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作者:簡史微鑒

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紅色的“關注”按鈕,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當災難來臨前,你會幹什麼?

很多網友可能會表示趕緊去超市搶購蛋肉、面包、友善面、水果,油鹽醬醋等等東西,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想法。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不難發現,中國人遇到災難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囤糧食”,其他啥也不管,先保證未來的時間不餓肚子就行了。

但是美國人就不一樣了,他們遇到災難的想法跟我們截然不同,甚至有點讓人不能了解——囤衛生紙。

為什麼美國人會有這個習慣呢?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美國人在疫情期間搶購清潔用品

如果你對美國人遇到災難搶購衛生紙一事沒什麼概念,那我們就先來看一看新冠疫情期間,美國超市的狀态。

在2020年疫情反撲時,美國群眾陷入了恐慌,他們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去超市,不管三七二十一,盡自己最大努力搶購衛生紙。

當地很多媒體就報道,因為疫情的反撲導緻群眾再次囤貨,像沃爾瑪超市、克羅格超市等大型生活超市的廁紙、消毒紙巾等等清潔用品被搶購一空。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2020年11月17日,很多沃爾瑪超市的門店,清潔用品已經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大型連鎖超市克羅格和大衆超級市場甚至因為斷貨,進而開始限制每位顧客購買紙巾的數量。

第二天,美國一家市場調研公司釋出資料:

“21%的廁紙及紙巾貨架斷貨,創本月新高;16%的清潔用品貨架持續供應短缺。而疫情之前,大約隻會有5%-7%的貨架會庫存不足。”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原來,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加州州長釋出的“居家令”,加州大部分地區實行宵禁,時間會維持一個月,加州市民隻好搶購生活用品。

也正是因為“廁紙荒”,使得美國商場不得不進行限購,商家們開始限制顧客購買清潔用品的數量,各個超市的規定也不盡相同:

“克羅格超市就規定:卷紙、紙巾、消毒濕巾以及洗手液等産品,每人最多隻允許購買兩樣。”

“巨人超市(美國東北部連鎖店)要求每人隻能購買一卷大号和四卷小号廁紙及紙巾。”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那段時期是美國在2020年出現的第二次市民瘋狂購買生活用紙的現象,不過,好在超市和居民都提前做好了準備,缺貨情況也不算特别嚴重。

CNN的疑問

也是在疫情期間,美國群眾大規模搶購紙巾的消息鋪天蓋地地傳來,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就表示:

“群眾為什麼要囤衛生紙?這是一個連衛生紙制造商都無法回答的問題。”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美國一家主營紙制品加工的公司,湯姆·塞拉斯(Sellars Absorbent Materials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這可能并不是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增多,但是這種行為确實給供應鍊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衛生紙是如何制造的呢?先來說說原料,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樹木原漿,另一種是回收的紙漿,比如說廢棄的影印紙等材料,這些材料經過加工也可以變成紙漿。

樹木原漿或者紙漿帶到造紙廠,造紙廠再進行加工,制成大号的“母卷”,寬度普遍超過了100英寸。加工後的“大卷筒”會被送到紙類加工廠。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我們從工廠購買大卷筒紙,然後根據紙張品質,用裝置将其切割和包裝成特定的最終産品,如衛生紙或廚房用紙。”

整個造紙過程中,包裝和運輸屬于最後一個環節。

當出現意外時,群眾可能會大量搶購紙張,需求增多,産量必須也得跟上,這就導緻工廠裡的機器一天24小時連續不斷運轉,但是,紙張的生産能力是固定的,如果說供給速度跟不上需求的話也無能為力。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2020年,“衛生紙”頻繁登上頭條,其實不光是美國,從那年2月份開始,英國、新加坡、澳洲等國都開始了“搶廁紙”風潮。

舉幾個例子,美國加州的一家超市一開門,衛生紙就被搶購一空,一位顧客來晚了,衛生紙和其他清潔用品都沒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位顧客竟然當場報警。

澳洲的一個報社,專門多列印了八頁的空白版面,目的就是為了給讀者當廁紙,當地超市裡,有顧客為了搶一卷衛生紙大打出手,甚至還驚動了警方。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英國更加離譜,遊樂場裡的抓娃娃機,裡面的娃娃玩具直接被從業人員換成了衛生紙或者其他清潔用品。

“恐慌性購買可能是對疫情“失去心理控制”的一種行為反應,也可能與當局缺乏明确訓示有關。”

這是專家的表述,群眾大量購買衛生紙很可能是一種從衆行為。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其實關于購物也有“心理學”從中影響,人們通過購物來達成某種情緒狀态,恐慌性購買正好滿足了人的三個基本心理需求,一個是自主性,一個是關聯性,一個是能力。

歐美群眾購買衛生紙的原因

其實,歐美群眾确實要比中國人更需要衛生紙。

根據statista的調查統計,一個美國人每年要消耗掉141卷衛生紙,平均下來不到3天就用完一卷。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而一個中國人每年僅消耗49卷衛生紙,平均下來也就一周一卷,這個差距是相當大的。

而且,歐美國家的人平時也有囤衛生紙的習慣,隻不過疫情期間囤的更加瘋狂而已,歐美家庭的衛生紙消耗量大,比如說上廁所、擦鼻涕。

有些網友會問了,我們上廁所或者擦鼻涕也會用到紙啊,不一樣的是,歐美家庭洗完手也需要用到紙巾,或者是打掃衛生,擦桌子、擦廚房的鍋碗時也用紙巾,甚至是打掃地闆時也用紙巾,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而中國人擦手一般會用到毛巾,擦桌子一般會用到抹布,打掃地面一般是拖把,這樣一對比,确實是歐美家庭更費紙。

美國和其他一部分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也與中國人不同,其實,中國的便利程度還是很高的,咱們這邊居民區和商業區區分的并不是特别明顯,比如說小區裡或者村莊裡,走幾步路就能看到一個超市或者小賣鋪。

而且,超市、小賣鋪裡的東西也十分齊全,基本的日常用品都能買到,是以大家基本也沒有囤東西的習慣,就算是臨時有需要,走兩步路也能買到。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但是美國不一樣,美國的居民區和商業區比較分散,居民區基本沒有購物的地方,群眾想要買東西也沒有那麼友善,是以說,很多美國居民就選擇囤東西。

“在美國沒有車可以說是寸步難行。”這是一位美國汽車部落客所說的一句話,這也印證了美國辦事購物并不友善。

有些美國人可能一周才去一次超市,而去的這一次可能會得買回來接下來一周所需要的東西,這其中也包括紙巾等清潔用品。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當然,美國人瘋狂搶購衛生紙也是因為從衆,這種心理還是比較普遍的,就比如說在日本核污水排放時,有人造謠說以後的鹽是稀缺品,要加緊囤鹽。

當時很多人就趕緊去超市搶購鹽,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也開始效仿着囤鹽,不過這件事情非常地荒誕,但這就是從衆心理在搗鬼。

歐美國家的人其實也一樣,周圍人都在大量囤積衛生紙,不明真相的人肯定會感覺接下來要發生什麼大事,如果自己不跟風買的話,心裡可能就會缺乏安全感,為了消除内心的恐懼,大家都會一哄而上去瘋狂搶購衛生紙,雖然裡面有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值得一提的是,衛生紙是一種比較便宜的商品,當人們預感到将來有危險時,搶購衛生紙會讓自己感覺“做了一些事情”,而且這種行為也不會造成什麼經濟負擔。

“衛生紙占據大量的貨架空間,如果賣光,相比小産品(如洗手液),大量的貨架空間無法被附近的其他物品填滿,進而會吸引更多關注。”

這是羅素(澳洲中央昆士蘭大學專家)給出的原因,因為衛生紙的體積較大,歐美超市的貨架中儲存的衛生紙較少,衛生紙被拿走,預留出了位置就很大,比較顯眼,如果想要擺上其他商品并不那麼容易,是以說就會引起比較大的關注。

為什麼災難爆發時,外國人喜歡哄搶衛生紙?中國人最喜歡囤啥?

比如說媒體的報道,可能有一部分媒體喜歡博眼球、賺流量,一旦貨架上衛生紙被搶購一空就釋出新聞,這就導緻居民可能會産生恐慌情緒,進而一窩蜂地都要購買紙巾。

其實,搶購紙巾與搶購食物的性質差不多,隻不過歐美國家的人對衛生紙的需求量比較大,再加上從衆心理的影響,最終才造成了這種奇怪的現象。

編輯:凡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