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聞|酸梅湯成年輕人“心頭好”,醫生提醒:中藥雖好,切勿貪杯

作者:齊魯壹點

誰也沒想到,在九月初打敗奶茶的,竟是酸梅湯,其火爆程度不亞于這兩天“醬香拿鐵”的風頭。最近,跑中藥房又成了青年人社交圈裡的養生消費新事物。好喝且健康的飲品讓不少網友直呼“喝奶茶的最後一點負罪感也消失了”。

“更适合中國寶寶體質” 2000萬網友圍觀同一話題

近些年,奶茶逐漸出現在生活的各個角落裡,年輕人對其欲罷不能,卻又苦其不健康已久,可以說是“痛并快樂着”。對此,商家們針對消費者的痛點,推出不含植脂末的鮮奶茶、代糖飲品等。此次酸梅湯的走紅,正是得益于其精準命中年輕人的心理:藥食同源,滋養身體,且沒有傳統中藥的苦味。

酸梅湯打的是“養生”牌:烏梅、山楂、桂花、陳皮等材料熬制的酸梅湯,酸甜可口,可化解食欲不振;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制成的焦三仙,消積化滞,孩子積食常喝;茯苓、豆蔻、佩蘭等中藥材加奶熬制的保和奶茶,健運脾胃,化濕降濁。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分享在中醫館購買酸梅湯配方的經曆,不僅價格便宜,還能刷醫保,并表示“更适合中國寶寶體質”。中藥版酸梅湯的視訊爆火,“流行花十元去中醫配酸梅湯”的話題一度登上短視訊平台熱搜,近2000萬網友圍觀。

熱聞|酸梅湯成年輕人“心頭好”,醫生提醒:中藥雖好,切勿貪杯

酸梅湯在網上火了,很多視訊部落客紛紛曬出拿着配方走進藥房抓藥的經曆,僅花費低廉的價格,就能收獲一份酸梅湯原材料,網友調侃:“打敗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藥房”“一個月後,中藥房:您的茉莉奶綠好了”

熱聞|酸梅湯成年輕人“心頭好”,醫生提醒:中藥雖好,切勿貪杯
網上訂單擠爆醫院伺服器 中藥茶飲是對中藥文化的認可

就銷量和價格情況,江蘇昆山佳惠堂國醫館的從業人員表示,店裡的酸梅湯可以根據顧客的體質在原來的方子上加減藥材,并且可以走醫保。顧客也可以購買固定配方熬煮好的酸梅湯成品,開袋即喝,一包的價格是3元。“3元一包的酸梅湯一天賣了300多包。”在炎熱的天氣裡,不少部落客為酸梅東加冰糖、兌上冰杯,做成一杯“新中式”。

在杭州,浙江省中醫院1.34元一貼的酸梅湯特别火爆,供不應求。剛剛過去的周末,網上訂單把醫院的伺服器都擠爆了,工程師連夜搶修。

熱聞|酸梅湯成年輕人“心頭好”,醫生提醒:中藥雖好,切勿貪杯

浙江省中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小程式公告稱:目前酸梅湯供不應求,為保證藥品品質暫緩供應,醫院正在協調中,預計備貨需要3天。

熱聞|酸梅湯成年輕人“心頭好”,醫生提醒:中藥雖好,切勿貪杯

北京同仁堂的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店裡的酸梅湯是總部配料,需要顧客帶回家熬煮,部分藥材能走醫保。他表示,一般在夏天天熱的時候熬得多,能持續到國慶節,南方天氣熱,喝到11、12月份都沒問題,不過最近店裡沒貨了,因為最近北京天涼了,來貨也少了。“多的時候一天賣500包是有的。”北京同仁堂的從業人員說。北京醫方堂中醫門診的從業人員表示,最近每天能賣出300包左右,一包的價格20元上下,從8月下旬到現在,前來購買的顧客特别多。

這股“中藥味”十足的新茶飲風正在全國範圍内吹起,各地的年輕人都坐不住,紛紛前往中藥店體驗。在社交平台上,決明子、茯苓、桑葚、炒麥芽、陳皮、菊花,都成了茶飲的主角,中國風濃郁的“中藥茶飲”更是成為網絡部落客們的新素材。

熱聞|酸梅湯成年輕人“心頭好”,醫生提醒:中藥雖好,切勿貪杯

“中藥茶飲”的爆火,有其内在的原因。中藥茶飲異軍突起的趨勢,正說明了當今年輕人對健康飲食和中醫傳統文化的關注。與傳統的茶飲相比,中藥茶飲具有獨特的草本藥物配方,對健康有益。中藥裡面有很多藥食同源的成分,如烏梅、枸杞、山藥等,是以具有保健和食物的功能。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認為,相對于商業化産品可能的添加劑、食材品質風險,消費者更信任藥房的原料安全。同時,比茶飲店有價格優勢是形成熱潮的原因。這說明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品質消費、注重健康的同時,也很注重成本效益。

醫生提醒: 并非适合所有人,切勿貪杯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酸梅湯多為成品湯劑,适合大多數人的體質和口味。但酸梅湯畢竟是藥,我們常說“是藥三分毒”,醫生提醒大家在飲用時,需要注意是否對症,以及自身身體狀況是否适合飲用。

浙江省中醫院在酸梅湯的頁面就有清晰标注:胃潰瘍及慢性胃病患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壓、心髒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疾病嚴重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兒童、婦女、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無錫市中醫醫院中醫經典科副主任中醫師畢禮明認為,添加了中藥材的飲品确實可以起到一定作用,養生茶飲的興起,也展現了中醫藥文化滲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中藥材講究“君臣佐使”,因而消費者在購買此類茶飲時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畢禮明提到,現代人每天對糖分的攝入容易過量,購買中藥類茶飲時最好選擇無糖原味的。“一般的奶茶零食中都會添加大量的糖,這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例如黑芝麻丸等零食也要關注配料表,選擇糖分添加量較少的。”

“人的體質可以分為陽虛、氣虛、血虛、痰濕、平和等9大體質,每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中藥食材,适用于不同的體質,像祛濕利水的中藥材,就不适合腎虛的人來飲用。”對此畢禮明建議消費者先了解清楚自己的體質,再針對性地選擇适合自己的茶飲。

盡管中藥茶飲有利于健康,但是養生的重點在于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能過多依賴養生奶茶。“人的作息要順應自然,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過度勞累。不能經常一邊熬夜,一邊指望喝點中藥茶飲補救,作息、飲食和情緒調節都很重要。”畢禮明說,“在服用湯劑前,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如果有時間,還是建議大家挂個号,找醫師定制藥方。這樣更安全,功效也更好。”

(湖北日報、、成都商報、錢江晚報等)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