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企再遭毒手!印度認為罰得不夠;勒令小米等中企補繳900億稅款

作者:積極的精靈64

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印度手機行業再度掀起波瀾,印度電子和資訊技術商務部披露,包括"米OV"和聯想在内的多家中國手機制造商被指控在2017至2023财年間欠繳商品和服務稅和關稅,總額高達900億盧比。其中,小米成為受害最深的一家。在此之前,小米曾面臨55.5億盧比的高額罰款,而如今再次遭遇重創。這引發了人們對印度為何再度對中國企業采取強硬手段以及中國企業如何應對的疑問。

中企再遭毒手!印度認為罰得不夠;勒令小米等中企補繳900億稅款

印度的科技水準和經濟水準相對滞後,但其稅收體系卻異常複雜,導緻很多外國企業卷入逃稅案。印度的商品和服務稅制度類似中國的營業稅,凡是提供服務或銷售商品的企業都必須申報并繳納該稅。對于小型企業,即年營收低于1500萬盧比的企業,可以按收入百分比的方式納稅。

然而,對于大型中國企業如小米等,印度的稅務規定更為複雜,要根據經營收入的來源是否在印度内外進行區分,進而繳納不同的商品和服務稅。是以,許多企業為了避稅合理性,将跨地區的交易拆分為地區内的正常貿易,進而規避了對印度政府的中央商品和服務稅。

中企再遭毒手!印度認為罰得不夠;勒令小米等中企補繳900億稅款

在印度的關稅體系中,也存在着"合理避稅"的現象,即明确規定存在關聯交易的進口貿易可以享受優惠的關稅稅率。是以,一些企業選擇從在印度以外的分公司進口商品以獲得優惠。然而,這些企業往往忽視了"最終解釋權歸印度所有"的風險,是以被印度稅收部門盯上了。

不管是通過拆分交易以減少商品和服務稅的支付,還是通過關聯交易以擷取進口關稅優惠,本質上都存在着利益配置設定不均的問題。印度顯然不願意成為吃虧的一方,是以印度稅務部門經常會對這些"合理避稅"的操作進行調查。

中企再遭毒手!印度認為罰得不夠;勒令小米等中企補繳900億稅款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印度稅務部門對"價值投資"的觀念非常堅決。或許是為了獲得最大程度的回報,印度并不會立即對發現的"合理避稅"行為采取嚴厲的處罰。通常,外資企業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操作後,需要補繳的稅款、滞納金和罰款等都變成了一筆巨額罰款,印度才會采取行動。以OPPO為例,印度稅務部門指控他們在2021财年僅繳納了大約10%的應繳稅款,然而這個問題直到兩年後才被發現。

中企再遭毒手!印度認為罰得不夠;勒令小米等中企補繳900億稅款

既然印度稅務部門如此熱衷于收割"韭菜",那麼為什麼這些中國手機廠商還要繼續留在印度市場呢?答案或許可以在小米身上找到。盡管小米在印度曾經被罰款數額巨大,但從兩個角度來看,印度市場對小米來說依然是一塊不可舍棄的巨大蛋糕。

首先,印度消費市場逐漸崛起。印度的經濟水準雖然相對較低,但小米等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市場賺取了可觀的利潤。據統計,2022年小米在印度市場的營收占其年度總營收的25%以上。

中企再遭毒手!印度認為罰得不夠;勒令小米等中企補繳900億稅款

根據印度政府的資料,2022财年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的營收達到了1.5萬億盧比。如果這一資料屬實,那麼需要補繳的900多億盧比稅款僅占這些企業上一财年營收的6%。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需要繳納的稅款涵蓋了2017年至今的一段時間。

其次,印度擁有廉價的勞動力。印度的低工資标準成為了吸引投資的一項重要優勢。據報道,印度法定最低工資标準為每天178盧比,換算成人民币不到16元。盡管印度勞工的技能可能不如中國勞工,但對于隻需要從事簡單流水線工作的手機廠商來說,他們完全可以接受技能較低的印度勞工。目前,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已經建立了約15.5萬人的員工隊伍,這充分展示了印度人口紅利的巨大吸引力。

中企再遭毒手!印度認為罰得不夠;勒令小米等中企補繳900億稅款

總結起來,對于"米OV"等中國手機制造商來說,是否留在印度市場是公司自主決定的。然而,如果這些企業希望降低投資風險,他們或許需要認真考慮撤離

印度市場的計劃了。但是問題的關鍵在于,這些手機廠商真的願意離開印度嗎?還是印度政府不容許他們離開呢?這是一個複雜而深刻的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讨。

中企再遭毒手!印度認為罰得不夠;勒令小米等中企補繳900億稅款

首先,讓我們看看為什麼這些中國手機制造商一直堅守在印度市場。盡管印度的稅務制度複雜,稅率高企,以及存在一些政策不确定性,但印度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擁有龐大的潛在消費者市場。盡管印度的經濟水準相對較低,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印度的中産階級正在不斷壯大,消費者購買力逐漸增強。對于手機制造商來說,能夠在印度市場站穩腳跟,意味着能夠分享這一龐大市場所帶來的潛在利潤。

中企再遭毒手!印度認為罰得不夠;勒令小米等中企補繳900億稅款

此外,印度擁有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這對手機制造業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優勢。盡管印度勞工的技能水準可能不如中國,但低成本勞動力能夠有效控制生産成本,進而提高利潤率。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手機制造商選擇在印度設立生産基地的原因之一。

然而,這并不是說中國手機制造商沒有面臨困難和挑戰。印度政府對外國企業實施的稅收監管越來越嚴格,逃稅行為更容易被發現,而且一旦被抓到,罰款金額巨大。此外,印度的政策環境相對不穩定,政策改變可能會對企業經營造成不利影響。盡管如此,這些挑戰并沒有阻止中國手機制造商在印度市場繼續擴大業務。

那麼,為什麼印度政府一直容忍這些外國手機制造商在印度市場上存在呢?答案也并不簡單。首先,印度政府也意識到了印度市場的巨大潛力,他們希望吸引更多外國投資并促進經濟增長。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度政府鼓勵外國企業來印度投資并參與市場競争。

其次,印度政府也希望吸引外國技術和經驗,以促進印度本土産業的發展。中國手機制造商在印度市場上引入了先進的制造技術和管理經驗,這對印度的制造業和就業市場都有積極影響。是以,印度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看重了中國手機制造商在印度市場的存在。

最後,印度政府也意識到,對外國企業實施過于嚴厲的政策可能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不利于長期經濟穩定。是以,他們可能會在執行稅收政策時保持一定的靈活性,以確定吸引更多外國投資。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可以了解為什麼中國手機制造商繼續留在印度市場,同時印度政府也容忍了他們的存在。然而,這并不意味着中國手機制造商可以永遠無憂地在印度市場經營下去。他們仍然需要謹慎應對印度稅務政策的變化,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更嚴格監管措施。在不确定的環境下,他們需要不斷調整政策,以確定在印度市場上取得成功。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