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老腿先老,人老膝先知。這話可一點都沒說錯。很多人年紀一上來,就明顯感覺到腿腳不如年輕時利索了,膝蓋關節也更容易出問題。
膝關節作為人體最大最複雜、也是最“負重”的關節之一,每天不管是行動奔跑,還是爬坡下坎,一刻都離不開膝蓋關節的活動。
而随着年齡的增長,膝關節内的軟骨、半月闆也會逐漸出現老化,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也會随之萎縮,使得對膝關節的保護能力減弱,長期的負重也會讓關節面軟骨産生磨損以及慢性發炎。
是以,如果你不想膝蓋提前“退休”,日常必須得注意保養!
做好這3件小事,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壽命!
控制體重
估計大家都沒想到,保護膝關節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控制體重吧?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膝關節炎患者都存在體重超标,甚至肥胖的情況。
這是因為,正常情況下,我們膝關節承受着我們的體重,步行時膝關節需承擔我們體重1.5倍的重量,上下樓梯或跑步、深蹲時,膝關節承擔的壓力更大。
由此可見,一旦體重過重,會使關節受到更大的壓力負荷,進而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導緻早期膝關節炎發生。
而發生膝關節炎後,一行動就會出現疼痛,人就更不願意運動了,這樣一來又會使體重增加,長期以往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是以,為了膝關節健康及預防膝關節炎的發生,控制體重就顯得尤為重要。
适度運動
我們知道,人體關節表面的軟骨依靠細胞來保持活力,而細胞是需要營養支援的,軟骨本身沒有血管,其營養物質主要從關節液的循環所得。
是以,适當的關節運動,可以促進關節液在關節腔内流動,使整個關節的軟骨都能獲得營養。
此外,适當的運動還可以使膝關節相關的肌肉得到鍛煉,進而起到保護膝關節的作用。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運動要注意适量即可,若過程中出現膝關節酸痛,則應立即停止運動。
避免過度使用膝關節
想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壽命,日常生活中就要避免過度使用膝關節。
例如,上了年紀的朋友們,應該減少爬樓梯、爬山、騎自行車等動作;家裡最好用坐式馬桶,以避免下蹲動作;出現疼痛後,應該使用拐杖來減輕關節負擔,以免出現更大程度的關節磨損。
同時,大家還要注意膝關節保暖,保證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進而起到保護膝關節的作用。
(養生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