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城運河覓知音

作者:中國水事
龍城運河覓知音

龍城運河覓知音

龍城運河覓知音

常州,别稱龍城,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城,水網縱橫、河塘密布,流淌的大運河,如同藍色的飄帶鑲嵌在錦繡的龍城大地。

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自望亭經無錫達常州迄奔牛,常州人民開始沿着運河築城生活。當年,俞伯牙也正是沿此河流,泛舟而上,找到了鐘子期。高山流水話知音,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龍城運河覓知音

古延陵運河圖

曆史上的常州,運河穿城而過,城市沿着運河主軸鋪展,在千裡大運河上,這種形制堪稱唯一。依河而建,因河而興,是常州城2500餘年興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元朝以後,運河曾三次南遷,形成了現今“依河建城、河随城遷、河城相套”的“三河四城”風貌。

龍城運河覓知音

《古運回望圖》常州段運河

在這片小橋流水、枕河人家的江南水鄉中,還有不少文士名流與常州運河結下了不解之緣。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皮日休、杜牧、李紳等均曾泛舟河上,載酒載詩,記錄下了當年“滿船明月滿船煙”的水光山色和“碧葉田田擁釣蓬”的水鄉圖景。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一代文豪蘇轼因“烏台詩案”入獄。縱觀他極為坎坷的一生,曾浪迹十多個省份數十地,但每一地幾乎都是朝廷差遣或貶谪的無奈,唯有定居常州,是蘇轼唯一自願的選擇。尤其在臨終前一個多月,蘇轼書吐肺腑之言:“今且速歸毗陵,聊自憩,此我裡!”足見蘇轼對這方土地揮之不去的摯愛濃情。

龍城運河覓知音

東坡公園

運河的開鑿,縱貫常州全境東西,又是長江水域和太湖水域的分界、衆河之宗。如此将常州與其他地區完好聯結,構成了北由長江以達運河,南由南運河以達宜興、溧陽、金壇,東南順運河通無錫、蘇州、杭州、上海的水上交通網。

龍城運河覓知音

清代京杭運河常州段

運河凸顯了常州的“水域”優勢,也帶動了常州的經濟發展。作為常州經濟支柱的傳統米業、豆業、鹽業、絲綢業和木業等抓住機遇實作了複興發展。從事水陸銜接的各種挑挽、挑籮行業應運而生,擴大了經濟門類,而銀業、典當業、保險業及治病救人的醫藥業也越做越大,為傳統行業的發展提供保障。尤其是大米,常州雖然轄地不廣,但盛産的常州米氣味清香、細軟可口,博得了南來北往人們的交口稱贊,盛名由此遠揚,米業也随之勃興,商人們奔流不息地趕來常州做起了米生意。

常州這座城市依河而建,因河而興,經濟社會發展也由此形成了鮮明的運河特色。如今,常州運河也正在成為一條融風景名勝和曆史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遊景觀走廊。

稽核丨陳銳

監制丨樊弋滋

統籌丨羅景月 燕乃一

責編丨羅景月

文案丨張曉光

美術設計丨楊桦

校對丨孟京

參考文獻丨《常州與大運河骨肉相連》《六千裡運河 二十一座城》《常州運河史話》《常州運河的前世與今生》

圖檔來源于網絡

中國水利報社新媒體中心( 影視制播中心 )出品

(收聽更多夜讀文章,請關注“中國水事”微信公衆号,從菜單欄—主題欄目—夜讀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