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老師是奧運冠軍”

作者:春河月亮

新華社廣州9月10日電:"我的老師是奧運冠軍"

新華社記者 車曉軒 鄭天紅 王浩明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在電視上看到的奧運冠軍長大後會成為你自己的體育老師?抓住奧運冠軍教體育課,既拼"手速"又打運氣。奧運冠軍的體育課,會不會特别"虐待"嗎?這些"世界第一"如何教導"運動白人"?當奧運冠軍教"學習公牛"時,會産生什麼化學反應?帶着這些問題,讓我們走進第37屆教師節奧運冠軍老師的教室。

(字幕)冠軍 VS 校長

冠軍老師遇到校園霸道同學時,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對于羽毛球奧運冠軍張繼璇和她的同學們來說,感受就是一個字——"虐待"。

7日,在中山大學東校區體育館,2004年雅典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冠軍張繼璇定于.m 10:00至5:30.m。她于2017年來到這所大學,已經教了四年,學生們還在課前半小時準備上課。

上午是新生新學期的第二節課,一個半小時後,第一個小時就是體能訓練。伸展、配速訓練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做一個完整的來回,有的同學叫"吃不下"。

就連對于已經打了四年羽毛球的計算機學院軟體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劉思傑來說,"張先生這班很累,她很嚴格,标準很高,但收獲還是很大。他說,去年,張繼舜的班級經過一個學期後,他突破了下肢力量的瓶頸,腳步要快得多,是以這個學期繼續"跟随"。

中國大學管理學院大三學生的情況幾乎是羽毛球"小白"。在速度訓練中,她的動作不協調,被張繼璇拉出了團隊個人輔導。"上節課我也單獨輔導過,雖然張老師要求嚴格,但她很溫柔,隻要我有進步,她就督促我鼓勵。奧運冠軍并不像我想象的那麼遙遠。她說。

就算是奧運冠軍,給大學生上課,也會有壓力。張繼璇說:"能測試中年孩子正在學習的惡霸,确實他們腦電圖很多,有時候上課會問很多問題,有些問題其實我沒想過。是以,在我上每節課之前,我會坐下來思考我将如何繼續并找到回答他們問題的方法。"

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冠軍喬浏陽于2020年11月來到中山大學任教。為了讓遊泳這堂公共體育課更加有趣,焦浏陽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想辦法在課堂上盡可能地"以專業用語",比如不要說"翻身夾",而是讓學生背靠牆壁擡起雙腿,用腳掌踩到池邊的牆上, 用"吹水""吐泡泡"的形象語言代替"呼吸",讓"遊小白"能很快找到感覺。

(副标題)技能VS精神

"我從沒想過,我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的奧運冠軍,将來會成為我的老師。"中國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大三學生楊亞安說。作為學校高水準運動遊泳隊的一員,楊雅安從國小開始就看了焦浏陽的比賽,沒想到自己的偶像真的會走到身邊。

除了能夠與偶像近距離接觸外,同學們不僅從這些奧運冠軍身上學到運動技能,奧運冠軍們就要堅持不懈,懂得感恩,更尊重對手的精神,讓中學生有了很大的收獲。

羅偉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67公斤級金牌得主,在大學任教8年。在她的課堂上,學習遠非隻是一個把戲,而是在每一份"禮物"中學會感恩,學會關注别人,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

羅偉說,她的班級最讓同學們期待的是"講故事時間"。"我不僅會告訴他們我的黃金時刻,我還會告訴他們我輸球的那一刻,當我受傷的時候,我是如何從低谷中恢複過來的,我用什麼樣的心态來面對大困難,當我沮喪并想放棄時,我是如何堅持下去的。"羅偉說。

談及成為老師以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焦楞陽說:"一等班有個男孩怕下水的時候,站在他旁邊,說'我被淹了,是以我不該學,也該試。我隻是想看看你",當我說"沒關系,你必須相信自己,你必須相信我,我在這裡看着你,我不會讓你淹死,我會救你的!'"

經過九節課的訓練,學生在期末考試中遊了50米。"他終于突破了,我感到非常充實。更重要的是,對他來說,無論将來遇到什麼困難,相信如果今天回頭看,對他都會有所幫助。"

(字幕)體育與教育

羅偉認為,目前中國人對體育并不是特别重要,其實體育對年輕人的影響還沒有真正意識到。"作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和體育老師,我應該讓我的學生知道體育是多麼重要,他們從參加體育運動中得到了很多。不僅為了他們自己,他們将來還可以作為他們的第一位體育老師帶孩子參加體育運動。他們将終生受益,這也是我作為老師的責任。"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其實正處于一個非常好的時代,他們應該珍惜。他們需要知道自己的使命在哪裡,他們不能在奮鬥的年紀選擇安慰,他們需要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他們需要能夠抓住自己,他們可以為自己的國家赢得榮耀。"羅偉說。

幫助學生實作目标,是焦浏陽目前最大的願望。"實際上,當老師和當運動員是一樣的。當老師是為了幫助他們從不來參加會議時,從無到有,不斷超越,突破自己,這其實是競技體育或體育已經重複突破自己的過程。"作為老師、奧運冠軍,或者普通人,她希望人們能把體育放在自己的生活中,把體育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因為隻有這樣,中國的體育才會變得越來越強大,從體育強國到體育強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奧運冠軍走出校園,越來越多的奧運冠軍活躍在校園裡。也許這正是體育教育的融合的全部意義所在。(完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