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造銅鑼峽,名稱從何來

作者:重慶地方志

最近,網際網路上流傳着一個“神話”,說銅鑼峽是人工開鑿的,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銅鑼峽特别的直,而且是活生生地把鐵山山脈截斷了的,一點不像是千百萬年長江自己一點一滴地截斷的。我們以前聽重慶掌故,知道大禹是如何艱難地挖通銅鑼峽的,可現在突然鑽出個現實版的“大禹治水”,真還有些接受不了。本文肯定無力去求證誰鑿通了銅鑼峽,說這些,隻是想證明一點:如詩如畫、又處于交通要道上的銅鑼峽,從古到今都是老百姓關注的焦點。

天造銅鑼峽,名稱從何來

銅鑼峽衛星地圖

銅鑼峽,上起于唐家沱,下止于郭家沱,全長約5裡,江面寬約300米。在交通完全靠水運的時代,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稱它為兵家必争之地,也有人稱它為重慶東陲鎖鑰。曆史上,這裡曾多次發生戰争以及與戰争有關的事。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蒙古軍隊打算在萬州湖灘橫渡長江,然後建立一條由施州(湖北恩施)往江漢平原、再往南宋京城杭州的戰略通道。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蒙軍派阿八赤到石洞峽(銅鑼峽)來占領有利地形,構築營壘,企圖阻止重慶的宋軍支援萬州。時任四川安撫制置副使兼重慶知府的彭大雅,自知手中的兵力不足以打破蒙古軍隊的封鎖,于是指令播州安撫史楊價派兵火速馳援。當時播州屬四川管轄。楊價立即派裨将趙暹率三千兵丁星夜兼程,最終宋軍與播州兵組成聯軍在石洞峽攻打蒙軍,一場激戰之後,蒙軍被打得丢盔卸甲。

明朝洪武四年(大夏開熙五年,即1371年),朱元璋派湯和西征,大夏國第二任皇帝明升自知不是朱元璋的對手,于是率文武百官在銅鑼峽投降。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張獻忠率農民軍30餘萬人,乘坐萬餘隻木船,浩浩蕩蕩地從湖北荊州第五次入川,二月攻下夔門,五月奪取涪陵,六月初抵達銅鑼峽口。張獻忠很想一鼓作氣攻下銅鑼峽,但他一看那山、那峽,便知道根本攻不下來,于是靈機一動有了主意。他一邊組織士兵嗚噓呐喊佯攻銅鑼峽,一邊派兵繞道江津,然後由西往東進攻重慶的西大門浮圖關,結果,重慶很快就破防了。

據史書記載,明軍為阻止張獻忠突破銅鑼峽防線,他們在長江江面橫有鐵索,這樣,木船根本就無法通過銅鑼峽。對于銅鑼峽有鐵索橫江,我一直持懷疑态度。試問,多大的鐵鍊可以攔住船隻,而能夠攔住船隻的鐵鍊自身少說有500米(江面300米,加兩岸各100米)該有多重?怎麼架設?又如何能做到開啟自如?道光《重慶府志》裡 “銅鑼關”的确有這樣的記載:“兩岩峭壁摩天,峽口石壁間鑿有欄江鐵鎖孔眼,……”的字句,并且峽江北岸還有鎖江遺迹,據說是拴鐵索的洞,但是,誰敢擔保這不是失敗後的遺迹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長江索道,特别要注意看它那根承重的主纜,彎得有多厲害,就會明白古人架設橫江鐵索是不大可能的。關鍵是要給船放行,還能做到比較友善。

天造銅鑼峽,名稱從何來

銅鑼峽遠眺(作者拍攝)

古人說銅鑼峽中有“水榷”,這個我能相信,因為這個具有可操作性:“昔人又于此設官榷稅,江心石上舊镌‘水榷’二字,大水最險。”(道光《重慶府志》)《說文》曰:“榷,水榷橫木,是以渡者也。”水榷,就是攔船的設施,類似于公路上攔車的橫杆;結實的水榷上可以過人,因而又被解讀為獨木橋。試想,在銅鑼峽枯水期,于江狹隘處,橫一根若桅杆般長短的木杆,攔住上下水的船交稅,交了才放行,完全是可能的。這個,可以說是水上的銅鑼關。

銅鑼峽對于重慶而言,其文化的意義,應該比鐵山坪要大一些,或許是因為它處在交通要道上,南來北往的文人墨客都要為他寫上幾筆,因而,他被無數的文人寫到詩詞或文章裡。較早寫銅鑼峽的,當數唐朝的王維(701-761年),他在《曉行巴峽》裡吟誦到:“際曉投巴峽,餘春憶帝京”,據清朝詩人王士祯(1634-1711年)考證,此巴峽就是銅鑼峽。寫銅鑼峽寫得較好的詩,大概要數清朝詩人孫宏(字衛效)的《銅鑼峽》:

巴流初入峽,山徑一帆開。

雲傍蓬窗起,波從石壁回。

灘聲鳴急雨,風勢動驚雷。

日暮哀猿發,重教客鬓催。

這樣的詩歌充滿了靈性,真不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巴流初入峽,山徑一帆開”,巴水奔湧入峽,一艘帆船宛若剪刀,順流而下,一下就把崇山峻嶺剪開了——剪成了峽,“山徑一帆開”,那是一種迅急,那是一種酣暢淋漓。“灘聲鳴急雨,風勢動驚雷”,這種船過峽谷的現場體驗,惟妙惟肖,真可謂是“人人心中有,個個口中無”的上好詩句。

天造銅鑼峽,名稱從何來

船過銅鑼峽(作者拍攝)

長江三峽蓄水之後,銅鑼峽裡已經沒有了險灘、礁石,可以說是暢通無阻,而且,峽谷兩岸已經被建設成了旅遊景區,溫泉、銅鑼花谷生态園、峽江步道、鎖江遺迹、五垛石等項目與景點,漸漸成了老百姓休閑度假的好去處,空了,你也可以去看看。

天造銅鑼峽,名稱從何來

峽中健身步道(作者選自網際網路)

銅鑼峽,重慶人都很熟悉,但是,關于銅鑼峽得名的原因,卻沒有幾個重慶人能說清楚。

銅鑼峽,位于重慶城東邊三十裡,它是長江奔向東海的通道,曆史上,它曾被稱為石洞峽、黃葛峽、石鼓峽等。

銅鑼峽曾叫黃葛峽向來有異詞,有人引用《重慶府志》的說法來證明黃葛峽在黃葛渡:“塗山足有古黃葛樹,下有黃葛渡,即黃葛峽也。”反對的人可能隻讀過《水經注》的極簡引文:“江水又東,右徑黃葛峽,山高險,全無人居。”事實上,隻要把這一段讀完整,就不會反對了:“江水東徑陽關巴子梁,江之兩岸,猶有梁處,巴之三關,斯為一也。延熙中,蜀車騎将軍鄧芝為江州都督,治此。江水又東,右徑黃葛峽,山高險,全無人居。江水又左徑明月峽,……”黃葛峽可能有兩個、三個,而陽關卻隻有一個,再者,鄧芝治所在今朝陽河,往下便是黃葛峽了,怎麼會錯呢?銅鑼峽再往下,作者叙述的是明月峽了,上、下兩者皆可證明此黃葛峽即今銅鑼峽。

相對于黃葛峽 ,銅鑼峽曾名石洞峽的争論就要少許多了。道光《重慶府志》說:“陽關,《寰宇記》:州東北二十裡有石洞峽,即劉先主置關之所;《志》:今亦名石洞關。”有人說,這個石洞峽在今江北城外梁沱,俗稱罐口的地方。其實,古人有大量資料證明“州東北二十裡”的石洞峽就是今天的銅鑼峽。《讀史方輿紀要》(成書于1679年)說:“塗山……古《巴郡志》:山高七裡,周圍二十裡,尾接石洞峽,峽東西約長二裡許。”同書在解釋銅鑼關時說:“銅鑼關,府東二十裡。據銅鑼峽之險。又石洞關,在塗山石洞峽口。相傳先主所置。”既說銅鑼峽,又說石洞峽,仿佛是江北的人稱銅鑼峽,南岸的人稱石洞峽——下邊陶澍的說法可以作證。其實,即便是江北梁沱處有石洞峽,也不能否認銅鑼峽曾名石洞峽。離城二十裡、先主置關之所、峽長二裡,這些都隻有銅鑼峽才符合這個條件。許多人解釋曆史地名,一遇到兩個三個,便非說隻有一個,如此一來就經常鬧笑話。

銅鑼峽最稀有的稱呼是石鼓峽。陶澍(1779-1839年),說:“自江北廳解維,……二十裡,銅鑼峽。其南則石鼓峽,懸崖上有鑼鼓形,故名,或曰水聲似之。”這個說法與前面《讀史方輿紀要》的說法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讀史方輿紀要》稱石洞峽,而陶澍則稱石鼓峽。石鼓峽僅此一見,我真的懷疑是陶澍寫錯字了。

關于銅鑼峽得名,大約有如下幾種說法:

一、銅鑼峽裡多圓石,形似銅鑼,故名銅鑼峽。《大清一統志》說,銅鑼峽“在巴縣東二十裡。懸崖臨江,下有石如銅鑼狀。”

二、因峽壁有圓石如銅鑼,故名銅鑼峽。上一條說的是“下有石如銅鑼狀”,仿佛是說峽谷底有圓石,而《蜀中名勝記》說的是峽壁上:“有圓石高懸”,陶澍也是這麼說的:“懸崖上有鑼鼓形”石頭,因而這可獨立列一條。

三、峽中江水撞擊峽壁,發出類似銅鑼的聲音,因而取名銅鑼峽。此說來源于《蜀中名勝記》:“又二十裡,有銅鑼峽,以水響聲似之,是涪、岷水會處。峽有關,馮當可葬其上,有圓石高懸。”

四、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綜合了兩種說法,先說峽中有石若銅鑼狀,再說江水撞擊石頭,發出類似銅鑼的聲音,是以叫銅鑼峽。前邊陶澍的觀點就是,既說了“懸崖上有鑼鼓形”,又說“或曰水聲似之”。

這四種說法中,前三種的确是各有各的道理,一般人很難判斷孰是孰非;第四種說法,我認為就是牆頭草、和稀泥,不值得評價。

關于銅鑼峽的得名,我投票給“水響聲似之”。我判斷的依據是什麼呢?其一,我到銅鑼峽裡的江邊去過,因聽說過峽中有圓石像銅鼓,是以特别留心觀察石頭,結果令我失望,根本看不到像銅鼓的石頭。其二,對“水響聲似之”,我有我自己的感受。我從小在長江、嘉陵江邊長大,六七歲以後還曾随父親機關的船、哥哥機關的船到過重慶好多地方,是以知道要想聽到浪濤拍打出銅鑼般的聲音要什麼條件。一般的波濤拍打峽壁發不出銅鑼般的聲音,唯有波濤拍打在峽壁有洞穴的地方,才能發出那種低沉、有共鳴、類似于銅鼓的響聲。創造這種聲音的浪濤與洞穴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否則,也發不出銅鼓聲。還有一點,要想聽到這種聲音,必須靠近發聲的地方,否則,這種類似銅鑼的響聲會被其他濤聲淹沒。當初,為銅鑼峽命名的人,或許是因為船停峽谷中,正好聽到浪濤拍岸,發出這樣的聲音,是以将峽谷命名為銅鑼峽。

天造銅鑼峽,名稱從何來

銅鑼峽(作者拍攝)

以後,有機會乘船旅遊某個地方,倒不一定是峽谷,隻要有相應的條件,你就可以聽到類似銅鼓的聲音,那時,你會相信我說的是真的。最後,我不得不告訴細心的讀者,本文中,鼓與鑼被混為一談了,也許在古人的眼中,石鑼與石鼓并沒有什麼差別(陶澍就是鑼鼓并說),它們僅僅是一個喻體而已。

文章作者:姜孝德

作者機關:重慶市江北區文化館(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