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把麗嫔這2句話想了100遍,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作者:安知書影雜談
我把麗嫔這2句話想了100遍,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文丨安知不是 排版丨安知不是

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說康祿海在禦花園被麗嫔責罰,後來是麗嫔聽了甄嬛的話,才放過了康祿海。

後來麗嫔和曹貴人在景仁宮門前的對話,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

麗嫔說:我就是看他以前伺候過端妃,覺得還算識趣, 否則我也不可能用他。

曹貴人:姐姐真是好心性,這背棄舊主的東西,換作是我,那是斷斷不敢用的。

後來,麗嫔還說康祿海求着她,把他從活死人墓裡拉出來。

通過這些對話可以看出,康祿海之前是在端妃的延慶殿當差的。

我把麗嫔這2句話想了100遍,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而“還算識趣”,八成就是康祿海曾聽命于華妃和麗嫔,做過對端妃不利的事情。

甄嬛那次去延慶殿的時候,發現整個延慶殿隻有端妃居住。

吉祥告訴她是皇後為了讓端妃“靜心養病”,是以沒有安排其她嫔妃同住,而伺候的宮人,則是被端妃主動打發出去了。

連甄嬛一個小小常在卧病的時候,尚有5個宮人伺候,堂堂端妃,何至于此?

我把麗嫔這2句話想了100遍,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我把麗嫔這2句話想了100遍,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隻能說明華妃曾通過麗嫔,收買過端妃宮裡的宮人,或者零星地折磨端妃,或者在端妃的飲食、湯藥中做過手腳。

這個人應該就是康祿海,作為首領太監,都對主子不敬,那下面的人,隻會更對主子不敬,想來端妃也沒少被宮女太監折騰。

這些手段被端妃識破之後,便将信不過的宮人都打發出去了,隻留一個心腹吉祥伺候。

記得眉莊對甄嬛說過,主子不得寵的話,活得連奴才都不如。

甄嬛卧病的時候,康祿海曾和兩個徒弟議論甄嬛的病情,他們甚至覺得甄嬛就算好了也得不了盛寵。

我把麗嫔這2句話想了100遍,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因為甄嬛不得寵,連累他們師徒做了奴才中的奴才,是以康祿海連值夜都不願意去。

浣碧也和甄嬛說,最近宮裡的人都懶懶的,她才囑咐了兩句,連小印子都敢和她拌嘴了。

不光如此,流朱催促佩兒給甄嬛上茶的時候,也被佩兒怼了一頓,佩兒甚至說内務府沒送茶葉,隻能讓甄嬛喝水了。

連這種小宮女,小太監都敢和甄嬛的貼身侍婢拌嘴了,可想而知,康祿海這個首領太監根本沒起到好作用。

是以,從甄嬛的處境,也可以看出,當初端妃那裡的情況,隻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華妃手握協理六宮大權,自然有的是辦法對付端妃,麗嫔那句“活死人墓”怎麼那麼輕易就說出口了呢?

我把麗嫔這2句話想了100遍,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隻怕在背後,她們也曾這麼說過端妃。

曹貴人說康祿海背棄舊主,這其中,1是背棄端妃,2是背棄甄嬛。

雖然說端妃主動遣散宮人,可畢竟在延慶殿當差的時候,康祿海不光不盡心,還“賣主求榮”,為了一己私利“對付”端妃。

當然不和康祿海計較,端妃也是有不想和小人結仇的打算,但康祿海心裡應該也承了端妃的人情

就像曹琴默故意縱了華妃去搜閑月閣那樣,雖然是為了洩恨,但也幫到了甄嬛,甄嬛記了她一個人情。

既然曾經為華妃做過事,那新小主進宮,通過麗嫔向華妃求一個恩典,去一個有前途的小主跟前當差,那自然不是什麼難事。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那麼多人,偏偏康祿海能進碎玉軒當差的原因。

我把麗嫔這2句話想了100遍,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華妃協理六宮,内務府總管黃規全是華妃的遠親,人手安排這點事全憑華妃一句話。

隻可惜,康祿海沒有長線思維,太過于看重眼前的利益,甄嬛病了兩個月,他就急不可待地要為自己籌謀着找個新小主。

當初背棄端妃,他為自己謀劃到了很有前途的碎玉軒,這次背棄莞常在,他為自己家謀劃到了還算得寵的嫔位娘娘處。

真的不能說康祿海的謀劃有什麼錯,誰不想過好日子呢,誰不想過人上人的日子呢?

就像浣碧和甄嬛說太監宮女都懶懶的不好好當差時,甄嬛說的那樣:情理之中。

人性這兩個字,在康祿海身上表現的淋漓盡緻,他就是一個俗人,時刻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我把麗嫔這2句話想了100遍,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莞常在抱病,他就另找出路;莞貴人盛寵,他就想再回來伺候。

隻是世上哪有那麼好的事情,處處讓你算計到,一點虧也不吃,一點便宜也落不下。

就不說一直追随端妃了,就說他在甄嬛這裡但凡再忍耐一下,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奴才裡的主子”的生活了。

這世上總有人蠅營狗苟,處處算計,讨人嫌的同時,也不見得能比“相對躺平”的人得到更大的好處。

另:配圖來源截屏,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END

作者介紹:安知不是。

也許,文字可以治愈一切。

一起加油吧。

往期精彩:

端妃被誤會了

《甄嬛傳》:那次雪中讓路,竟是眉莊對餘莺兒的捧殺

我把“頌芝為什麼不把歡宜香的秘密告訴華妃”想了100遍,發現了一個紮心的真相

《甄嬛傳》:寶娟到底是誰的人,連皇後都被騙了

歡迎關注作者@安知書影雜談 與我一起從影視劇中解讀人性,品味人生

#娛評大賞#

#甄嬛傳#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