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說過南韓被昵稱為"三星共和國",因為三星集團連總裁都向幾點緻敬。然而,包括三星總裁在内的财閥害怕被檢察官公開采訪,被突擊搜查,甚至被逮捕和起訴。是以,南韓有"檢察共和國"表示,檢察官不僅在南韓電視劇中大多是正義的化身,最近在"崔順洙事件"中帶領一隊搜查清華台(雖然沒有進門),成立了特别檢查組來調查樸槿惠總統,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但南韓檢察官在過去兩年中遭受了挫折。

去年2月12日,我在日本東京的Sanguya書店看到了一堆書《在南韓獲勝:我與樸槿惠政權的500天戰争》中,該國的總統:樸槿惠的500天政治競争)。雖然當時知道作者加藤田也與南韓政府糾纏不清,但她并不指望樸槿惠會下台,是以他不太在意這本書的緊急出版,該書于2015年12月17日出版,2016年2月2日出版。直到最近,我買了一本近乎嶄新的二手書,又讀了一年對南韓現狀的回顧,發現作者可以說是誤入了邊車。
加藤田也是日本日經通訊社駐南韓首爾的前負責人,他在第10次審判中表示,自2002年世界杯以來,他一直與南韓人保持聯系,該報于2004年将他送到南韓延世大學學習韓語,首爾分社的兩名南韓助理一直很熱心。 誠實和勤奮,南韓公務員和他們的家人都很友好。根據該書作者的履曆,他于2010年11月成為駐首爾的特派記者,一年後成為分社社長。
2014年4月16日,南韓客船"瑟姆"号沉沒,造成300多名學生失蹤和死亡。南韓最大的報紙《北韓日報》7月18日刊登了記者崔普植的文章,提到樸槿惠在"世界越南"事件發生後七小時下落,連清華台書記處秘書金基春都不知道,然後援引市場傳聞樸槿惠表示,當天可能與人"秘密會面"(巧合的是, 韓劇《秘密會議》在《世界越南》中事故前後火爆——筆者注),随後将樸槿惠命名為國會秘書長鄭潤輝七年,鄭文輝離婚(他的前妻後來被稱為崔順實)。
到8月3日,片田在《經濟社會新聞》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從首爾追蹤","樸槿惠總統在客船沉沒當天下落不明,誰在開會?"的專欄文章,引用了《北韓日報》上上述文章,但特别提到了樸槿惠總統的"秘密線"和"男女關系", 并指出這是一個"都市傳說"。第二天文章被南韓媒體翻譯成韓文引述,片田也遇到了麻煩:8月5日,清華泰電話稱,作者将被追究民事和刑事責任移交,民間團體也向首爾中央檢察院舉報片田還"損害了樸總統的聲譽"并被接受;随後公訴辦三次邀請片田解釋,10月8日,根據南韓《資訊通信網絡利用促進和資訊保護等相關法律》(簡稱《資訊通信網絡法》)對"名譽損害"提起公訴。
至此,讀者可能會有疑問:既然片田也涉及樸槿惠和鄭潤輝的名聲,為什麼不是他們自己的控訴,而是由控方作為國家權力的代表呢?片田在書中也提到,南韓的诽謗是第三方的結果,但沒有具體說明法律依據。我檢索了《南韓檢察官辦公室法》規定的檢察官的六項職責,但中國網絡通常将第五項職能翻譯為"作為當事方或參與者對國家執行的民事訴訟、訴訟以及行使指揮和監督",而第4條的原文, 該法第5款是"法律是"法律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為了執行國家是當事方或參與者的訴訟,行政程式和對執行行使指揮和監督",其中"國家是當事方或參與者的訴訟",顯然不是民事和刑事訴訟。
那麼,這是什麼樣的訴訟呢?原來,南韓還有一個特殊的"國家作為當事人的相關訴訟法"(簡稱《國家訴訟法》),該法第4條解釋了何為"國家訴訟":司法部長在與國家利益或公共福利有很大關系的事項上,在獲得法院許可後,向法院提起訴訟, 可以委托司法部從業人員、檢察官或者公益法律官員提出訴訟意見。
具體而言,在片田的案件中,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加藤提起訴訟,認為他的文章是樸槿惠總統與美國之間所謂關系的公然捏造,制造了惡意醜聞,相當于诽謗罪。從2014年11月27日該案的第一次開庭到2015年12月17日法院的判決,共舉行了11次聽證會。在此期間,控方傳喚鄭潤輝等證人作證,鄭否認在事發當天見過樸槿惠,辯方申請與南韓首爾的美國和日本記者一起作證,其中包括曾采訪過光州的資深記者唐納德·柯克(Donald Kirk),他現年77歲。 南韓政府對訴訟反應過度,并提到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行程在幾分鐘内公布。
在第六次審判中,《北韓日報》記者崔普植(Choe Pu-sik)無法在前往日本和其他地方出差時作證,後來聲稱他的缺席是由于"保護消息來源的媒體道德"。為什麼南韓不提出申訴或起訴崔,崔順實即将被報道的"秘密會議"?報道加藤的公民社會團體負責人樸槿惠表示,從國營的角度來看,崔順實的文章是給樸槿惠總統的一條建議,而加藤的報告是惡意捏造的(見第二次審判的記錄)。另一位小組上司人說,加藤的文章損害了共和國的民族性格,并在該國人民中造成了混亂,認為《北韓日報》報道的同一問題就像丈夫和妻子之間的争吵,沒有鄰居的幹預,國内問題應該在國内解決(見第三次審判)。
大韓民國曆史
然而,上述論點顯然是雙重标準。片田的文章也主要針對日本讀者,如果不是看到報紙被南韓網絡媒體改變标題,油醋翻譯和傳播,南韓人關注的并不多。此外,南韓最有影響力的媒體《北韓日報》甚至讓清朝和檢方都感到恐懼:樸槿惠當選總統後,國家情報官員在網上發帖诋毀她的對手,但司法部長蔡東洙并不情願調查這一事件,盡管這位法律官員的老闆關說被封退了。 《清華台報》向《南韓日報》報道,蔡将軍有私生子,他不得不下台(見《金光熙》,《大韓民國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0月版)。檢方當然知道《北韓日報》的實力,更不用說總統的面目了,尤其是因為加藤的個人觀點(P61-64),三星集團前總裁辦公室秘書金永哲(後來改為結構調整部門)擔任司法部長前檢察官,他在《三星内幕》一書中透露:1995年時任總統金永三宣布要"引導曆史", 訓示對前總統權鬥煥和盧太福的"雙十二女權政變案"進行新的調查。該案最初被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公安部以"無罪政變無罪"為由駁回,兩人的被捕後來根據同一資訊被重新起訴,當時一名公訴人說:"我們是狗,主人叫我們咬人時, 叫我們放手。金英哲認為,與日本檢察官相比,南韓檢察官很少搜查當權者,隻追捕失去權力的人。
三星内幕
到2015年10月19日的第10次聽證會上,控方要求法院判處被告加藤田一年零六個月的監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随後在日本和南韓建交50周年的日本和南韓峰會上提到了此案。11月19日,首爾市東部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宣布起訴《帝國慰安婦》的作者樸裕熙诽謗罪,判決被推遲。世宗大學教授樸裕熙(Park Yu-hee)表示,這本書是一本面向公衆的學術書籍,但由于它提到慰安婦沒有被日本人強行帶走,大約10名慰安婦在2014年以"損害她們的聲譽"為刑事指控,而檢察官則辯稱,書中的30多處描述是"侵犯受害者人格權和名譽權的虛假内容,已經消失。超越學術自由。2015年12月17日,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宣判加藤田無罪,稱"下議院沉沒當天總統的下落屬于公衆關注,是以應受到言論自由的保護",盡管加藤田的專欄"無疑是捏造的",但"撰寫報告的主要目的是傳達南韓的政治和社會局勢"。從本報告廣泛報道的政治評論來看,很難判斷他是否對"個人"而不是"總統"的聲譽有诽謗的意圖。五天後,檢方放棄了訴訟。與樸槿惠政權的500天戰争以記者加藤的勝利而告終。
就在片田被宣告無罪僅一年後,首爾東部地方檢察官辦公室要求對樸槿惠判處三年徒刑,在此之前和之後,包括日本小川賢三、美國喬姆斯基和布魯斯·康明斯在内的68位作家和學者簽署了一封抗議信。今年1月25日,法院表示,"即使對日本慰安婦整體存在某種形式的聲譽損害,也很難将檢方具體命名為受害者。也很難相信檢察官因為聲譽受損的表現而受到社會評估,"樸槿惠宣布無罪。
到目前為止,南韓檢察官已經以國家利益和公衆福祉為由,在國家起訴中連續輸掉了兩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