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中端手機都已經配備了240W快充,為何高層不使用?
不得不說,除了iPhone使用者之外,其他手機品牌的使用者也同樣需要快速充電。畢竟現在快充已經流行起來,大多數使用者用完就回不去了。是以,廠商對于快充非常關注。對速度的追求越來越高。近日,realme釋出了旗艦機型GT5,采用高達240W的快充,一分多鐘即可充入20%的電量。
這樣的充電速度重新整理了很多人對快充的認知,但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200W以上的超級快充這麼好,為什麼要用在中端手機上呢?難道是因為它不好,是以頂級機型不使用它嗎?這個問題很有趣,應該深入研究。
在高端旗艦機型中,快充應該讓位于其他配置
首先我們要知道,如今頂級巡遊馬的整體充電速度其實并不慢。例如小米13至尊紀念版就已經實作了90W快充。實測僅需34分鐘即可充滿,雖然肯定沒有200W以上快充的限制的話,但這個充電速度絕對夠用了。是以嚴格來說,如今隻有兩家廠商沒有快充,一是蘋果,受限于舊接口,二是三星,估計怕被轟炸。關注度不小。
為什麼不采用100瓦以上功率的快充呢?事實上,廠商考慮的因素也很多,頂級的主導産品考慮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成本,而是更注重使用者的體驗和需求。那麼進階使用者的需求是什麼?大概各大手機廠商都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續航。相比越來越快的充電,續航顯然更重要,是以旗艦機型青睐大電池。
同時,由于高端旗艦的用料比中端手機多得多,是以對内部空間的要求也高得多,是以更快的快充産生的熱量必須有更高的機身散熱材料。但由于頂級旗艦機型内部空間緊張,快充産生的熱量無法收集。如果溫度過高,無疑會對體驗不利。
另外,高端旗艦在圖像模組等配置方面的優勢顯然要大很多,是以快充自然會讓位于其他配置。
不同的市場定位和使用者關注點導緻了快充的差異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目前高端巡遊馬的實際充電速度并不慢,而且很多都是足夠的。此外,快充本身也有明顯的附帶效應。即使是240W快充,也能在10分鐘内将手機電池充滿。但120W快充慢不了幾分鐘,相信大多數人都不在乎多等幾分鐘。是以,低充電速度加上大容量的電池,讓很多旗艦手機的使用者完全沒有所謂的續航擔憂。
當然,對此還有一個反例,那就是硬核遊戲手機。以紅魔8S Pro+為例。雖然對于這個價位來說它絕對是一款高端手機,但它也配備了165W快充,而原因是購買這款手機的使用者都是遊戲大玩家,玩遊戲會消耗大量電量,是以擁有它是不夠的。大電池,還需要快充,紅魔8S Pro+是一款耐用的手機。遊戲手機無論是散熱還是堆疊材質都完全到位,甚至還配備了主動散熱風扇,不用擔心手機發熱的問題。
這裡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不同的手機使用者其實對手機快充的需求是不同的,廠商也根據自己潛在客戶的需求打造快充。與此同時,普通消費者中也存在一種說法,認為快充容易損壞電池。熟悉手機的人當然知道這是謠言,但這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的共識。
是以,廠商們不得不更多地考慮高端旗艦的快充,生怕影響自己的口碑,而且他們也開發了很多新技術來延長手機電池的壽命,比如我們在上提到的realme GT5開始。采用更新持久快充。經過1600次完整的充放電循環後,電池的有效容量可達80%以上。按每天充電兩次計算,電池可持續使用3年左右。
此外,還針對不同的使用者制定了不同的收費方式。比如很多機型在夜間長時間充電時,手機會自動切換為慢充,保證手機更健康的充電,進一步保護手機電池的壽命。 。
總的來說,頂級旗艦機沒有頂級快充還是有原因的。這不僅是制造商對不同産品的區分,也是對卓越堆疊和内部空間管理的權衡。此外,購買中端手機的使用者對于長期性能的釋放要求較高,是以需要更快的充電。相反,購買高端旗艦手機的使用者更加注重其他方面的體驗,這也造就了高端機型。計費功能分化現狀。
免責聲明: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圖檔,侵權,謠言或其它問題請聯系删除。最後,大家對于這個事件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