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美國知名明星彩妝品牌Anastasia Beverly Hills LLC的信用評級被調整為B,意味着投資市場并不看好這個曾在2017年被評為具有1億美元社交媒體價值的明星個人美妝品牌。
這個曾在社交平台上有1800萬粉絲的明星創立的個性品牌,為何沒有深挖私域流量,沒有創造獨一無二的品牌價值,沒有賦能美妝行業,而最終被其他新晉明星個人美妝品牌擠出賽道,泯然衆人?
個性是把雙刃劍,或難突破粉絲壁壘
每個紅人或明星都有各自吸引人的地方,但粉絲在成立後援會或接受統一管理後,價值觀會變得趨同。尤其是網際網路社交平台打榜成為粉絲日常之後,粉絲群體不斷壯大和進入“軍事化管理”階段。
這時候,粉絲所想所做所說的,代表的不僅僅是其個人,而是某一位偶像的飯圈。不過,無論飯圈文化如何流變,變動的是載體和方式,不變的是愛和創造力。
以新晉的小鮮肉飯圈為例,因工作和家庭生活關系,許多曾經的狂熱粉,會随着家庭和育兒時間的增加,逐漸脫離或疏遠曾經一度認為是“生活的一切”的飯圈。
故飯圈以90後為主體,71.2%的活躍粉絲年齡在20到29歲。女性粉絲占61.1%,76.8%的粉絲擁有大學大學以上學曆。
飯圈的主陣地在建立了追星完整閉環的微網誌,而其他根據地還有像超級星飯團、Owhat這樣的App;貼吧、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視訊網站、短視訊App等等。
飯圈文化催生了粉絲的多樣性存在,2023年粉絲的主要屬性分布中,唯粉和理智粉最多,屬性重疊率高94.2%。其他還有媽媽粉、姐姐粉、老婆粉、女友粉、顔值粉、事業粉、散粉、産出粉、CP粉、老公粉、男友粉、前線粉等等。
粉絲的職能化分工和精準定位,是明星影響力快速擴大的原因,很多明星美妝品牌就是得力于粉絲群體的助推。
但粉絲不可能隻用愛豆直營的美妝品牌,尤其是愛豆直營的美妝品牌跟自身形象不比對的時候,可以支援一下,但日常還是消費自己鐘愛的品牌。
至于大衆,更看重的是産品品質和社會形象,而非明星的個性定位。
大明星“攜粉”進場,大殺四方
是以當享譽全球的Lady Gaga們開始“攜粉”進場撈金的時候,隻有1800萬粉絲做基本盤的Anastasia Beverly Hills LLC就開始乏力了。
例如,網絡紅人 Kylie Jenner 的 Instagram 粉絲數量達到1.41億人,天後級歌手 Rihanna 的粉絲數量也超過7000萬人,她們都創辦了自己的彩妝品牌 Kylie Cosmetics 和 Fenty Beauty。
飯圈最鄙視的就是“白嫖”,粉絲們在思想上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消費能力越高、動手能力越強、貢獻值越高的粉絲,話語權越高。
是以買買買,就成為粉絲表達對愛豆愛意的最佳手段。如果一個粉絲同時粉了多個出個性美妝的愛豆,他買了能量更大的A明星的産品,對能量相對較弱的B明星的消費自然就變小了。
資本刷粉造局的套路,越來越被大衆熟知
随着飯圈之間在網上的公開“撕X”,飯圈内部的操作套路不斷向大衆公開:打榜、掄博、控評、集資都是正常任務,反黑、舉報、大字報維權也是必備技能。前線粉接機、站姐拍圖出圖、螢幕粉負責吹彩虹屁。
大衆對明星出的彩妝産品越來越不感冒,上了年紀有獨立消費能力的中産群體更傾向于消費傳統品質大牌化妝品,而非明星自創品牌,他們的消費行為又反過來影響年輕消費群體。
總之,明星影響力可以快速幫助他推爆品牌,保證短期内的經濟收益和滿足粉絲“為愛發電”的迫切需求。
但明星美妝品牌的同質化傾向,以及多位明星同時“占道”的行為,又反過來限制了明星個性美妝品牌向大衆美妝品牌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