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常性痤瘡中醫證型與體質、情緒狀态 的相關性研究

作者:葉醫生科普

瘦瘡( Acne) 是毛囊皮脂腺機關的慢性發炎性病變所導緻的一種臨床常見皮膚病。最常見的類型是尋常性癌瘡,主要表現為粉刺、炎性丘控、膿包、結節、囊腫和癱痕等階段性、混合型皮損。一般病程較長,雖具有自限性,但易反複發作。

目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品質逐漸提高,飲食構成大幅改變,工作生活節奏明顯加快以及環境污染日益加劇,藥物的濫用誤用,作息紊亂等。

在病因與多種誘因作用下導緻癌瘡患者發病率逐漸上升。2009 年一項針對廣州地區大學生的瘦瘡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表明瘤瘡患病率為 36.4%],而 2020 年的調查研究結果為 81.55%[2]。

尋常性痤瘡中醫證型與體質、情緒狀态 的相關性研究

現代醫學理論研究表明瘤瘡病因多樣,病機複雜。總的來說,涉及以下四個過程:癱瘡丙酸杆菌的定植和增生、雄激素誘導的皮脂溢出、毛囊皮脂腺導管過度角化、機體免疫反應。

瘦瘡丙酸杆菌代謝釋放非醋化脂肪酸,促進促炎性遊離短鍊脂肪酸等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引發宿主瘤瘡發炎反應[3]。

在雄激素的影響下,皮脂分泌增加,5-a 還原酶将睾酮轉化為更強的二氫睾酮,二氫睾酮與皮脂腺特定受體結合,增加皮脂的産生。

增加的皮脂導緻毛囊表皮增生,是以皮脂豬留。膨脹的毛囊破裂并釋放促炎化學物質到真皮,刺激發炎發生進而産生瘡4]。

尋常性痤瘡中醫證型與體質、情緒狀态 的相關性研究

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導緻毛囊皮脂腺導管口徑變小,各種代謝物質堆積在毛囊内口,進而産生瘤瘡[5]。

機體促炎因子如白介素、惡性良性腫瘤壞死因子等在癌瘡丙酸杆菌的刺激下放到細胞外,使得發炎因子趨化,适應性免疫應答被激活,進而導緻瘤瘡發生[6]。

中醫對瘤瘡的認識最早見于《黃帝内經·素問·生氣通天論》:“勞汗當風,寒薄為鼓,郁乃瘤”。

認為該病因當風受涼,氣血不通,毛竅雍塞宋《聖濟總錄》曰:“面者,是粉刺也。面上有如米粒,此由膚胰受于風邪,搏于津脈之氣。因虛而作,亦邪入虛肌使之然也”,明确“皺”即是“粉刺”。

尋常性痤瘡中醫證型與體質、情緒狀态 的相關性研究

後世醫家多以“粉刺”指代瘤瘡。明《外科正宗》有言:“肺風,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種,粉刺屬肺,渣鼻屬脾,總皆血熱郁滞不散”。

首次對瘤瘡進行了分類闡述,認為瘦瘡皆有血熱雍滞,毛竅閉塞的病理過程。而清《醫宗金鑒》曰:“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于面、鼻、起碎挖瘩,形如季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

對痙瘡的病理變化過程進行了較長的描述。這與《外科正宗》的闡述基本一緻,皆認為瘦瘡的病因病機離不開“血熱”。由以上文獻可知明清醫家将瘤瘡與髒腑相聯系,認為癌瘡由肺經風熱而來,稱之為“肺風粉刺”,沿用至今。

近現代醫家在在總結前人理論研究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診療經驗,又有諸多發揮。

尋常性痤瘡中醫證型與體質、情緒狀态 的相關性研究

如國維認為瘦瘡的發病無論是從肝心脾肺哪一髒腑論治,其病機皆來源于素體腎陰虧虛,腎陰陽失調,相火偏亢,導緻肺胃血熱,上重頭面發為癱瘡[7。劉景源從風、熱、痰、瘀闡述癌瘡病因病機。

風熱陽邪,其性上行,風熱上攻,身受之,則癌瘡多見于面部。痰、瘀内蘊,氣機不暢,氣血津液不能正常輸布,郁結肌表,則發粉刺、膿包[8]。

程益春認為瘤瘡發病多因熱邪,或實或虛。實者,或感外邪,或偏嗜辛辣或素體陽熱:虛者,或久病耗傷津液,或五志過極,或進補溫燥熱邪循經上炎肌膚,發為瘤瘡[9]。

尋常性痤瘡中醫證型與體質、情緒狀态 的相關性研究

現代醫學針對瘤瘡的治療包括: 維 A 酸類、抗生素類、抗雄激素類激素類、水楊酸類、化學剝脫。

這些藥物副作用較大,對皮膚的刺激性較強,而近年來抗生素耐藥性增加,導緻患者依從性差。

且維 A 酸類對胎兒具有緻畸作用,而癌瘡不僅在女性患者中發病率更高,且又最常見于育齡期,進而導緻育齡期女性癌瘡患者用藥受到限制。

中醫采用辨證論治的方法進行瘦瘡的個體化治療。《中國瘦瘡治療指南》 (2019 修訂版 )[10将分為肺經風熱證、脾腸濕熱證、瘀凝結證、沖任不調證 4 型。

尋常性痤瘡中醫證型與體質、情緒狀态 的相關性研究

常用内服方劑為枇杷清肺飲、瀉白散、茵陳蒿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岑連平胃散、桃紅四物湯、逍遙散、二仙湯合知柏地黃湯等。外治法包括中藥濕敷、中藥面膜、針灸、刺絡拔罐、耳穴壓豆等。

在臨床診治過程中,研究者發現,不論是中醫、西醫或中西醫結合某些瘤瘡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且某些患者易反複發作。

前期臨床觀察顯示,一些患者因瘤瘡的損容性對生活工作造成負面影響,進而産生了焦慮、抑郁情緒,經疏肝行氣治療,可以提高效果:一些惠者為濕熱體質,濕性粘滞。

不僅容易導緻病程遷延難愈,且濕熱邪氣與體内濕熱“同氣相求”,又容易緻使癌瘡複發,經使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清熱祛濕治療後,不僅治療效果提高,且惠者複發減少。

尋常性痤瘡中醫證型與體質、情緒狀态 的相關性研究

随着大衆對健康的重視,體質學說逐漸興起,許多醫家在臨床研究診治的基礎上展開對疾病證候與個體體質相關性的研究。

王琦團隊關于體質的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在疾病發生、發展、預後的全過程中,體質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1· 12]。

研究者在臨床跟診過程中發現體質的不同使得個體對疾病以及病因的易感性不同,是以某些體質會導緻個體對瘤瘡的易感性,不同的體質也會導緻瘤瘡患者表現出不同的證型。

故分析體質與中醫證候的相關性可以為瘦瘡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既病防漸,既病防複,提高癱瘡患者治療有效率,進而在癌瘡的治療上凸顯中醫辨證論治較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優勢。

尋常性痤瘡中醫證型與體質、情緒狀态 的相關性研究

既往研究表明女性瘤瘡惠者性激素紊亂主要表現為雄激素升高[1314],但研究者前期臨床診療過程中發現患者性激素紊亂以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 E2) 下降為主,高雄激素血症發生率較前下降,導緻該變化出現的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臨床實踐中研究者也發現發現瘤瘡患者多具有不良生活習慣,如嗜食辛辣油膩、熬夜、睡眠時間短等。是以不良飲食作息習慣可能為瘦瘡發病的相關危險因素。

本研究拟從中醫證型、中醫體質、情緒狀态及相關影響因素等多方面來探究尋常性瘤瘡發病規律,分析尋常性瘤瘡患者中醫證型、體質、情緒狀态分布特點。

研究相關影響因素,探究三者之間與尋常性瘤瘡的關系,以期為臨床治療瘡打開辨病一辨證一辨體新思路,進而更好地指導個體化治療,豐富癌瘡臨床防治手段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