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敏:明朝中期戶部尚書,主張将運往邊境的糧饷進行折色!

作者:淺談百科

#古籍裡的曆史#

李敏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員,出生在襄城,也就是現在的河南許昌。于景泰五年考中進士,被授予監察禦史的官職。

到了天順初年的時候,李敏奉命前去安撫平定貴州一帶的蠻人,回來後負責在北京城周邊巡按。

到了成化初年的時候,因為得到别地官員的舉薦,李敏得以被越級提拔為浙江按察使,後調任為湖廣按察使。

李敏:明朝中期戶部尚書,主張将運往邊境的糧饷進行折色!

在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李敏相繼擔任了山西、四川左、右布政使。

成化十三年,李敏被提拔為右副都禦史,負責前去大同巡撫。期間遭遇到了敵騎出沒塞下,李敏鎮定指揮,挑選壯士進行伏擊,成功擊退了這夥敵寇。

成化十五年時,李敏被征召回京城充當兵部右侍郎。四年後,因生病回家休息一番。病好之後,以左副都禦史的身份負責前去巡撫保定諸府。

成化二十一年,李敏被拜為戶部尚書。之前,李敏在大同巡撫的時候,見到山東、河南等地将糧饷轉運過來的時候,常常會在半路上出現較大的損耗,這些損耗自然都被加在普通老百姓的身上,是以很多老百姓為此苦不堪言。

李敏:明朝中期戶部尚書,主張将運往邊境的糧饷進行折色!

對此,李敏做主允許除了會計歲支外,都允許老百姓将這些糧饷折合成銀子,很多老百姓和邊地的将士都是以感到十分友善。

等到如今李敏當上戶部尚書,便上書請求将畿輔地區以及山西、陝西等地諸多州縣中,每年都需要負責輸送邊糧的人,每糧一石折征銀一兩,以十分之九輸邊,并依時價折算軍饷,有餘銀就招商購糧以作軍儲。

李敏的這個建議得到了憲宗皇帝的允許和同意施行。自此以後,北方的春秋兩稅都會折合成銀兩。

當時,正處憲宗皇帝末年,其開始變得昏聩起來,讓很多宦官和奸臣都得到了許多莊田賞賜。這些宦官和奸臣即便是後來被問罪之後,一般都會被剝奪所賞賜的莊田。可問題在于,這些莊田在被剝奪之後,并沒有重新交給普通老百姓去耕種,老百姓們并沒有因為這些宦官和奸臣而獲得直接的利益。

針對這些情況,李敏請求招聘一些佃農去耕種這些莊田,每畝征稅銀三分,得到憲宗皇帝的同意。

當年京城發大水,李敏利用這個機會積極上書陳述厲害,表示:“畿輔現有皇莊不過隻有五所,共占地十一萬二千八百餘頃;而各大勳戚、中官所擁有的莊田達到三百三十二所,共占地三萬三千一百餘頃。”

李敏:明朝中期戶部尚書,主張将運往邊境的糧饷進行折色!

“無論是皇室所擁有的莊田,還是各大勳戚、宦官所擁有的莊田,他們往往會雇用一些無賴過去管理。這些無賴到處恃勢奪人牲畜、田産,傷人性命,侮辱婦女,很多無辜老百姓為之痛心不已。很多災異兵變就會由此而起”

“我大明朝的皇莊開始于正統年間,那時候很多藩王子弟都還沒有分封,是以就占據着很多空地來設定莊田。諸王去藩地後,莊田仍歸官府,後代沿襲這種做法。”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必另設皇莊呢?請求陛下盡數革去莊戶,讓百姓佃耕,每畝一概征稅銀三分,用作後宮的各項開支。”

“如此一來,隻是失去了皇莊的名号,但卻能夠平白得到一筆不錯的财政收入。”

“至于權貴政要諸人的莊田,也請選擇佃戶領種,由專門機構課稅,然後由莊田擁有者到專門機構去領取田稅。”

李敏:明朝中期戶部尚書,主張将運往邊境的糧饷進行折色!

“如此老百姓有地可種,就會感到比較開心。官民之間的沖突可以得到有效緩解。”

李敏的這條建議最終沒有得到了憲宗皇帝的認可。

弘治四年,李敏因為身體生病而上書請求退休,孝宗皇帝派醫生過去治療一番。過後,李敏依舊堅持辭官退休 孝宗皇帝由此用意讓葉淇去頂替其戶部尚書的位置。

李敏退休後還沒回到自己的家中,就直接病死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