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不知生子當如刀郎可否

作者:方子方語

#講好中國文化#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話是公元213年曹阿瞞說的,距今已近二千年。

父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不知生子當如刀郎可否

曹操是個人才,孫權也是個人才,一個人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人才還算合理,不然他會懷疑嫡生庶生等等社會倫理道德問題,畢竟男人不會自己生孩子的。

父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不知生子當如刀郎可否

但有些蠢材,自己一無是處,偏偏對子女寄以厚望,甚至不惜晚稻雜交的榮光,還以為自己祖墳冒了青煙。

父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不知生子當如刀郎可否

這在開學季尤其明顯,他們一廂情願的把自己的子女拼命往學校裡送,以為上學就能學到文化知識。他們一來是為了彌補自己未曾上學的遺憾,二則希望兒女好好學習,有朝一日吃上皇糧,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實話實說,抱這種想法的大多是農民,這就婉拒了那英看不起農民的普遍性,因為大多數農民同樣看不起自己是農民。這些農民隻要有了跳龍門的機會,他們就絕對不會安于自己農民的身份。

即使才如刀郎,他們也不願意做個農民。《山歌廖哉》問世後,很多人重新喜歡上了刀郎。因為刀郎不僅歌藝雙絕,而且正直善良。

父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不知生子當如刀郎可否

但這也僅僅是喜歡而已,就像很多人喜歡為人民服務的雷鋒,但他們自己絕對不願意學習雷鋒,更不會生子當如雷鋒,因為那是要吃虧的。

是以,生子當如孫仲謀,是做父母的傳統文化。至于生子當如刀郎,大抵不夠現實。雖然刀郎是音樂界的天才,卻沒有讓其父母得到多大好處。而天下做父母的慣性思維,就是及早從兒女手中撈到好處。刀郎成名雖早,但真正獲益卻在五十歲開外了。誠言哉,有幾個為人父母者有耐心等到七十歲後呢?

父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不知生子當如刀郎可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