北反攻作戰。這次行動的策劃者劉鄧首長的意圖是:主力威脅鄭州和新鄉之間的地區,誘使敵軍調動援兵,然後在運動中殲滅敵軍,随後奪取一些小據點,争取更大的戰果。

東陵大盜孫殿英被俘獲,私人物品:26根金條,一柄随身古劍

為了實作這一目标,劉鄧将手下的10萬部隊劃分成4個集團,其中陳錫聯3縱和王近山6縱組成的3個集團是豫北戰役的主力,它們在平漢路以東地區展開進攻,迫使蔣氏調動整編66師和整編第9師從山東戰場趕來支援。機會來臨時,6縱在4月初北上圍攻湯陰,準備徹底摧毀平漢鐵路。

湯陰的守軍由孫殿英率領的暫編第3縱隊組成。孫殿英自稱是明末抗清英雄孫承宗之後,最初成為東陵的大盜是為了報家國之仇。然而,孫殿英在抗戰初期投靠蔣氏,後來左右逢源,成為一個亂世中的奇特人物。他曾被日軍包圍後投降,之後又誘捕了自己的老上司龐炳勳,二人共同投降,分别擔任僞軍“24集團軍”的正副司令。抗戰勝利後,孫再度投降蔣氏,所部改編為暫編第3縱隊,駐守湯陰。

東陵大盜孫殿英被俘獲,私人物品:26根金條,一柄随身古劍

按照劉伯承的計劃,攻占湯陰的關鍵在于打援而不是直接攻城。他希望先打擊孫殿英,迫使蔣軍增援,然後在運動戰中殲滅援軍,最終再奪取湯陰。然而,蔣軍的主力部隊對聲名狼藉的孫殿英深感厭惡,不願冒險去救他。當6縱開始進攻湯陰時,孫殿英急需援軍,但蔣氏的山東戰場指揮官王仲廉率部增援,卻在新鄉附近停止前進。

為了迫使孫殿英投降,劉伯承不得不調動3縱前來協助6縱攻擊湯陰,最終奪取了外圍據點張莊。鑒于湯陰的戰略重要性,蔣軍的參謀總長顧祝同下令王仲廉增援。然而,王仲廉并不積極,他率領4個半旅分成三路前往湯陰,但最終卻在3縱和6縱的打援部隊的聯合攻擊下遭到殲滅。王仲廉失去了繼續增援的意願,決定退守新鄉,不再前進。

東陵大盜孫殿英被俘獲,私人物品:26根金條,一柄随身古劍

湯陰戰鬥仍在繼續時,上海《申報》報道了孫殿英堅守孤城,拒絕投降的“英勇事迹”。劉伯承曾給孫殿英寫過一封勸降信,但孫殿英堅決回信:“你攻你的,我守我的;我沒有種,我不守我的城,你沒有種,你也不必胡語了。”這段對話凸顯了孫殿英的堅韌和劉伯承的野心。

然而,劉伯承并不将湯陰視為最終目标,而是看作是一次引敵出動的政策,他在城外部署大量部隊,準備在适當時機展開反攻,擷取更多的戰果。但是,計劃打援并吃肥肉的初衷未能實作,于是劉伯承決定直接攻占湯陰。從4月30日開始,我軍發動了總攻。由于之前的壕溝挖掘和近距離作戰準備,總攻進展迅速,僅用了一夜的時間就清除了外圍防線。

東陵大盜孫殿英被俘獲,私人物品:26根金條,一柄随身古劍

孫殿英感到絕望,他急需蔣軍的援助,連發電報請求增援。蔣氏回電稱:“望兄以當年守亳州的精神頑強堅守。”這是對孫殿英的嘲諷,因為孫殿英在守亳州時曾頑強抵抗蔣軍數個月,令他們久攻不下。

5月1日下午,我軍成功攻入湯

陰城内,孫殿英帶着他的司令部選擇放棄城池,向東南方向的石家莊逃離。6縱的18旅53團被指定為全縱的預備隊,他們布陣在石家莊東南側,任務是監視潛在的敵軍。其中,3營9連的連長楊靠山和營部書記武英帶着一名通信員跟随着一支潰兵進入石家莊。他們注意到一個巨大的地堡,猜測這可能是孫殿英的司令部。于是,武英和通信員堵住了地堡口,而楊靠山則手持二十響和手榴彈,躍上地堡頂,三人同時高聲呼喊:“繳槍投降!”

東陵大盜孫殿英被俘獲,私人物品:26根金條,一柄随身古劍

地堡内的人吓得心驚肉跳,不久後紛紛出來投降,領頭的是一名頭戴禮帽、身穿大衣的中年人,看起來約莫五十多歲,正是孫殿英。他交出了自己的左輪手槍,而通信員從他的腋下搜出了一支精緻的小手槍。

湯陰戰鬥結束後,孫殿英和其他團以上的軍官被押送到我軍縱隊,孫殿英則被送往軍區。根據孫的馬弁交代,孫殿英的住處挂着一把墓中盜來的寶劍,前天夜裡,這把劍竟然自動出鞘。孫殿英認為這是不祥之兆,于是跪地祈禱。據馬弁交代,孫殿英的周圍到處都是手槍,抽屜裡、枕頭下,甚至身上至少攜帶了三支手槍。軍區的保衛人員非常重視這一情報,在劉伯承親自審問孫殿英之前,他們從孫的禮帽中搜出了一支微型小手槍。

東陵大盜孫殿英被俘獲,私人物品:26根金條,一柄随身古劍

劉伯承對孫殿英說:“抗戰初期,不能說你們沒有貢獻,但以後的表現确實令人失望。”孫殿英卻情緒激動地反駁道:“老蔣下指令叫我當漢奸,事後又秘密派人來想把那個指令要回去,那還能行啊!”

孫殿英的個人物品被全部收繳,但軍隊在搜查中并沒有找到傳說中的翡翠西瓜、夜明珠、九龍寶劍等珍寶。雖然這些墓中珍寶的存在曾經傳聞,但實際上孫殿英早在孝敬給了宋美齡、宋子文、戴笠等重要政治家後,他身邊值錢的東西除了26根金條外,就隻有那把傳說中能顯靈的古劍。

東陵大盜孫殿英被俘獲,私人物品:26根金條,一柄随身古劍

這柄劍,據孫殿英自己說是三國趙子龍的“青釭劍”。然而,《三國演義》中的描述并沒有記載趙雲曾有過這把劍。是以,這把劍的來曆成為一個謎團,但毫無疑問它有着非凡之處,否則孫殿英也不會讓貼身侍衛随身攜帶了20多年。然而,這把劍的最終下落仍然不為人知,成為了一個難以解開的謎題。

在解放軍的戰俘政策的影響下,孫殿英很快消除了敵對情緒。然而,多年吸食鴉片的後遺症卻對他造成了緻命的打擊。同年底,孫殿英在獄中去世,時年58歲。

東陵大盜孫殿英被俘獲,私人物品:26根金條,一柄随身古劍

這段曆史充滿了曲折和戲劇性,孫殿英的人生經曆也是一段充滿了波折和反複的傳奇故事。他的死亡标志着這一時期的戰火漸次平息,然而,這段曆史仍然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反思。戰争背後的故事不僅是英雄與反派的鬥争,更是一個時代的印記,一個國家的沉浮,以及一個人命運的轉折。如同那把失落的青釭劍一樣,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着被揭開,以便更好地了解曆史的真相。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