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如果你第一次去歐洲旅行,離開了文化差異的想象你會不會相見恨晚呢?

[編者語]

認識叙述了《大明日落——崇祯朝的那些人和事》的作者蔡磊用他的文字和方式叙述他所見與所見向他叙述的曆史與現實。

先認識這個世界,然後我們坐下來談談信仰,談談愛、藝術和詩歌,談談那些不會讓你速朽的東西。

文明的差別不在于物質的充盈與否,在于這個文明是否讓你感受到幸福的可能與痛苦的邊界。不是我在旅行所見,而是所見讓我旅行。

目力所及,拍照,我凝視,不是别的,是我的心。在用正統标榜偉大的時代,另一種文明的存在,這是人類的一個問題。

也許你去過歐洲,甚至在歐洲生活,拟或正在解讀歐洲......但是,蔡磊的文字值得——

讀一讀,他這樣叙述他的見聞和經曆,你呢?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我來訪你

在與不在

我會和你門外的花坐一會

它們很溫暖

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

走馬觀花看歐洲

意大利-法國自由行

神迹?神迹!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這一節的标題本來是叫做米蘭大教堂的。但那種說法實在是無法表達我在那裡感受到的異常強烈的直擊心靈的超級震撼。

曆史上的米蘭曾經是西羅馬帝國、米蘭公國和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的首都。如今的米蘭不擇不扣就是意大利的經濟中心經濟首都。也是世界頂級城市之一。

有一種說法,如果把米蘭當成一個國家,它将是世界第20大經濟體,區域GDP位列歐洲最高。它早在1905年就舉辦過世界博覽會——最近的一次是在2015年。

米蘭以時裝工業著稱,那裡誕生了世界上近乎半數的奢侈品牌,什麼範斯哲、阿瑪尼、華奴天倫等時尚品牌的總部都座落在這裡。其蒙特拿破侖大道上的時裝商店舉世聞名。米蘭的伊曼紐爾二世長廊據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購物中心。聖誕節的甜點米蘭式大蛋糕獨具風味,也是米蘭的特産之一。還有它的汽車和絲綢以及AC米蘭和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還有意大利歌劇,敢問全世界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據說2026冬季奧運會也将在米蘭舉辦。

米蘭擁有衆多的博物館,稱之為世界藝術之都也實至名歸。這裡的美術館和博物館裡,世界著名大師的作品一應俱全,從達·芬奇《最後的晚餐》及衆多手稿,到米開朗基羅生前最後一座雕塑,從拉斐爾、提香到畢加索,可謂是星光熠熠令人目不暇接。

我們到米蘭之時,恰逢米蘭國際家具展閉幕撤展。路經相關路段,可以看見許多拉家具的車輛和忙着裝卸的勞工們。跟了我們一路的司機身兼翻譯和導遊之職,忍不住連連啧嘴,很有些替我們惋惜的樣子。

其實呢,大牌家具也好,時尚品牌也好,我素來無感,總覺得離我的生活遠天遠地并不相關,這也是所謂的存在決定意識,屁股決定腦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吧?再直白一點兒說,我窮我認命。

我隻想說說米蘭大教堂給我的觀感。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米蘭是世界天主教的重鎮,地位僅次于羅馬教廷。1000多年前,羅馬皇帝在此頒布了《米蘭敕令》,天主教從此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米蘭教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區,米蘭同時也是世界上教堂最多的城市之一。

在衆多的教堂中,座落在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可謂是鶴立雞群脫穎而出。

這好像是個規律,在我去過的意大利和法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鄉鎮,都會圍繞教堂,形成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廣場,天空地面可見鴿群展翅飛掠或踱步覓食,四周有鐵藝或木椅或石凳散落,中心位置大部分還會矗立着與當地有關的名人雕像。這就自自然然成了一個地方的中心。

在這裡,三三兩兩的人們或休憩閑談,或閉目養神,還有人悠然漫步,所有人都顯得那麼優雅從容從容不迫。

記得在意大利期間,正好碰上4月25日的意大利解放日,那是意大利的國定假日,旨在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垮台及納粹統治的結束。

于是,時不時地,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市鎮廣場,會看見自發聚集的人群,人數并不太多,幾十号最多上百号人,打着綠白紅三色國旗和帶着徽章紋章的各色彩旗,聆聽站在雕像基座上的人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說,聽衆們或鼓掌、或歡呼,然後或者繞場而行,或者呼嘯而去。

整個過程并不見有警察或者什麼人出面幹涉,大家都習以為常并不在意。

這是曆史。

也是傳統。

還是文化。

記得在歐洲的十多天時間裡,不管是意大利還是法國,我們甚至連一個警察——包括交警——都沒見過。

閑适自在,優雅從容,無拘無束,自由奔放,當地人的精神狀态讓身為遊客加過客的我也倍感喜悅放松,甚至還有了一種似乎是莫名其妙的自滿自信。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話扯遠了,繼續說我們的米蘭大教堂。坐落在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是世界第五大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

據介紹,米蘭大教堂于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最高的哥特式塔尖上的身裹3900多片金葉片、重700多公斤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完成,更給大教堂增添了一筆光輝奪目的神奇壯麗。

也就是從那時起,還在修建中的米蘭大教堂就有了“米蘭的象征”的美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1805年5月26日,占領了意大利的拿破侖,就是在尚未徹底完工的米蘭大教堂自說自話,舉辦了自己加冕儀式。

連同内部裝修在内,1965年,随着教堂正面最後一座銅門的安裝到位,整個教堂宣布徹底竣工,曆時五百餘年,前後參與設計的工程師就多達近百位。可謂曠日持久持之以恒的跨越五個多世紀的世所罕見的天字第一号工程。

究竟是怎樣的信念,才能讓人們執着至此,不惜花費大幾百年的時光(按三十年一代人計算),十數代人薪盡火傳接力承遞,建造完成了這樣一座教堂呢?

這真的就僅僅是一座教堂嗎?

也許是。也許不是。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建造米蘭大教堂的動議來自米蘭的第一位公爵吉安·加萊亞佐·維斯孔蒂。苦于沒有男性繼承人的公爵希望以此感動上帝,施恩賜子,以便代代永享福祉。後來他果然如願了。

可就是在15世紀早期,他的後代傳人——殘暴的喬瓦尼·馬裡亞佐在上台不久就被暗殺了。

但教堂施工還在繼續。由于征伐不斷,戰亂頻發,教堂的建設隻能是斷斷續續時斷時續。

這樣的,随着一變再變變幻莫測的曆史程序,有資格對教堂施工建設指手畫腳發号施令的人也一換再換;曾将整個歐洲攪得天翻地覆的著名的拿破侖,也根據自己的喜好,對米蘭大教堂的裝飾潤色,下達過嚴苛的指令。

這才叫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呢。

米蘭大教堂雖曆經多人之手,僅僅是參與設計的,就有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建築工程師,也就融合彙集了多民族的建築藝術的因素。由于當時正值巴洛克(也叫新哥特式)風格在歐洲的興起,也就融入了巴洛克之風。

這樣的,整個建築風格(包括内部裝飾),既包含了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哥特式等多種流派風格,但整個建築的主體基調始終是不變的哥特式風格。

這又真的不僅僅隻是一座教堂。

它真的是美輪美奂舉世無雙的建築藝術品。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從外部觀看,整個米蘭大教堂的建築十分獨特,極盡華美。上半部分是哥特式尖塔,下半部分則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主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是歐洲最大的大理石建築,甚至被稱為“大理石之山”、“大理石之詩”。

整個建築呈拉丁十字形,長度大于寬度。教堂外部還有96個怪獸形排水口,每個轉角處的怪獸各不相同。整個建築外部還分布着雕刻精美的窗花格,全長達一公裡。

教堂正面被6根巨大的方形石柱分隔出五扇銅門,左邊第一個銅門于1948年完成,表現的是君士坦丁皇帝的法令;第二和第四個銅門都完成1950年,講述的分别是聖·安布羅傑奧的生平和從德國皇帝費德烈二世滅亡到萊尼亞諾戰役期間米蘭的曆史。第三個也是最大的銅門重達37噸,位于正中,完成于1906年,描繪的是聖母瑪麗亞的一生。第五座銅門最後完成,表現的也正是從聖·卡羅·博羅梅奧時代以來大教堂的曆史。作為門與門之間的間隔的方形石柱上,也刻有幾十輻大型浮雕和上百個人物雕像。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毫不誇張地說,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從上到下從裡到外滿是極盡繁複令人歎為觀止的精美絕倫的雕飾。

據統計,整座教堂共有大理石雕像6000多座,3159座位于建築物外部,其中2245尊是外側雕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各種聖徒聖女好像不久前才剛剛從聖經書頁中走出,然後定格在那裡,欲說還休欲言又止。

聖經就這樣鮮活如昨,神話就這樣來到人間,抽象的文藝複興時期就這樣化身為極具代表性的建築物、藝術品,成了煙火人生世俗世界的另類存在。

米蘭大教堂不僅僅隻是一個教堂,一棟建築,它更是米蘭的精神象征和标志,同時還是世界建築史和文明史上的奇迹。

據說,為這座建築畫過無數設計草稿的達·芬奇還為它發明了電梯。達芬奇當然是個世所罕見的超級天才,在科學方面也頗有建樹,但那時電作為一種前無古人的新能源并沒有出現,甚至,作為一種概念也不存在。

我的疑問僅僅在于,天才的達·芬奇設計的電梯,究竟打算以什麼為動力源泉呢?達·芬奇之後,電真的出現了,世界一片光明。坐享其成的我們就是乘坐電梯上到教堂頂層的。

天呐,我看見的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間奇迹或者幹脆就是神迹?!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150個水道,410個大理石支架,形成或橫或豎相交相錯石梁石柱,以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姿态相擁相抱;多達33座的大理石石橋,将偌大的迷宮般的教堂頂部的各個部分有機相連;聳立頂部的135座哥特式大理石尖塔,更是形成一片密密麻麻撼人心魄令人歎服不已的石頭森林,而且,每個塔頂上都有栩栩如生神情各異的人物雕像。

湊近了,細細地看,你真的不會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可是在堅硬的大理石上的雕刻呀。堅硬無比的大理石,在許許多多我們不知道的工匠手裡,怎麼會顯得如此綿軟柔軟乖順如面團?

許多工匠都沒有留下名字。

但他們留下了作品。

他們的作品表現了人類通過勞作,究竟可以展現怎樣的智慧,怎樣的奇迹!

置身塔頂,猶如身處隻有在科幻電影中才能出現的異域時空,讓人難免恍惚不已,恍兮惚兮,飄飄然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

置身塔頂,舉目四望,一切都是那麼真實,一切又都是那麼不可思議,我隻覺得自己正展翅翺翔,正飛騰升華,正羽化成仙。

在那個瞬間,我甚至有了一種發自内心的沖動:假如此刻縱身一躍,我應該不會成自由落體下墜地面,而是很可能會被隐身在藍天白雲間的什麼力量牽拉引領,融入藍天,成為一片始終徘徊漂浮在米蘭大教堂上空的雲……

神創造神迹不稀罕,人創造神迹才真正是奇迹中的奇迹,神迹中的神迹!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

也就是在米蘭大教堂頂部,我喟然而歎,我萬感交集,我舉目蒼穹,我俯瞰大地。

站在米蘭大教堂堂頂,擡眼張望,整個米蘭盡收眼底,還能看見遠處綿延到馬特峰的阿爾卑斯山脈的積雪。

我就這樣看着,想着,我曾經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可是,此刻,在這裡,我相信世上真的有神或者我們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的力量存在。

正是由于這種力量的存在,人類才能創造無數的人間奇迹,人類文明也才能傳承延續并漸次升華。也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覺得我可以也不妨成為一個有神論者。

隻是,臨時起意,半路出家,天上的神會不會接納我這個俗到骨子裡的家夥呢?

待續

更多詳細内容我們總算開始連載啦呃

神迹?神迹!——米蘭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